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转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4
/ 2

数字化时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转型

刘小龙

612523198601221014

摘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在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与管理知识,并运用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的手段,为企业提供信息化管理与决策支持。在数字化时代,要让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可以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老师们就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持续地提升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这样才能满足企业对信息人才实际的需要。在这一背景下,笔者提出了在数字环境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转型策略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关注数据的分析以及安全、仓库和挖掘等技术。现代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对大数据的有效利用,在此背景下,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改革是必然的趋势。

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内涵

一般情况下,我们把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含义界定为: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也就是把管理方法、技术和理论运用到信息管理中,是在社会信息进程的加速和社会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的情况下,对信息管理方面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管理类专业。

根据管理科学与信息科学的概念,将信息管理的内涵分为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管理的技术与方法、信息资源的管理等。三层之间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信息管理涉及到人、信息、组织和技术等各方面的信息管理。通过科学的协调、计划、控制、集成等,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充分开发,从而服务于社会对信息的相关需求。信息管理主要包含了对信息系统自身的管理和对信息系统中重要信息的管理两个方面。信息系统的管理包括信息系统的开发,创建,维护,操作等;信息系统中重要信息的管理指的是对信息系统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整理、收集、开发和利用,并将信息系统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二、数字化时代开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转型面临的问题

(一)职业定位模糊

对于大规模数据而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既包含信息科技。当前,我国各院校对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对信息系统的定位等都有很大的差别,因而,这两个层次的高职教育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差别。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大学里的 信息技术专业人员都具有较高的就业率,这就自然而然地造成了 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在没有经过管理训练的情况下,转而去从事 信息技术工作,这样很容易形成 信息技术专业两极分化的不利局面,这对于人才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二)教育缺乏理性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门化的课程,将会运用到多个领域的专长,而这些专门化的主题,则会在多个方向上展开。随著科技与知识的进步,高校也要与时俱进,不但要更新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要提升其生存能力。但是,就当前的中学和大学情况来看,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教育手段上,都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能力不足,无法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阻碍了学生的有效学习。除此之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老师,也存在着强调掌握知识理论的表达室,这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忽略了学生的情感,这对学生的职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三)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这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对知识的整合程度不够。信息管理专业的老师大多是从其它专业、领域调来的,在知识的广度和广度上比较欠缺,在教学上往往只注重自己所熟悉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不足。在教学中,不能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数字化时代开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转型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课程特色

有关单位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社会调研等方法,来掌握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方法。做好软件开发、技术研发和通信管理,明确学生的就业方向和教育培训,为培养跨专业复合型人才、综合型人才打下基础。

比如,提高数据库技术,培训电子商务人才,技术支持与咨询顾问,售后服务, ERP等工作。其次,要做好对专业人才的新的培养,要使学生具备网络、计算机、电子商务和相关的专业知识,既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又要学富五车,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积极地向经济学、计算机基础和管理等方向发展,从而培养出一批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信息技术人才。

(二)改善办学条件,强化硬件建设

建立一个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管理高效、科学、软件配置合理的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实验室,可以为强化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奠定设备基础。保证教师的办公条件和科研条件,建立教学科研工作室,建立科学权威、完整系统的报刊杂志、图书资料库,是学科建设的基本平台。充分发挥校内外资源优势,构建较为完备的专业实习、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实习基地。

(三)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对年轻教师进行学位进修,选派到国外进修,进行合作研究,或在有关部门做兼职,加快年轻教师的培养进程;吸引高学历、高职称的资深专家,有企业工作背景,有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设计、维护等工作经历的资深老师;邀请具有国际和国内学术成就的知名学者和教授为特聘;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教授和具有一定学术造诣的企业家为兼职客座教授;构建一种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人才选拔和使用体系,让优秀的人有机会获得提升,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建成一支完备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四)加强实践能力教学

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工作意识,提高自己的信息管理、信息操作能力。

比如,强化校企合作,建立专业的实训计划,建立顶岗实习计划,让学生在学校获得专业的实训,到企业获得职业化的实践指导,最终培养出良好的信息管理思维和素养,将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最终实现校企资源的整合和优势互补。

结束语

总之,在这个数字时代,信息管理学专业不仅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同时也有很大的挑战。所以,学校应该采用一种科学而又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让学生拥有一种具有创造力和创造力的思维方式,在不断地积累自己的经验的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在面对数字化的时候,可以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楠楠,吕虹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探讨[J].科技信息,2020(33):169+178.

[2]刘秋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17(07):90-92.

[3]蒋晓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9(2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