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校的金融经济教学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高职学校的金融经济教学创新

刘彦娜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进展飞速的背景下,社会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上升,金融领域各行各业的发展壮大也吸引力各界关注,特别是教育界的人才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培养新时期金融经济人才是大势所趋。高职学校的金融经济专业是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阵地,要想促进人才的进步,就需要推动高职学校金融经济教学的创新。本文主要分析高职学校金融经济教学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方法,希望促进高职学校教学的进步。

关键词:高职学校;金融经济教学;创新发展

市场经济促使企业竞争激烈,企业为了有立足之地,就需要吸引大量具有建设性和创新性的金融经济人才,社会需求的提高就带动了一些中职学校金融经济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新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金融经济人才需要具备正确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具有解决问题和创造能力才能够推动金融企业的发展进步。高职学校金融经济教学专业的师生需要重视教学创新,培养综合性的金融经济人才。

一、金融经济教学创新改革的重要性

(一)能够与新时期对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相匹配

当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金融经济教学仍然采用教师主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接触新知识并且进行实践探究的唯一知识只是在课堂上被动的听课和记笔记,无法将学和做合二为一,所以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只能通过师生之间单向的信息传递,使学生接受知识,课堂氛围难免枯燥乏味,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而且使学生缺乏实际应变能力,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只会套用模板,无法变通创新,不能够适应社会,对新型经济人才的需求。所以高职院校金融经济专业对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变通教学模式是促进学生有效变通、具备创新能力的必然趋势。通过对金融经济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进行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不断钻研的精神,而且有利于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教学相结合,使课堂达到教学做合一的模式[1]。教师可以根据经济金融领域的热点作为问题和启发要点,引领学生将发现的进入经济知识和实际生活有效对应,使学生能够主动接受知识,具有灵活变通能力,从而满足社会金融领域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二)能够推动高职学校金融经济教学进步

高职学校金融经济教学需要注重金融学科课程的设置以及金融理论的有效吸收,所以需要涉及到宏观和微观的各个领域的课程,才能够帮助学生从更加广阔的金融教学视角下,把握国内外进入市场的运作规则,能够理解金融经济形势和政策,才能够使学生对金融经济学科的理论知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微观金融理论的设置,通过各金融理论作为支撑,能够丰富高职学校金融经济学科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领会到金融领域各行各业的发展特点以及运作的方法[2]。高职学校金融经济学科的创新教学,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创新课程的设置,选择与高职学生最相适应的教材,展开教学活动必须要满足学生发展和金融学科,教育学发展的综合性需求,所以创新型发展能够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高职学校金融经济学科课程的质量,使其能够最终适应金融人才的培养需求。

(三)能够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创新高职院校金融经济教学,能够有效拓展学生进行实践的场所,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经验,学生在掌握和学习的理论知识后,迅速开展实践操作,进行体会,有利于学生对金融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且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在日后走向就业岗位能够快速适应岗位生活。培养学生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是新时期高职院校金融经济教学创新的主要目标,完成这个目标就需要在课程考核知识教学等全方面来进行优化,全面发挥出高职院校金融经济创新的优势。

二、高职学校金融经济教学创新的方法

(一)创新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

高职金融经济教学,首先需要创建教学方法,转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才能够为教学创新改革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学生。基础从社会实践来看,进入领域各行各业工作的基本方式都有着各自的流程,高职学校金融经济领域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以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基础,融入金融领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要求,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将学生培养成金融行业的优秀人才,这就需要教金融经济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科课程标准进行融合提炼,保障金融经济教学质量提高。而且要优化教学流程和课程板块,根据金融经济领域的专业方向开始选修课堂,提升学生的基础能力,并且能够通过学校课堂促进学生特长的进一步发展[3]。通过优化教学方式、教学流程以及教学内容后的金融经济学科教学的培养,学生不仅能够装货,更加丰富的理论性知识,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迅速适应岗位的能力,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二)注重实践领域,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相结合

高职学校金融经济学科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综合性人才,新型人才就需要具备能够进行风险管理、信息技术、投资管理以及国际眼光等素养,这些素养并不仅仅只是通过金融经济的理论知识培养,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经验性的内容。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再辅以实践性的教学,能够强化学生的综合性能力,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的企业中进行实习,利用更加贴近工作场景的地点增加学生的实践性学习体验,通过实践来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加强对学生专项能力的训练

[4]。此外,使学生利用网络虚拟模拟实践基地进行专业知识地训练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确保学生在工作实践中累积经验和强化理论学习。

(三)创新考核制度,促进考核的多元化

高职金融经济教学过程中考核制度的改革必须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依据,才能够满足学生快乐学习的需求,让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索,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课程考核,避免死板的应试教育。首先,在进行课程考核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只看到学生的理论成绩,还需要关注到学生的听课状态、实践能力、个人品德以及综合素养,设置对学生的全面考核,在课程考核中给学生设置个人展示的空间。其次,需要看重对学生每学期的论文考核,确保学生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根据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创新型课题进行研究,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通过论文考核也能够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总之,创新考核制度,促进考核的多元化,不但能够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厚实学生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创新和拓展,充分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能够用专业性的眼光看待对金融经济行业的热点问题。

(四)提升教师能力,促进高职学校金融经济学科创新顺利开展

创新型的高职院校金融经济教学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教师专业的教学能力开展金融教学工作才能够紧跟时代发展,引领学生探究更加专业的知识。首先,教师需要不断丰富个人的知识,探究金融经济领域的最前沿,紧跟时代热点为学生更新时代焦点内容。其次,教师需要转变课堂主体思维,在进行课堂案例教学时,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需要加强师生互动,促进课堂氛围的创新发展。

三、结束语

高职学校金融经济专业是培养金融人才的重要阵地,也关系到高职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所以高职学校教师需要把握住时代进步的步伐,突破教学困境,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为金融领域培养综合性的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媛媛.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金融课程教学创新探索[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04):95-97.

[2]陈宏娇. 基于“三教”改革理念的高职跨界金融课程教学创新[J]. 投资与合作,2023,(05):205-207.

[3]胡兴艳.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创新探索[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2,(04):77-80.

[4]齐岳,吕良,罗锐. 大数据智能优化背景下的金融教学模式创新探究[J]. 金融教育研究,2021,34(02):6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