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措施介绍及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3
/ 2

水土保持措施介绍及水土保持效益分析

李国跃

身份证号:652722198402141312

摘要:水土流失严重危害我国土地资源,并影响区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水土流失会冲刷和带走地表肥沃土体,造成土地贫瘠化,农作物产量下降;流失的土体会积累在河流内部,造成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河道宽度变窄;水土流失造成地表植被不断减少而形成沙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必须明确水土流失原因和类型,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提升水土保持效益,防止水土流失。

关键词水土保持;措施;效益

1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和水土保持防治特点

1.1水土流失影响因素

流域的水土流失程度主要取决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情况及其相互关系,程度差异往往因地质地貌背景而异。影响因素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流域治理项目的水土流失因素属于人为因素中的工程建设等。

1.2水土流失防治特点

(1)点型工程如调蓄池,开挖回填土石方量大,施工时间长,施工工艺复杂,水土流失易集中发生。工程施工涉及基坑围护、基础处理、池体以及泵站沉井等,扰动范围分布集中,而且强度较深,施工期跨越时间长,使原有植被遭到破坏。建设过程开挖土方因为临时回填不及时或者保护措施不足,极易形成大量裸露开挖面和松散堆土,在雨季极易产生坡面汇流,增加了建设区域的土壤侵蚀强度和水土流失量,对项目区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2)管网工程穿越区域广,兼具线型、点型特征,不同区域工程地质、土壤、地形、气象、植被情况略有差异;施工基坑数量多、开挖土方量较大,将产生线型临时堆土或弃土(渣)。水土流失各扰动地块分散、不连续,导致水土流失影响范围广。涉及河道时,若防治不及时,水土流失易汇入水体,造成下游河道淤积。(3)工程占地数量大、类型多,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及其他用地存在大量的绿化区域和表土资源,绿化移植宜以土球形式,随着绿化搬迁至养护区域;多余表土要优先考虑种植绿化、土地整治等,做好保护和利用。(4)各工程区域地表因施工工艺不同,施工期、自然恢复期分别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扰动和破坏,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有明显不同。尤其流域治理项目位于城市区,水土流失涉及城建、环保、园林绿化等多个部门,治理措施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配置,从而既减少水土流失,又美化了周围环境。

2加强水土保持措施

2.1完善相关制度

第一,基于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并落实相应的水土保持管理制度,明确对区域水土保持的具体要求,为顺利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奠定基础,且可提供给农保障条件,强化整体质量控制效果,为达到水土保持层面的管理标准化目的奠定基础。第二,明确水土保持管理的长期属性,确保相关规章制度能够落到实处,并应协调各个部门展开关联工作。在日常对员工的监督考核过程中,应将相关规章制度的掌握情况作为考核的基本内容,持续完善管控制度内容,进而确保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第三,提高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视程度,调动工作人员对关联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确保在实际展开的工作中能够切实落实相关职责,为后续任务的贯彻与落实奠定基础。第四,及时展开评优工作。例如,应将水土保持管理工作质量较高的区域作为示范点,要求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在展开此区域水土保持工作期间所积累的经验,为其他区域可积极展开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支持。

2.2完善工程规划设计

为进一步降低对环境地表的扰动影响,避免产生水土流失问题,应确保对工程施工方案与流程展开科学规划设计的有效性。规划设计期间,需预先充分考虑功能,包括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需要发挥的景观功能等,严格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展开施工。以渠道衬砌为例,其防渗设计环节应尽量保留土质沟渠,将防渗衬砌应用于低于水位线的区域。而生态护坡等工程,则应尽量应用于超出水位线的区域,进而充分发挥衬砌防渗工程自身生态功能优势,确保地下水补给的有效性和及时性。防渗衬砌的主要材料为干砌石与无砂混凝土,为此应扩大排洪沟的末端,以达到实地范围扩展的目的,起到及时拦截水体中污染物的作用。合理控制浆砌砖、混凝土等衬砌材料的用量,基于实际需求布设生态孔洞、生态廊道等,充分利用台阶或斜坡等设计方案,以减缓水流速度,从而优化渠道周边动植物生态环境,保证区域周边生物多样性,进而全面提升渠道水土自净能力。同时,需做好区域内道路宽度的合理控制工作,所选择建设的路面结构应多为砂石路面类型,避免对地表持水功能造成影响。

2.3科学运用工程与生物措施

以提升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主要包括以下4点:第一,开挖面施工。应配合使用石头网格进行植草,或采取喷播植草等方式,结合排水沟的辅助运用,进而起到减少坡面冲刷的作用。第二,取土场施工。应预先对坡壁结构做平整处理,且需要在合适位置种植植被,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设置科学的排水设施,从而避免出现坡面结构受雨水长期冲刷侵蚀的现象。第三,弃渣场施工。需确保坡面整治工作的落实效果,应在本身结构不稳定的区域采取布设挡土墙的方法,并应做好坡面平整工作,确保周边排水沟等设施的布置合理性。若坡面结构受水利工程影响,导致其裸露面积相对较大,建议种植足量灌木数量,以保证水土保持工作的实际效果。第四,临时施工。针对临时施工设施,需配套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例如,临时道路施工环节,需在完成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后,若有道路后续使用需求,则应基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完善排水系统。若施工场地不需要再次使用,则应及时开展对应的结构绿化与排水工作。

2.4推行运用水土保持监测系统

水土保持检测系统的建设,是科学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基础。通过布设水土保持监测系统,可充分发挥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及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监测区域内的由于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所产生的植被破坏、土质变化及水土流失等情况,获取实时变化数据,进而确保能够及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以维持水土保持工作状态,为显著提升水土保持工作成效奠定基础。

2.5强化宣传并提供配套服务

相关部门需加大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力度,确保群众能够明确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意义。派遣专业技术人员进入一线,为施工人员提供必需指导条件,调动其主动参与水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可随意倾倒施工产生的废水与垃圾,进而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问题。此外,针对农田水利工程所开展的水土保持工作,对人力、物力的需求较大,需确保资金准备的充足,才能够顺利展开相关工作。而部分农村地区水土流失现象已经较为严重,在本身收益较差的情况下想要确保资金提供的充足性较为困难。针对此种情况,可由政府牵头组织人员筹措农田水利施工环节的水土保持工作资金,进而有效避免水土流失。

结束语:水土流失原因和类型复杂,有必要采取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提升水土保持效益。植物地上部分能够过滤水流中的泥沙,而地下根系可以固土保水,有效降低土壤侵蚀率。人工工程可以拦截水流,降低水流速度,减少土壤侵蚀。总体来看,水土保持不仅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Z].2022.

[2]蒲朝勇.以体制机制政策创新为抓手推进新阶段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中国水利,2023(10).

[3]朱程清.开启全面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新征程[J].中国水利,2023(10).

[4]陈茂山.建立水土保持信用评价制度提升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效能[J].中国水利,2023(10).

[5]水利部编写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