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化工安全及应急管理实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新时期化工安全及应急管理实践分析

杨伟 亢永春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 榆林 718500

摘要: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相关管理者应设定安全管理以及应急事故处理策略,尽可能降低事故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其中,安全管理重点主要集中在生产安全体系运行方面,反观应急管理体系,主要是针对突发性紧急事件而制定的。总的来说,这两种管理机制具备相辅相成的作用,让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朝着标准化、体制化等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安全管理及应急管理能够维护企业的稳定发展,为员工生命及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关键词:化工安全;应急管理;实践

引言

化工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进入了新的阶段,应用各种自动化技术和先进设备使生产效率大大提升。由于其生产原材料多为化学品,具有一定危害性,导致化工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都存在安全风险和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化工企业需在生产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安全生产监督和应急管理工作,尽可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安全风险。应急管理能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对突发的各种风险隐患进行控制,与安全生产监督机制结合起来,能够有效提升化工行业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及体制化建设,推动化工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1化工安全及应急管理重要意义

我国化学工业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后,目前正处在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我国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在此背景下,要想使化工业更好地发展,就必须要对化工业进行更好地控制,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管理,突破原来管理模式中的缺陷和局限。随着我国化工业的发展,化工业生产中的安全事故处理问题越来越多,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多,其处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如果不能有效地进行有效控制,则会导致安全事故不断增加,从而严重地影响化工业的正常运行。综上所述,化学品安全与应急管理是一项非常困难、非常专业的工作,为了推动化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大对该过程中的投资管理力度。化工业的安全和紧急事件处理是化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新时期化工安全及应急管理实践策略

2.1制定事故预防措施

在进行化工生产作业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做好对相关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工作。同时,化工企业还需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以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能力。在日常性作业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做好日常巡检工作,还需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以确保其正常运行。此外,化工企业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些化学品的性质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便能够提高其安全性。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对所发生的事故做好详细记录工作,以便为日后的应急处理提供借鉴。为了保证生产安全,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采取多种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举措。首先,在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中,企业通常会采取应急预案来应对突发事件;其次,在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中,企业通常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的应急管理措施;最后,在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中,企业还会采取各种措施保证生产的安全。但由于化工企业所处的行业具有复杂性和危险性,在进行化工事故应急管理时往往容易陷入慌乱状态,因此,为了有效地应对化工事故的发生和发展,就需要相关人员能够运用科学的安全管理举措来保证化工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2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只有建立、健全并完善安全管理机制,才能够确保石油化工生产更加稳定,减少和降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与概率。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有部分地区的石油化工企业并没有完善的安全防范机制与安全管理体系,所以安全管理水平差强人意。由于石油化工企业自身危险性极高,在实际生产期间容易受到多种外界因素带来的影响导致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还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其中主要包括: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应急管理等体系的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同时,还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的力度,为工作人员营造出更好的工作氛围与环境,并制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其落实到实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在发生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找到相关责任人。

2.3加强设备定期养护管理

①对于化工生产活动中所用设备类型、数量(同类型设备需进行编号)、设备工作参数、服役周期、历史故障频次、生命周期等内容进行梳理,并以此来制定满足设备运营管理要求的养护计划,秉持精细化理念来提高计划内容的针对性,保证计划落实过程的目的性和指导性,减少设备运行故障问题,保证生产环境的安全性。②随着设备服役年限的延长,其基础性能的稳定性也会下降,此情况下继续使用传统养护计划较难满足安全管理要求。因此在实践中会基于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提供的便利条件,灵活调整设备的养护周期和养护内容,以此来维持设备稳定的工作状态,使其可以在较长生命周期内创造出良好的综合效益,推动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2.4制订紧急计划,并进行演练

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针对不同的事故,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同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演练,通过演练来检验应急预案的合理性。应急预案的制定要尽量做到详细、具体、规范。应急预案制定完成后,企业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通过培训使相关人员了解和掌握应急预案中的各项内容。培训结束后,企业还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只有经过评估和考核的人员才能上岗操作。只有通过严格的管理措施,才能有效保证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例如,在火灾事故中,应根据火灾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火灾应急预案;在爆炸事故中,应根据爆炸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爆炸应急预案;在中毒事故中,应根据中毒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中毒应急预案等。在进行演练时要做好充分准备。例如,企业需要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修、更换等;还需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演练的顺利进行。

2.5设置应急管理机构

想要实现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应设置应急管理机构,构建一支专业、高效的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队伍,并做好各个部门和人员之间的联系配合,结合化工生产实际情况明确应急救援方案和管理措施。应急管理机构中的人员配置,应该由资深员工构成,包括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环境检测等多部门人员,从而为应急管理提供技术保障。另外,还需做好岗位管理工作,明确岗位职责,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做好本职工作,严格按照应急管理机制的制度体系和规章要求完成工作任务,保证应急管理效果。

2.6完善应急管理设施

化工企业想要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管理制度,除了应急管理机构设置之外,还要配备相应的应急管理设施,为后续指挥救援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支持,如硬件支持、物资支持等等,保证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事故问题解决,减少化工企业的直接经济损失。总的来说,事故应急管理设施的种类较多,企业应尽可能将其完善,常见的设施内容包括安全防护物资、抢险物资、监测设备等等。相比之下,不同化工企业之间的规模和差异化明显,对于应急设施的配置,应突出针对性特点,避免出现资源浪费情况。同时,为了让工作人员应急救援和管理能力得到提升,降低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减少人员伤亡数量,化工企业可定期进行相关演练活动,通过演练积累工作经验,提升相关人员的突发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对于应急管理设施的完善,化工企业也可以选择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其中,提升应急系统的输出和输入能力,让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故障问题做出反应,执行基本的处理操作。

结语

化工行业是一个危险程度较高的行业,当前我国化工行业仍存在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由于化工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同时涉及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较高。因此,为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在化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以及事故发生时的应急管理举措。

参考文献

[1]槐衍昆,李峥.探究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与事故应急管理举措[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3,43(02):69-71.

[2]王璐.化工生产常见应急事故处理对策及日常安全维护管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3,43(02):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