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微创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3
/ 2

骨科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微创技术分析

廖兴飞、陈达龙、杨玉玲、杨子江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663099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运动医学中关节镜微创技术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11月~2023年1月我院诊疗的6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纳入调研,按照几率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4例。治疗方案分别为传统治疗、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后期对调研数据予以正确评估,观测上述治疗方案的最终成效。结果:研究组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血清炎性因子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运动医学中关节镜微创技术效果显著,可有效有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炎性水平,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关节镜微创技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骨科运动医学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骨科常见病,年龄因素、肥胖因素、炎症因素、创伤因素以及遗传因素均为常见发病因素[1]。该病具有发病慢、病程长与恶化迅速等显著临床表现,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骨科运动医学技术的发展,关节镜微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其可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益处颇多。本次实验主要分析关节镜微创技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月我院诊疗的6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调研目标,按照几率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61.11±8.28)岁;研究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60.71±9.16)岁。纳入标准:①知情参与;②不存在精神异常,可以正常交流;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严重脏器损害疾病;②癌症晚期;③多功能衰竭。患者个人信息对比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传统治疗,常规麻醉后,放置止血带后通过生理盐水冲洗患处,然后对其实施复位、固定等操作。

研究组开展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指导患者以合适体位躺于床上,对膝关节部位进行消毒、麻醉,操作完成后,以髌旁内外侧入路做切口,然后置入关节镜,通过关节镜对患者膝关节部位仔细观察,确定关节内病变情况。并在已经充分了解患处周围组织的情况下,对破裂磨损的半月板予以修复处理,对漂浮的关节软骨予以清除处理,对台阶状软骨缺损区予以磨削处理,对增生的滑膜组织、软骨碎屑予以刨削处理。后续利用大量生理盐水对关节予以冲洗处理,以便彻底清理关节中的致痛物质。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清洁、消毒及包扎处理。

1.3观察指标

1.3.1记录两组膝关节功能,通过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测,分值越高越好。

1.3.2记录两组生活质量,通过SF-36量表评测,分值高者为佳。

1.3.3记录两组血清炎性因子,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4.0软件分析处理试验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膝关节功能

研究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膝关节功能比较 [x±s );分]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1个月

术后6个月

对照组

34

50.45±4.98

70.83±7.62

76.37±7.10

研究组

34

51.09±4.14

81.36±5.89

91.84±5.96

t

0.552

6.215

9.383

P

>0.05

<0.05

<0.05

2.2 生活质量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2 生活质量比较[x±s );分]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精神状态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4

72.53±

4.70

79.56±

5.21

68.49±

3.63

76.47±

3.54

65.48±

5.56

79.87±

2.68

65.21±

5.01

78.67±

2.32

研究组

34

73.06±

4.06

85.53±

5.85

69.54±

3.17

83.58±

3.89

64.19±

5.15

85.74±

2.33

64.89±

5.45

85.48±

2.39

t

0.459

4.286

1.223

7.670

0.959

9.417

0.312

11.437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血清炎性因子

研究组血清炎性因子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3所示。

3 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x±s )pg/ml]

组别

例数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4

808.47±48.58

590.03±30.08

658.33±61.10

535.72±49.23

428.37±20.05

172.17±18.58

研究组

34

810.42±45.12

506.25±25.70

660.06±60.13

500.04±45.09

425.28±22.17

135.51±15.12

t

0.179

10.403

0.118

3.401

0.641

9.789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关节镜微创技术属于骨科运动医学领域中较为常用的微创治疗方案,安全、有效,对人体基本没有创伤,可通过关节镜确定关节内病变情况后,修复破裂磨损的半月板,清除漂浮的关节软骨[2],磨削台阶状软骨缺损区,刨削增生的滑膜组织、软骨碎屑等,从而阻断炎性反应,提高膝关节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本次实验数据显示,开展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在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血清炎性因子等方面有所改善,且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更加安全,膝关节功能改善更加明显。与满玉强[3]的研究结果一致(P<0.05)。原因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异常,而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能够极大程度上加速膝关节组织愈合,降低炎性反应,使机体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临床疗效显著[4]

综上所述,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较之传统治疗更具优势,能够更好地帮助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康复,提高患者膝关节水平及生活质量,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宋堃. 骨科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微创技术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7):68.

[2]黄其满.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患者的临床研究[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2,6(1):1-3.

[3]满玉强. 关节镜微创技术在膝骨关节骨创伤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 世界复合医学,2022,8(10):110-113.

[4]苏中雷,王文娟,李延丽. 关节镜微创技术在膝关节骨创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2021,13(16):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