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防结构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4
/ 2

浅谈人防结构设计

夏洋洋

342222198911124457,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和建设水平不断的提高,作为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人民防空工程建设,尤其是人民防空地下室工程的建设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多年来,人民防空地下室的设计越来越完善、可靠。

【关键词】 城市建设 防灾救灾 防空袭 防空地下室

据笔者了解,我国的人防设计大致经过了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建国-1979年,这阶段的人防设计主要来自于少数特殊单位,人防工程设计及建设量比较少,所依据的规范标准不为外界所熟知;第二阶段:1979年-1995年,人防设计所依据的规范是《GBJ 38-79》,此阶段人防工程设计仍然主要来自少数单位,整体人防工程设计及建设量有所增加;第三阶段:1995年-2006年,人防设计所依据的规范是《GB 50038-94》,此阶段人防工程设计开始逐步由少数单位转向人防设计单位(大多是各省市的人防建筑设计院),人防工程设计和建设量有比较大的提高;第四阶段:2006年至今,人防设计所依据的规范是《GB 50038-2005》,此阶段人防工程设计大多来自专业的人防设计院,包括防护等级一般的指挥工程、医疗救护工程和防空专业队工程等,人防工程的设计及建设量在此阶段有了显著的增加。本文主要讲述最新阶段的人防工程设计。

人防工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人防工程是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有效地掩蔽人员和物资,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设施。人防地下室包括防护外墙、抗爆隔墙、单元隔墙、临空墙、密闭隔墙、单元隔墙、防护密闭门、密闭门、悬板活门、加固墙等部分组成。

此外,近些年随着防空地下室建设的逐步完善,人防地下室在相应位置、出入口处等设置安装有指示牌、标识牌。 

笔者针对人防地下室设计,综合分析了多家人防设计单位和审图单位的图纸及审图意见,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解决建议,以利于提高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的质量。

    人防设计分初步设计、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以及后期施工验收阶段;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均分建筑、结构、暖通、电气、给排水五个专业,初设相对简单,设计深度比较浅,施工图设计与民建设计一样,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要求。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以下谈谈人防结构设计的工作步骤和要求:

一、墙体平面布置图

1、收到施工图深度的建筑大平面图;
2、使用1:150比例完整墙体平面图,墙体厚度根据构造和计算确定;
3、防密门门框墙肢根据图集和实际需要增设加强柱、加强梁;
4、墙体布置图中应体现所有车道封堵、人防门、洞口的尺寸定位;
5、墙体布置图中集水坑应与建筑在数量和位置上保持一致;
6、消防水池侧壁单独定义、单独计算配筋;
7、墙体布置图中电站及电站风井应标注清楚,检查电站底板是否需要降板;
8、底板厚度、标高及配筋应表达清楚;

二、墙体大样、墙体配筋图

1、收到施工图深度的建筑详图、地勘资料、结构模板图和民用基础平面图;
2、提醒设备专业和结构梁板图设计人在夹层、顶板降板区域和人防门前风管处复核人防门、车道封堵是否顺利开启和封堵;
3、门框墙肢根据图集和实际需要增设加强柱、加强梁;
4、加强柱加设位置与建筑协商,尽可能减小对功能的影响,加强梁两端需有支座且不得影响人防门开启,同时复查不得与设备管线打架或影响封堵;
5、使用1:100比例绘制完整结构墙体大样图;
三、模型

1、取得建筑大平面图、总图、建筑设计说明、模型、民用模板图;
2、明确项目防护类别及抗力级别;
3、 确定顶板荷载:
  3.1、根据建筑总图、平面图和单体图检查人防区民用输入的恒载、活载、消防车荷载、线荷载和集中荷载等是否准确,有无遗漏;
  3.2、定义人防等级,输入顶板和外墙人防荷载;
4、 复核建筑结构安全等级、抗震设防类别、抗震等级等是否准确;
5、电算模型中参数:
“是否计算人防荷载:  是”                     
6、外墙平面外次梁应按铰接计算;    
7、多层防空地下室上层防爆地漏与集水坑之间的板厚需做300-350mm(与水专业核实);
8、集水坑位置不合理的与水专业协商调整;
9、上层水箱间布置影响下层净空时应主动与水专业协调修改位置;
10、上层水池影响结构布置或层高时应及时与水专业协调;
11、梁系布置注意油管接头井做法;
12、调模型前与暖通确定主梁高,调完模型返梁高及模板图给暖通复核;                                                                              四、模板

1、确定绘制比例;
2.熟悉人防区域范围、补充非人防区域填充,结构墙体(含加强柱)和集水坑应与建筑、给排水专业保持一致。


3.梁高返民用院确认地下室净空高度
4.楼板标高应复核民用建筑地下室顶板图,各单体一层平面图,模板图中应对所有洞口、集水井和必要的粱定位,定位尺寸应满足规范要求,洞口布置应结合结构梁系布置,及时与建筑配合;
5、模板图中应完整表达所有板的板面标高,以及板标高填充及说明;
6、电站应注明进风和排风排烟井,若有转折的风井,模型和模板图应注意空间关系;
7、有电缆井和油管井的应表达经的尺寸、定位和具体做法;
8、楼板最小厚度满足4.11.3;模板图中应体现所有风井封堵数量及封堵做法。
9、梁板混凝土强度、钢筋级别、板厚与模型一致,且在图中明确表达,板满足最小配筋率(规范4.11.7纵向受力构件的最小配筋率);

10、轴网应与建筑统一;

五、洞口平面布置图

1、收到施工图深度的人防、民用风管穿墙洞口图;
2、应使用1:150比例完整洞口平面图;
3、加强柱和加强梁不得与设备管线冲突且不得影响风管封堵框安装;
4、墙体洞口表达应准确,字符、定位、标注等无重叠遮挡,引线不交叉;
5、墙体洞口布置图中严禁民用后浇带穿越人防工程口部、防护密闭段、采光井、水库、水封井、防毒井、防爆井等部位。

六、X、Y向梁配筋图

1、在完成施工图深度的结构模板图和电算模型以及画梁图的相关资料;
2、绘制比例一般为1:150;
3、明确梁抗震等级,不同等级时应框选表达;
4、梁混凝土强度,钢筋级别、截面应与模型一致,且在图中明确梁纵筋和箍筋钢筋级别;
5、配筋构造满足《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4.4节相应条款;梁在一类环境和二类环境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均取25mm;
6、车道封堵梁、高差梁、上翻梁、洞口周边梁等箍筋和腰筋需满足人防最小受拉筋配筋率要求;
7、抬柱梁、转换梁抗震等级应提高一级,在图上标注清楚(如TZL);

七、楼梯、坡道出入口

1、人防建筑楼梯、坡道出入口达到提资深度后,提给结构;
2、与建筑复核层高和入口净高要求;
3、根据楼梯开间尺寸和梯板、平台板尺寸计算或者查人防结构图集得出梯梁尺寸和配筋;
4、计算梯板截面和配筋;
5、同时复核人防门、车道封堵是否顺利开启和封堵;
6、检查梯梁是否碰头,如碰头协调人防建筑将梯梁后退做折板;

【结论】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防工程建设同步进行,人防工程设计也同步发展,以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图集07FG01-05》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7)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