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DR在基层地区对触诊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3
/ 2

乳腺DR在基层地区对触诊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蒙兴光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者兔乡卫生院  663316

摘要目的探究乳腺DR在基层地区对触诊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定2021年3月至202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1例乳腺普通性导管增生患者及41例导管原位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1例乳腺普通性导管增生患者为对照组,41例乳腺原位癌患者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均采用乳腺DR诊断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钙化数目、分布、钙化灶延伸方向、钙化形态及血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钙化数目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钙化分布情况、钙化灶延伸方向、钙化形态及血管情况差异明显(P<0.05);结论 乳腺普通性导管增多患者与乳腺原位癌患者经乳腺DR诊断后,其钙化情况与血管情况的差异较为明显,具体表现为乳腺原位癌多数患者的钙化分布情况表现为明显簇拥、钙化灶延伸方向偏向乳头侧,钙化形态多表现为明显线状,且其血管多呈异常状态。因此,乳腺DR诊断可应用于对阴性乳腺癌类型的鉴别工作当中。

关键词乳腺DR;诊断价值;阴性乳腺癌

乳腺癌作为我国临床疾病中较为严重的妇科疾病之一[1],其目前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疾病,并且近年来乳腺癌患者数量仍在持续增长,临床发现,此种疾病逐渐出现年轻化趋势[2]。因此,有关乳腺癌疾病的诊断工作已成为我国医学领域中的重点研究项目[3]。其中,乳腺DR作为诊断以及筛查乳腺癌的常见方式之一,其优势主要在于对患者钙化情况的检查,乳腺DR的诊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阴性乳腺癌的触诊钙化检出率[4]。本文主要通过乳腺普通性导管增生患者及导管原位癌患者的乳腺DR检查,分析其钙化情况。旨在探究乳腺DR在基层地区对触诊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定2021年3月至202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1例乳腺普通性导管增生患者及41例导管原位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1例乳腺普通性导管增生患者为对照组,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62岁,平均年龄(47.28±8.56)岁。41例乳腺原位癌患者为研究组,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61岁,平均年龄(46.21±7.38)岁,两组患者基础信息无差异(P>0.05);纳入规则:①所有患者经临床确认均为阴性乳腺癌患者;②患者及家属知情;排除规则:①自身患有精神类疾病;②病史不明。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钼靶X线(乳腺DR)诊断方式,仪器选择HOLOGIC数字化X线片机,引导患者行站立位,使乳腺部分充分暴露,多角度探测患者病变位置,并对患者头尾位及内外斜位依次拍摄。由1~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通过屏幕阅读的方式对患者的钙化情况进行全方位观察与分析。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钙化数目、分布、钙化灶延伸方向、钙化形态及血管情况。其中,将钙化数目分为大于20(枚)及小于(20枚)两种情况。将钙化分布分为非簇拥及簇拥明显两种情况。将钙化灶延伸方向分为非乳头侧及乳头侧。将钙化形态分为非线状与明显线状两种情况。将血管情况分为正常及异常两种性质。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工具做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x2检验。若P<0.05,则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钙化数目、分布及钙化灶延伸方向情况对比

乳腺DR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钙化数目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钙化分布情况及钙化灶延伸方向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1 两组患者钙化数目、分布及钙化灶延伸方向情况对比 [n(%)]

组别

例数

钙化数目

钙化分布

钙化灶延伸方向

小于20(枚)

大于20(枚)

非簇拥

簇拥明显

非乳头侧

乳头侧

对照组

41

14(7.50)

27(5.00)

30(2.50)

11(15.00)

28(2.50)

13(15.00)

研究组

41

8(18.42)

33(13.15)

12(10.52)

29(42.10)

9(10.52)

32(42.10)

x2

-

3.659

7.263

13.227

P

-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钙化形态及血管情况对比

检查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非线状钙化形态与明显线状钙化形态的例数比例为26:15,血管情况表现为正常与异常的例数比例为34:7,研究组患者非线状钙化形态与明显线状钙化形态的例数比例为12:29,血管情况表现为正常与异常的例数比例为8:33。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2 两组患者钙化形态及血管情况对比 [n(%)]

组别

例数

钙化形态

血管情况

非线状

明显线状

正常

异常

对照组

41

26(7.50)

15(5.00)

34(2.50)

7(15.00)

研究组

41

12(18.42)

29(13.15)

8(10.52)

33(42.10)

x2

-

5.673

12.356

P

-

<0.05

<0.05

3讨论

随着我国医学诊断中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乳腺DR诊断技术目前已经逐渐成熟,并且在有关阴性乳腺癌的诊断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6]。例如:钙化之间的分布情况是鉴别乳腺普通性导管增生及乳腺原位癌的重要标志,而乳腺DR诊断技术的屏幕阅读方式为相关医师在观察患者是否存在钙化簇拥征的相关工作中提供了快速、有效的诊断保障。本次对82例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钙化数目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钙化分布情况、钙化灶延伸方向、钙化形态及血管情况差异明显(P<0.05);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的阴性乳腺癌患者在经过乳腺DR诊断后,其钙化情况及血管情况差异性较大,例如钙化分布、钙化灶延伸方向及钙化形态等。乳腺DR触诊阴性乳腺癌不仅能够清晰反映患者的钙化数目、分布、钙化灶延伸方向及钙化形态,同时能够诊断患者的血管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综上所述,乳腺DR触诊阴性乳腺癌的临床价值较高,可通过分析患者的钙化情况及血管异常情况鉴别不同性质的阴性乳腺癌。

参考文献

[1]刘奋德,王虎霞,王星光,赵静,宋张骏.触诊阴性乳腺癌定位的研究进展[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21,15(03):174-176.

[2]齐光杰.钼靶X线下三阴性乳腺癌影像特征分析及在BI-RADS分级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中国医学工程,2020,28(09):108-110.

[3]王力伟.GE essential乳腺DR球管准直器防尘组件的设计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9,34(S1):1-2+18.

[4]张晶晶,高润芳,王嘉伟,席春芳.联合应用高频超声、X线钼靶对触诊阴性乳腺癌的诊断价值[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9,29(04):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