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厂水质管理状况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3
/ 2

农村水厂水质管理状况及对策

阿布都西克尔·衣不拉英

新疆哈密东天山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农村水质管理日益受到关注,问题显著。本文针对现有水厂处理工艺和设备局限、环境标准与实际情况脱节、水资源管理不合理等问题,提出探索新型水质净化技术、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和健全水质管理和责任体系的对策。旨在改善农村水质状况和提高管理水平。

关键词:农村水厂;水质管理;对策

引言

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农村水质管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村地区的水质管理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和环境保护,然而,当前农村水质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水厂处理工艺和设备的局限、环境标准与实际情况的脱节以及水资源管理不合理等问题,使得农村水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面对这些问题,为了寻求解决农村水质管理难题的可行途径,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农村水质管理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水质管理对策。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和数据的调查分析,本文致力于为农村水质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农村地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改善水质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农村水质管理水平、保障居民饮水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努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推动农村水质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为打造美丽乡村和谐生态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1农村水质管理问题

1.1现有水厂处理工艺和设备的局限

农村水厂作为农村地区水质管理的主要承担者,其处理工艺和设备在水质净化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存在一些局限性,制约了其在水质管理方面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首先,现有水厂处理工艺在应对某些特定水质问题上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不同农村地区水源的水质复杂多样,可能存在高浊度、高色度、高硬度等特点,但一些传统处理工艺难以有效应对这些特殊情况,导致水质净化效果不佳。其次,部分农村水厂使用的设备老化严重,技术水平滞后。这些老旧设备不仅在处理效率上存在问题,还容易引发故障,影响稳定的水质供应。同时,缺乏先进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导致运营成本较高,也限制了水质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1.2环境标准与实际情况脱节

部分农村地区的环境标准制定过于宽松,未能充分考虑当地水质实际情况和生态环境需求。这种宽松的标准可能导致水质管理过于放松,使得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超出实际所能容忍的范围,对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其次,环境标准与农村水质管理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不匹配的情况。由于农村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水质波动大,环境标准往往难以灵活适应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此,一些地方可能因为严苛的标准而难以达到,而另一些地方则因标准过于宽松而忽视了水质管理的重要性。此外,农村地区环境监测和数据收集的不足也是导致环境标准与实际情况脱节的重要原因之一。缺乏全面、准确的水质监测数据,使得标准制定缺乏科学依据,难以反映真实的水质状况,影响了水质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3水资源管理不合理

水资源管理在农村水质管理问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管理措施,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农村水资源管理缺乏综合规划和科学调配:在一些地区,水资源管理仍停留在单一水源开发和利用的层面,缺乏对整个水资源系统的全面认识和规划,导致资源浪费和不均衡的现象。例如,过于依赖某一水源,导致其他水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甚至因过度开采而引发水资源枯竭的风险。缺乏有效的水资源监测和数据管理机制:农村地区水资源监测体系相对薄弱,数据收集和分析不及时,导致难以准确了解水资源的状况和变化趋势。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撑,决策者在水资源管理中难以科学决策,容易出现盲目开发和管理的情况。

2水质管理对策

2.1探索新型水质净化技术的应用

为改善农村水质管理状况,探索和应用新型水质净化技术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对策。传统水质净化技术在面对农村地区复杂多样的水质问题时存在局限性,而引入新型水质净化技术可以提高水质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实现更加精细化的水质管理。

可持续利用自然净化技术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方法。例如,湿地、人工湿地和生态滤池等自然净化技术可以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降解有机污染物,去除重金属等污染物,从而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这些技术具有环保、低能耗、可持续等优点,适合农村地区水质净化需求。膜技术在水质净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膜技术通过微孔膜或滤膜的选择性分离作用,可以高效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胶体物质、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有效提高水质处理的精度和稳定性。此外,膜技术还可以用于海水淡化,将海水转化为淡水,为缓解农村地区缺水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2.2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

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是有效改善农村水质管理的关键措施之一。水质监测是评估水体污染程度、发现潜在污染源以及制定科学水质管理策略的重要基础。通过建立科学、覆盖广泛的水质监测网络,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水质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实现农村水质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

首先,建立多参数、多时段的水质监测体系。水体的污染状况受多个因素影响,单一参数的监测往往难以全面反映水质状况。因此,水质监测网络应该涵盖多种水质指标,包括溶解氧、pH值、浊度、氨氮、总磷、总氮等,并进行定期、连续监测,以获取全面、准确的水质数据。其次,要加强监测设施的布设,覆盖农村各类水体。农村地区水体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涵盖了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等不同类型的水体。因此,监测设施的布设要考虑到不同类型水体的特点和分布情况,确保监测网络覆盖到农村各类水体,以实现全面监测。另外,应推动监测技术的创新与提升。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的水质监测技术不断涌现,如远程监测、无人机监测、传感器技术等,可以提高监测效率和精度。农村地区通常面临监测设施相对简陋、人力有限等问题,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提高监测的便捷性和实时性。

2.3健全水质管理和责任体系

首先,建立跨部门协同合作的水质管理体系。水质管理涉及多个部门的职责,包括环保、农业、水利、卫生等,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至关重要。应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责,形成合力治理农村水质问题。同时,建立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的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及时研究解决水质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其次,强化水质管理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在水质管理和责任体系中,监督和考核是保障措施的有效落实的重要手段。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水质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同时,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各级责任主体的水质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激励和推动相关责任主体履行水质管理职责。最后,加强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农村水质管理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用水安全和健康,应该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公众的水质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水质问题的认知和参与意识。同时,建立投诉举报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水质问题的监督和举报,推动水质管理工作的透明化和民主化。

3结语

农村水质管理问题涉及现有水厂局限、环境标准脱节与水资源不合理管理。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三项对策:探索新型水质净化技术应用、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网络和健全水质管理与责任体系。这些对策将推动农村水质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和持续改善。需各方共同努力,确保农村居民的水质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夷, 饮水安全计划在农村水厂卫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浙江省,武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07-10.

[2]毛利平,王翔,赵鹏等.浙江省建德市2016-2018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结果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20,36(05):502-506.

[3]魏成功.农村水厂供水管理工作的开展思路及优化策略[J].科技与创新,2016(03):61.

[4]蔡建民,楼晓明,王晓峰等.2009年浙江省农村水厂管网末梢水水质调查监测情况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01):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