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工作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统计工作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影响

原巍

中国石油运输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摘  要统计信息是运输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调节的道路运输市场发展的重要参考。随着道路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为行业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的行业统计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和必须。本文着眼于当前交通运输行业统计工作的现状,指出了统计在运输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字统计;运输

引  言:运输统计是运输企业经营的基础,良好的统计分析是运输企业正确方案制定及实施的关键。运输统计事关运输企业生产经营,统计数据必须确保数据质量,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基础性、服务性和咨询监督功能,以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运输统计应重点发挥两个作用:一是基础性作用,统计工作应当是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工作的基础,科学决策、宏观调控离不开统计工作;二是服务作用,交通运输统计要面向社会各界公开有关信息,如市场经营主体、科研教学单位、社会团体、中介组织等。

问题的提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交通运输业呈现出跨行业、跨部门多元化发展趋势,对现有的交通运输行业统计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调整和解决行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1.当前形势下,运输统计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1.1统计队伍专业能力水平不高

随着统计工作质和量的不断提升,对各级统计人员的知识素质和能力水平都提出较高要求。统计岗位需要一批业务水平、技术水平、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但目前, 在交通运输行业统计工作实践中,统计专业相关知识的不足,往往是制约统计工作者将统计工作推向更高层次的主要障碍。统计人员学历不高、业务不精、变动频繁导致行业统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很少接受统计专业培训,有的对统计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统计范围、数字之间的逻辑关系都知之甚少,更无法对重要的统计指标进行验证评估。例如,以我公司为例,从机关到车队,统计队伍基本属于经济相关专业人员,专职资质人员相对较少。公司对统计员也进行过专门的培训,但是都是通过视频或电话会议的形式,效果不大,因此统计员的水平提高缓慢。

1.2 统计人员往往身兼数职,用在统计方面的精力不足

各业务系统更加重视自己分管的具体业务工作,对本业务的长远发展情况缺乏统计与调查研究。统计工作人员自身也比较缺乏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日常统计工作中,统计人员往往重报表、轻调查,把报表布置下去,再汇总起来就认为完成了任务,缺乏对交通运输业战略性全局性问题、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主动调查研究;重传统、轻创新,主要依靠公司布置的运输统计报表来获取资料,而对一些效果较好、省时省力的统计方法、电子化系统统计应用较少采用。我公司统计人员都是一人多岗,尤其是在车队,统计员兼文书、人事、劳资、生产等各个岗位,只要是能在电脑上操作的,基本上统计员一人都有在兼职。俗话说,多而不精,长此以往,统计人员由于业务量大,事情繁杂,而失去对本职工作的兴趣,人常说,兴趣决定一切,因此,统计工作在统计员的心目中就变得不是那么神圣,只剩下简单的报表与日常数据的汇总,据精略统计,我公司日报、周报、月报、年报等各种类型的报表不计其数,几乎每个部门都是有统计报表,一大部分人每天就是在数据和报表中不可自拔,对于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审核力度不够,像数据调研、业务创新方面都因为精力不足而无暇顾及,因此,阻碍了统计水平的提高。

1.3统计数据准确度不高

在实际统计工作中,虚报、漏报、瞒报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情况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主要原因统计人员个人能力水平的问题,更多时候,是对统计指标的理解程度及统计口径不一致所导致数据出错。由于企业车型多样化、成本量指标较多、员工薪酬体系比较细化等原因,使统计指标比较繁杂,上报统计数据一般集中在月底,多项事务使非专化的统计人员更加忙乱,所以统计数据精准度不高。

2.统计工作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针对上述问题,统计工作要适时调整指标体系,及时反映交通运输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线特征,为交通运输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

2.1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设立综合统计机构,明确统计职能,是任何企业都应具备的条件之一。如果企业从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目的出发,不设独立的统计机构,那么也应在其他机构中设立综合统计岗位,明确其职能,并使其保持相对独立性。明确各系统的统计责任,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对应由综合统计部门负责且由各级单位层层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核,而后加以汇总;搜集分析本企业以外但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参考价值的各种统计信息。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应完成各种统计报表的对外报送任务,另一方面应负责向本企业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提供其所需的统计信息。

2.2设计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需要,考虑企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把政府统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同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

2.3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在现代企业中,无论是直线职能制还是事业部制,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统计信息都决不仅限于计划统计部门内部。如劳资部门掌握机构人员数字,基建部门掌握投资数字,技术部门掌握技改数字,营销部门掌握销售数字等。因此,为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要特别重视一些被忽视的部门的信息。

2.4 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一是各种基础信息由各基层单位向各职能部门运行,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专项信息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经过加工、分析的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向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

结束语

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统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填制上级布置的报表。简单的工作任务,使不少企业安排业务素质不高的人员担任统计,时过境迁,他们面对市场经济之波澜,或无动于衷,或望洋兴叹。有些统计人员,虽是科班出身,却因统计工作的简单化,而被惯成方法滞后,成为缺少创意的少有作为者,面对市场经济所赋予的新任务,他们又难以适应。然而在市场经济时期,全面系统的统计工作却需要具有一定统计业务基础、专业技术和相对固定的统计人员来完成。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可以积累经验,为企业管理做出更大、更快捷的贡献。如果责任心不强、上进心不足、业务素质低下,势必贻误正常工作。统计人员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同时,企业单位,行业系统,尤其是企业集团需要具有责任心、富有时代感,并有开拓创新精神与较高业务素质,能带领同事一道学习与工作的统计负责人。

参考文献

[1]黎鹰,加强公路运输行业统计工作之我见 [期刊论文]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8年3期-

[2]张全,属地道路货物运输统计调查研究 [期刊论文] 《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4期-靳文舟,

[3] 2008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期刊论文] 《交通财会》 -2009年5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