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技术要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5
/ 2

提升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技术要点分析

张昊  彭博

湖北交通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湖北  430000

摘要:高速公路施工质量备受全社会共同关注,为了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规定要求,改善存在的施工质量问题,必须合理应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行车舒适,噪音污染小,方便维修和养护等优势。公路工程所包括的工作内容较多,每项工作的开展都会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尤其是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应用阶段,要在细节上控制与处理,既影响着施工质量,又提升整体化技术水平,符合工程项目建设与发展要求。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技术要点

引言

现阶段,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仍然比较高,对人们的正常出行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无法保证社会的稳定性,人们对道路行驶的安全性更加关注和重视。在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逐渐增加,人们对道路行驶的舒适性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另外,重型卡车体积大、重量重,在行驶过程中会增加道路的压力,对高速公路建设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需要不断提升道路建设质量。当前,沥青是高速公路建设的主要材料,正确认识沥青路面技术,并加大该技术的应用力度,能够为高速公路施工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满足人们对于舒适性的要求。

1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概述

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沥青施工技术具有多种不同的优势,能够为行车的安全性提供重要的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比较低,且施工速度较快,在后期维护时没有较大的复杂性,能够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所以近年来加强了该技术的应用力度,其已经在不同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日益提升的背景下,逐渐增加了工程项目数量,高速公路施工设施变得更加完善。当前,高速公路施工质量已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保障人们的日常出行,需要加强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在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了解并明确沥青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沥青施工技术比较简单,抗压能力比较强,且可以有效延长使用时间。因此,在高速公路施工项目具体建设过程中,需要合理应用沥青施工技术,从根本上提升整体施工质量,更好地满足现实需要。

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技术要点

2.1路面摊铺

在进行沥青路面摊铺作业之前,要对熨平板进行预热,在沥青路面摊铺的全过程中,作业人员应确保摊铺机和熨平板的振捣速度满足要求,以确保沥青路面的密实度达标,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沥青路面通常采用连续摊铺的施工技术,同时保持较为稳定的摊铺速度,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摊铺的沥青混合料出现折痕,不会使路面平整度受到影响。进行摊铺机作业时,通常将摊铺速度保持在2~6m/min,并且机器的自动找平功能可以确保沥青混合料的平整度。依照沥青路面公路的规范要求,各个面层的控制方法不尽相同,基层和下面层能够使用钢丝绳牵引的手段把控路面的高层,上面层选择的控制手段较多,无论选取何种控制手段,在进行摊铺作业时都要避免混合料沾到摊铺机上.

2.2沥青混合料压实

沥青混合料完成摊铺和平整完成后立即对路面进行检查,对不规则处及时安排人工调整,初步保证混合料摊铺均匀平整,使用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的压路机械对摊铺完成的混合料充分压实,保证碾压遍数和碾压质量,施工中各个环节要求符合施工规范要求。路面碾压步骤分初压、复压和终压3个阶段。1)初压:采用双轮双振压路机静压1~2遍,初压温度控制在130~145℃。现场负责人随时检查压路机的碾压方向、碾压路线是否按照既定方案实施,及时检查碾压路面的宽度、厚度、平整度和路拱,出现偏差时予及时告知作业人员对出现问题的工序进行修整,未整改到位不得进入下道工序。2)复压:复压工序在初压完成后,经检查符合要求后进行。复压采用振动压路机、轮胎压路机两种机械联合作业,按照规范要求,先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再用轮胎压路机碾压,压路机的规格和碾压遍数符合要求,碾压后要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度。3)终压:沥青路面的终压工作在复压后进行,主要目的是消除轮迹,采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关闭振动静压碾压,碾压时温度和施工遍数需符合要求。

2.3施工接缝处理和养护

在沥青路面的铺设作业中通常会设置较多的横向、纵向施工缝,在碾压完成后应对施工缝进行后处理,以确保路面的安全性和美观性。横向的大部分是平接施工缝,以3m直尺作为工具设置施工缝位置。首先用锯缝机在施工缝位置进行切割,处理接缝时应及时清除接缝处的灰尘,再进行混合料的铺设和压实,确保新旧材料的连接处密实,以达到接缝平整的效果。

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优化

3.1引进信息化监控系统

传统的沥青路面施工试验一般是在施工成型后进行检测,检测相对滞后导致发现问题后返工处理难度大、成本高。本项目采用沥青路面施工信息化监控系统,适时监控施工过程及施工质量,全面提升质量的信息化管控水平。路面施工信息化监控,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的全过程智能管控。全过程智能管控系统采用GPS、RTK定位设备,通过混合料全过程定位、机械定位及碾压定位,实现后场监控前场,适时得出每车混合料的实际摊铺桩号、混合料各项拌和指标,并对偏离较大的混合料进行短信报警,从而实现路面施工质量全程可追溯,加强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有效提高路面施工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年限。

3.2优化和改进施工技术

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极为复杂的,中间不仅涉及材料的混合和温度控制,还设涉及铺设、碾压和接缝等技术,但是由于技术复杂、对技术掌握和认识不清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水平比较低,严重影响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在对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时,可以基于这一现状,对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设计的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进而有效增强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水平,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效率和质量。

3.3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和供应数量的控制

要想加强对原材料的进场控制,就需要从两方面进行把握。首先是针对矿料进场质量控制与管理要加强控制,这是进行施工的基础和前提,在矿料的准备中,主要包括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这三类材料对应着不同的施工阶段,需要在数量上匹配施工的长度和宽度。因此在项目管理的具体过程中,通常先对供料厂家进行调查,针对厂家过往的经营内容和经营范围进行质量评估,在完成背景调查之后,再对项目将使用的矿料做严格要求。具体表现为矿料进场后,将堆放的场地进行清洁,在阴雨天气或者雨季时候等加强排水设置,安排防雨布进行覆盖防止雨水浸入,影响后期建设。接下来是要对照进货单,将不同规格的石料分开堆放,以防不同规格石料混杂影响施工过程中的运输工作,如果沥青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出现混乱就会直接影响施工中的物理性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沥青混凝土路面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高速公路中,考虑其施工质量受影响因素比较多,因此,应加大管理力度,要求施工人员要善于思考和总结,同时不断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及时采取纠偏措施,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顾晓慧.探究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居舍,2021(4):39-40.

[2]常庆喜.探讨高速公路路面透层沥青施工技术重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4):121-122.

[3]黄攀.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施工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4):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