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4
/ 2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

苏佳耀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510220

摘要: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和规划工具,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项目管理、城市规划、供应链管理等。在不同的应用领域,控制性详细规划需要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和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以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和管理。因此,对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通过深入研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方法和指标体系,本研究旨在为规划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更科学、可操作的工具和方法,从而实现规划目标的有效实现和管理。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方法;指标体系

一、文献综述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概念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一项涵盖多个领域的重要管理实践,它旨在确保规划项目、过程或资源的有序执行和有效管理。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将高级规划和目标细化为可操作和可测量的步骤,以便更好地掌控规划的进展和最终结果。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首先要明确规划的总体目标和愿景,然后将其分解为具体的子目标和任务。这些子目标和任务通常与时间表、资源分配、成本预算等细节相关联,以确保规划按计划进行。此外,控制性详细规划还需要考虑风险管理、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以应对潜在的挑战和变化。同时,控制性详细规划强调了实施阶段的监督和调整,以确保规划的顺利进行,这意味着需要建立适当的监测和反馈机制,以及具有明确的责任分配,以便在需要时采取纠正措施。综上所述,控制性详细规划不仅有助于规划的有序实施,还提供了决策者和管理者更多的信息和工具,以有效地应对挑战并最大程度地实现规划目标。

(二)控制方法的分类和重要性

控制方法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帮助管理者和决策者有效地监督、管理和调整规划项目或过程,以确保它们按照预期目标顺利进行。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其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的规划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首先,控制方法可以根据其性质分类为定量和定性方法。定量方法侧重于使用数学模型、数据分析和度量指标来量化规划进展和结果,例如成本控制、时间进度管理和质量管理,这些方法提供了客观、量化的信息,有助于准确评估规划的状态和效果。定性方法则更侧重于主观评估、专家意见和质性数据,适用于复杂性高、难以量化的情境,如风险管理和决策制定。其次,控制方法根据其用途可以分为监测与评估方法、风险管理方法、问题解决方法等。监测与评估方法用于跟踪规划进展并评估是否符合预期目标;风险管理方法帮助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风险,以降低不确定性对规划的影响;问题解决方法则用于处理出现的问题和挑战,以确保规划项目或过程不受干扰。控制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具体规划的性质和目标,但无论哪种方法,其重要性在于提供决策者实时信息,使其能够采取及时的纠正措施,确保规划顺利执行。通过适当的控制方法,规划项目可以更高效、更有条理地推进,最终实现规划的成功。

(三)指标体系在规划中的作用

指标体系在规划中的作用是提供了一套量化和可度量的工具,旨在评估和监控规划项目或过程的进展和绩效。通过明确定义和跟踪各种关键性能指标,指标体系有助于规划者更清晰地了解规划的状态、效率和效果,这不仅有助于识别潜在的问题和挑战,还提供了决策者所需的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规划策略。此外,由于指标体系为各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衡量标准,使大家对规划的方向和成果有更清晰的认识,所以指标体系还促进了规划目标的透明性和共识。总之,指标体系在规划中的作用是提高规划的可管理性和成功性,有助于确保规划项目或过程按照既定目标有序推进。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法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步骤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步骤构成了规划过程的骨架,为有效管理和实施规划项目或过程提供了清晰的指导。首要步骤通常包括明确规划的目标和愿景,以及将其细化为具体、可测量的子目标和任务。接下来,规划者需要确定资源需求,包括时间、人力、资金等,以确保规划的可行性。然后,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和计划,明确各个任务的起止时间和依赖关系。同时,规划者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测和反馈机制,以便实时跟踪进展情况,并在需要时进行调整和纠正。最后,规划的执行和控制阶段包括持续的监督、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以确保规划按计划顺利执行。这些基本步骤为规划者提供了一个系统性和结构化的方法,帮助他们有效地管理和实施规划,以实现既定的目标和愿景。

(二)不同控制方法的比较和评估

规划者需要根据具体项目或情境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控制方法来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这涉及到对不同方法的综合比较和评估。一种常见的控制方法是基于关键绩效指标(KPIs)的方法,它侧重于度量和监控规划的关键指标,如成本、时间、质量等,这种方法对于那些需要严格追踪和管理资源的项目非常有用。另一种方法是基于敏捷方法论的控制,它强调快速反应和灵活性,适用于变化频繁的项目。比较和评估这些方法需要考虑项目的特性、复杂性和风险,以及规划者的资源和技能。同时,也需要考虑可用的工具和技术,以支持所选方法的实施。最终,规划者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以选择最适合其具体情境的控制方法,以确保规划的成功实施和达到预期的目标。这个选择过程不仅需要深入的比较和评估,还需要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和需求。

三、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是确保规划项目或过程的度量和评估具有准确性、可用性和实用性的基础,这些原则对于建立有效的指标体系至关重要。首先,指标应该与规划的目标和愿景紧密相关。这意味着指标应该能够反映规划的关键方面,并直接衡量项目或过程对这些目标的贡献。指标的选择应该基于明确的目标,以确保它们能提供有意义的信息。其次,指标应该具备可测量性。这意味着指标应该以量化的方式来表达,以便能够进行精确的度量和监测。此外,指标应该具备可比性。这意味着不同时间段或不同项目之间的指标应该是可比较的,以便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最后,指标应该是可操作的。这意味着规划者应该能够根据指标的结果采取具体的行动。总之,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有助于确保指标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从而提供了规划者所需的关键信息,以支持规划的成功实施和管理。

(二)各个阶段的指标的具体设计

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各个阶段的具体指标设计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有助于确保规划项目或过程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合理度量和评估。初期规划阶段的指标可能侧重于目标明确性、资源可行性等,规划和设计阶段则可能聚焦于计划详细性、资源分配和时间表。项目执行阶段的关键指标包括进度、成本和质量管理,而监控和调整阶段需要关注实际绩效与计划绩效的比较以及风险管理效果。最终,项目结束时的指标可能包括质量验收和项目总结。总之,每个阶段的具体指标设计应根据规划的性质和目标进行量身定制,以确保它们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准确和实用的信息,促进规划的有效管理和成功实施。因此,精心设计的阶段性指标在规划项目或过程的各个阶段起到了关键作用,有助于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强调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要性,探讨了不同控制方法的优劣,以及指标体系的设计和应用原则。这些成果将为规划决策者提供有力的支持,以更有效地管理和实施规划项目,最终实现项目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刘慧军,罗嘉强.由专项个案探讨新时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变革与转型[J].城市发展研究,2022,29(1):中插29-中插32.

[2]敬博,朱依平.海绵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思路与方法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22,38(18):17-23.

[3]寇晓楠.控制性详细规划与美国区划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陕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