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式护理对行盆底重建术术后子宫脱垂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PDCA循环式护理对行盆底重建术术后子宫脱垂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陈海容

宜宾市第六人民医院  四川宜宾  644000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式护理对行盆底重建术术后子宫脱垂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2月-2023.2月我院120例行盆底重建术子宫脱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盆底重建术术后子宫脱垂患者实施PDCA循环式护理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子宫脱垂;盆底重建术;PDCA循环式护理;生活质量

子宫脱垂是临床常见妇科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为月经改变、白带增多、阴道肿物脱出等。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该疾病的患病率明显提高,对女性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该疾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常用术式为盆底重建术[1]。但是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术后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发生风险,且患者护理知识薄弱,对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术后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PDCA管理是持续质量改进的主要方法,能够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处理,目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广泛[2]。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PDCA循环式护理对行盆底重建术术后子宫脱垂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22.2月-2023.2月我院120例行盆底重建术子宫脱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年龄45-68岁,平均(54.25±2.57)岁;观察组年龄46-68岁,平均(54.72±2.83)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健康宣教、术后疼痛护理、住院指导等。

观察组。PDCA循环式护理:(1)计划。科室护理人员及护士长组成护理小组,对既往临床子宫脱垂盆底重建术治疗、护理等资料进行收集,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结合评估结果及患者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树立方案。(2)实施。①责任护士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落实护理措施,护士长发挥监督作用,护理期间遵循细致、严谨的工作原则;②术中及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心率、脉搏等,做好记录,定期检查伤口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主治医师,对症处理;③术后积极预防相关并发症,为患者提供无菌、安全恢复环境,日常做好病房清洁、消毒工作。(3)检查。建立质量监督小组,成员主要为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做好查房、问诊等工作,了解护理人员工作情况,对其专业能力、服务态度等进行检查,定期组织会议进行总结。评估护理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针对未达到目标的护理人员,确认其是否严格遵循护理方案开展护理工作,并分析护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4)修正。对上一阶段护理工作存在问题以及患者、家属反馈问题进行总结,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制定解决方案;上一阶段护理工作取得成果循环用于下一阶段,结合评估结果,不断完善和改进护理方案。

1.3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生活质量(SF-36)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2)并发症发生率。常见并发症有感染、出血、损伤等。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组数据代入SPSS22.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1. 生活质量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s,分)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精神健康

社会功能

生理机能

观察组

60

80.03±4.12

80.31±5.57

82.31±4.25

79.53±4.22

对照组

60

70.13±4.51

71.12±4.33

71.15±4.03

70.02±4.10

t

12.035

11.093

12.198

10.982

P

<0.05

<0.05

<0.05

<0.05

2.2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n(%)]

组别

例数

感染

出血

损伤

发生率

观察组

60

0

1

0

1(1.67)

对照组

60

2

3

2

7(11.67)

x2

4.821

P

<0.05

  1. 讨论

子宫脱垂是常见妇科疾病,多发于更年期女性,致病因素较多,病情复杂,对女性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盆底重建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能够重建盆底组织架构,促进子宫正常解剖位置的恢复。但是手术本身是一种应激源,且患者护理保健意识欠缺,影响其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术后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PDCA循环式护理是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具体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修正四个环节,有助于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3]。相关研究显示,妇科手术应用PDCA循环护理模式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预后[4]。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患者采用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对盆底重建术术后子宫脱垂患者实施PDCA循环式护理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伟,段梦子,白石莹. IMCHB护理干预对重度子宫脱垂盆底重建术后患者盆底功能、心理困扰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新疆医学,2022,52(8):965-968,976.

[2] 杨娟,韩均红,朱晓丹,等. PDCA循环模式联合细节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20):62-64.

[3] 沈学霞. PDCA循环模式联合细节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1,8(18):99-101.

[4] 滑艳焕. "以人为本"前提下PDCA循环法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 妇幼护理,2022,2(14):3159-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