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村镇规划建设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乡村振兴视域下村镇规划建设对策

赵鼎红

景兰建筑规划设计(云南)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由于城镇工业发展与乡村之间的经济差异不断加大,为了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以此来改善乡村人口流失、老龄化问题。当下应利用好乡村本土资源,加强特色村镇规划设计,为乡村地区提供发展活力,优化经济布局、解决冲突矛盾。尤其是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少数民族特色以及自然景观资源的村镇,可以立足当地村民生活形态与习惯,优化完善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出村镇特色资源的作用。另外,融入专业、科学以及绿色的理念,促使村镇获得持续发展动力,逐渐缩小与城镇之间的差距。

关键词:乡村振兴视域;村镇规划;建设对策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特色村镇建设的意义

1.1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特色村镇规划设计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建设过程中遵循乡村经济发展规律、契合乡村发展实际,能够有效挖掘乡村第二、第三产业,从而确定乡村产业发展方向。在特色村镇建设的推动下,能够为乡村居民赋予更多活力,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规划设计中,加快乡村发展转型,同时还能拓宽乡村经济来源渠道,提高特色村镇的产业厚度与文化内涵。总而言之特色村镇规划设计有利于优化乡村地区产业结构,改善以往年轻群体劳动力流失的问题,吸纳劳动力返乡就业,发挥出乡村地区本土资源,并以此为基础打造品牌,帮助农民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实现富裕的小康生活。

1.2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在特色村镇规划设计中,需要乡村地区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若存在生态污染现象必须加强治理,并且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融入绿色环保设计理念,所以改善乡村地区生态环境是设计特色村镇的基础条件。在科学合理的设计、布局下,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将得到充分发挥,并且有利于优化乡村空间,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条件。因此,特色村镇建设能够充分保护乡村生态,切实做到推动乡村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切实提高乡村生活品质,改善乡村生态环境质量,打开乡村地区的绿色发展道路。

2乡村振兴视域下村镇规划建设的对策

2.1合理进行各类基础设施的规划

我国在美丽村镇规划的过程中,应重点以建筑物结构和公共空间为基础制定完善的规划方案。首先,在建筑物规划的过程中,虽然村镇地区开始向着城镇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村镇地区的风貌和风俗等与城市存在差异,因此,在规划期间,应结合村镇地区的建筑,文化特点等制定完善的建筑规划方案,改善农村居民生活便利性的同时,保留村镇的气息[1]。其次,在公共空间规划期间,可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村镇地区健身场地、广场舞场地和其他场地的建设,保证公共空间的宽敞性和整洁性,不仅能够为当地区居民营造良好公共环境,还能为外来游客全面展示村镇的形象。乡村振兴的战略环境中,要想更好进行美丽村镇规划,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就应重点进行各类基础设施的规划和设计。首先,重视道路设施的规划。虽然部分村镇地区的农作物生产量和质量较高,但是由于缺乏较为完善的道路设施,很难将农产品运输销售,甚至还会由于道路不畅通导致农产品的运输受阻出现经济损失,因此,在我国美丽村镇规划期间应制定完善的道路设施规划设计方案计划,按照村镇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有效进行道路设施的建设,确保农村农作物产品能够畅通运输,避免出现滞销的问题。与此同时,在道路设施规划期间为提升人们生活的便利性,改善基础设施的美观性,需要合理建设道路旁的路灯设施,设置太阳能储电类型的路灯,统筹规划带状的路灯和各个路口节点的路灯,预防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确保道路基础设施的美观性和交通便利性。其次,重点进行农村地区监控基础设施的规划,按照当地区村民的居住分布位置和情况,明确监控设施的设置点位,利用监控设施维护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村镇事务的监督和办理等提供保障。

2.2强化村镇产业的规划力度

我国在美丽村镇规划的过程中,除了要进行生态环境和各类基础设施的规划之外,还需重点关注产业的规划,以产业的合理规划为导向,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拓展经济来源渠道,达到村镇地区经济振兴发展的目的。首先,产业规划之前需要全面进行当地区域特色文化、风俗习惯和特色农产品的调查研究,按照实际情况,引导农村居民进行文化品牌的建设,如果当地区域已经存在名胜古迹,就可利用此类资源打造具备特色性的旅游景区,吸引更多游客进行参观,提高经济发展的水平。其次,如果农村地区缺乏独特的文化韵味,可积极建设特色化农产品产业,指导农村居民利用网络平台全面调查市场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明确特色化农产品的种植品种和类型,同时在网络平台进行特色化农产品的销售,打破常规销售渠道的局限性,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最后,如果农村地区缺少深厚的文化韵味和特色化的农产品,要明确具体问题的原因,为农民提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用来进行特色化农产品的开发,使农民可以增加经济收入,打造具有特色化产业的农村环境[2]。乡村振兴战略在建设美丽村镇,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有助于加快村镇经济发展的步伐,同时也能为村镇居民打造一个舒适、生态、绿色、环保的居住生活环境,提高村镇居民的生活幸福感。美丽村镇规划建设要始终秉持因地制宜、尊重自然的地发展原则,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全面落实各项规划方案,缓解城乡发展差异过大的问题,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进步。

2.3营造生态宜居乡土环境

在特色村镇规划设计中应充分保留原有的自然风貌、乡土文化,并且要立足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与自然环境充分融合打造生态宜居的特色村镇。比如,在空间规划布局方面,对村镇的整体风貌、建筑风格进行充分研究,提取其中有特色的文化符号,可以适当优化改进彰显地方特色。另外,在保留原始风貌的基础上,提高建筑的居住功能,如增加现代化生活方式区域,部分危旧房屋应加强安全性建设,必须基于居民意愿的条件下展开功能性改造。对于部分与特色村镇风貌不协调的建筑同样要针对外立面进行调整,部分临时性的违建棚屋应予以拆除。除此之外,结合乡村地区文化、历史资源,新增相关主题公共建筑,对特色村镇空间进行重塑,还能提高村镇规划设计特色,总而言之,要遵循保护、恢复为主的原则,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新建筑,突出村镇的个性与特色。

2.4利用乡村文化吸引投资

乡村文化承载着乡土、乡情以及质朴的乡村生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让具有特色的乡村文化消亡,反而要充分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吸引投资,加大特色村镇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逐渐得到重视,这也是特色村镇规划设计的灵魂,积蓄着乡村发展的精神动力。乡村文化包含多个方面,包括村镇原有的建筑风貌、历史文化以及民风习俗等,在特色村镇规划设计中要立足文化资源,围绕原本的风貌进行建设布局,以保障耕地资源、生态环境为前提,结合村镇历史文化重塑乡村生态格局。当下可以依托乡村文化+模式,发挥出乡村地区的文化资源价值,将民俗生活、特色美食以及传统节庆融入到特色村镇规划设计中,营造文化氛围浓郁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与亲切感。

3结语

我国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积极有效进行美丽村镇的规划和建设,不仅能够促使村镇地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还能营造较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因此,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视角下,我国各个农村地区应重点制定美丽村镇规划方案,从生态环境方面、基础设施方面、产业方面编制完善的规划方案,促使村镇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智中.乡村振兴背景下村镇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9,(30):49-50.

[2]曹璐,谭静,魏来,卓佳,华传哲,蒋鸣,冯旭.我国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工程科学,2019,21(2):14-20.

[3]温铁军.生态文明与比较视野下的乡村振兴战略[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