出版社编辑工作的意义与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出版社编辑工作的意义与价值分析

田红恩

武汉大学出版社  湖北武汉  430072

摘要:当下,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内在动力是文化的发展,也是全世界不同国家共同的交流要素,文化传播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时代课题。作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联结者,编辑者承担着文化传播的重要社会责任,因此出版社编辑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社会意义与时代价值,本文对出版社编辑工作的实际意义与具体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旨在帮助相关学习提供有效参考帮助。

关键词:出版业;文化传播;书籍质量

引言:全媒体时代下的出版业,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与生存挑战,技术赋能是时代的信息传播特征,出版社作为引导国民文化价值倾向的重要参与者,其一方面要明确技术的合理运用,另一方面要认清自身社会责任与特性价值。其中编辑工作者所担负的历史文化传播使命,更是其长久发展、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之一,做好编辑工作,才能有效促进出版业发展,提升文化传播质量。

一、出版社编辑工作社会意义

(一)传播文化与知识

编辑工作值得尊敬与崇尚,其从业人员不仅需具备夯实的基础知识理论,也须掌握崇高的职业素养和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品质。任何国家民族的社会思想以及精神文化的传播都离不开图书文字的编辑,通过优秀的编辑工作,可以使文学作品中的正向思想、优良文化、精神品质等及积极向上的知识内涵,进一步广泛的传播到国民的精神世界里。时代的进步使得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日益提高,出版社的编辑工作也因此与时俱进,不断的优化内容,革新形式,旨在满足国民的文化需求,因此丰富精神文化、提高精神动力被出版事业奉为圭臬。出版社编辑工作在传播知识、宣扬文化的同时,也为人才的培育工作贡献作用、为时代文化发展指引方向、提高国民素质、弘扬民族文化、传播社会正能量[1]

2021年全国共出版数据为426.65亿,其中类别包括图书、报纸、期刊以及电子出版物等各种形式,包含思想文化、政治法律、军事战争、经济金融、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等22种图书类别,为国民在各方面的学习与研究都做出可观的贡献。出版业精湛的编辑让璀璨的文明源远流长,让文化在时代的更迭下历久弥新,传承不息,用无数蕴藏着优秀文化知识的书籍,潜移默化的熏陶着民众的精神素养,编辑工作是出版的核心力量,是反映时代声音与推动历史进程的重要载体。

(二)提高书籍的质量

书籍的质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书籍的外在形式,一部分是内在蕴含。时代的进步推动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优化,书籍的外在形式也随之日益更新,印刷质感、表面质量等都逐渐优化革新。内在蕴含是书籍的核心内容,也是其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一本书的内在质量包括内容选材、文字编辑、结构设计、图文加工、文案策划、稿件审核等出版社编辑的整个工作流程,通过编辑工作的努力付出,将图书的内在质量有效提高,由此可见,编辑工作是书籍质量最关键的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编辑工作者比书籍作者付出的努力更多,从最开始的编辑策划的制定,思想内容、结构框架都要深思熟虑,然后是作品匹配的选择最后是对内容:字、词、句、段、篇甚至于标点符号的加工修改,由小至大,由浅入深,只有如此才能提升书籍出版的质量。

(三)促进出版业发展

出版业包括编辑、印刷、发行等一系列工作,追溯其发展源头,早在汉朝便有书肆(古代书店的别称)成立,其发展源远流长,到如今,出版业的目标不仅限于纸质书籍,还有数字资料等电子书籍,出版业的规模因为信息技术的革新而扩大,国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对于编辑工作的要求也与时俱进,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审查机制、版税规章、作者版权、作品代理等新时代问题都为出版业带来不可逃避的挑战[2]。只有做好编辑工作,完善出版管理,解决如上问题,才能适应媒体时代的要求、满足国民精神需求,促进出版业的蓬勃发展。

二、出版社编辑文化传播价值

(一)保证传播的时代性

处于新媒体时代下的出版社编辑工作,需要在专业视阈下从搜寻、选择、整理等工作中,摸索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以及时代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文化创作与现实传播构建互通桥梁,使内容优秀、思想积极、价值健康的文化产物,在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迅速传播并被支持接受。编辑工作者被时代赋予了新的社会责任与专业要求,与以往编辑主体、创作主体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同,新媒体时代下的编辑工作者与创作者不再具有同一性,专业的技能要求与思想训练为出版业编辑文化传播,起到了强化职能的作用,并为其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专业的职业素养保障其快速准确的筛选出符合当下要求的内容,通过二次创造将其文化精髓进行融合,达成了编辑者与创作者的良好互动,以此实现传播的时代性。

(二)优化传播的沉淀性

历史发展至今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新时代下文化元素也有着新生内容的添加,二者之间的平衡和谐便是传播的沉淀性。文化传播的形式一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的进行更迭,从简单的符号交换到实体书籍等文化产物的流通,再到如今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数字化等多元存在形式的数据互通。由此可见,尽管时代在不断改变,出版社编辑的形式与要求也大相径庭,但出版社编辑工作与所处时代的文化发展、社会背景相互匹配。换言之,出版社编辑活动更像是为时代文化记忆,进行封存留念,为时代发展起到了文化传播沉淀的历史作用。

(三)增强传播的超越性

推陈出新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倾向,也是文化传播的关键意义,提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文化传播超越性,是出版社编辑自身价值的另一重要体现。在编辑工作的实际流程中,结合时代背景下的国民文化需求,以及媒体行业发展实际进行初始选题、文案策划等工作,在参考相关学术观点,拟定核心基调的基础上,以文化传播的超越创新为编辑原则,进行文章内容的加工编改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社会规范等相关职能,将文化产物内容与形式进行提取整合,对其蕴含的思想内涵进行二次创造加工,以达到其超越意义的增强作用。

结语:出版社编辑工作者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担任着内容把关、信息整理、思想宣传等重要职责,为社会历史发展起到了弘扬传播文化知识、提升保障书籍质量、促进出版业蓬勃发展等重要作用。从文化传播的角度上,既保证了文化传播的时代性,又保证了其沉淀性与超越性,让文化内涵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张倩.全媒体时代出版社编辑在文化传播中的价值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5):221-223.

[2]宁琳.出版社编辑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研究分析[J].采写编,2022(10):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