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与传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2
/ 3

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与传播

袁宇

延安革命纪念馆   陕西延安  716000

邮寄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王家坪延安革命纪念馆,电话13571126095

摘要:文物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侵蚀,文物的保存和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文物保护方法往往受到限制,无法完全解决文物保护的问题。而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为文物保护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因此,本文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与传播,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文物保护;文物传播;文物记录

引言

文物保护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时间、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许多珍贵的文物正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衰变。数字化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和方法,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新的途径和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化文物记录和文档化,可以以精确的方式记录和保存文物的信息,而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修复和研究中的应用,可以使其更好地理解和保护文物。

一、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潜力

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为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和创新。首先,通过数字化文物记录和文档化,可以利用三维扫描、高分辨率摄影和图像处理等技术,精确地记录和保存文物的形态、结构和细节信息。这为文物的研究、修复和保护提供了准确的基础。其次,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与修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虚拟修复和仿真技术可以模拟文物的损伤情况,帮助保护人员制定恢复方案和修复策略。同时,3D打印技术使得文物零部件的重建更加精细和准确。另外,数字化技术还在文物研究和解读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技术,可以从大量文物数据中发现潜在的模式和关联。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创造出沉浸式的文物展示环境,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文物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通过多媒体交互和数字化展示,文物的解读和传播也得到了新的方式和体验。

二、运用数字化技术保护博物馆文物的现实意义

有助于针对各类文物的历史信息进行数字化存储

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其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是非常珍贵的。虽然现阶段,我国已发展并应用了一系列的技术,但由于一系列外在因素的影响,一些文物仍然存在破损的征兆。利用数字技术对文物进行立体扫描,可以实现对相关历史资料的采集、整理,可以让文物以原始形态永久定格数字化保存,便于以后考证及查询。

有利于拓宽文物的展览范畴

由于时间或地域的限制等客观因素,一些游客不能进入博物馆近距离参观各文物;此外,由于博物馆展出空间的限制,许多文物无法得到有效展示。因此,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数字技术对文物进行扫描、整理,然后通过网络和新媒体,为游客提供网上展览,让游客可以足不出户体验数字化博物馆的魅力,感受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

有益于促进馆际间的文物资源共享

文物保护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对加强博物馆间的际交流,推动博物馆文物资源共享,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引领发展,在现代博物馆发展中,通过文物资源数字化共享,实现博物馆之间的协同合作,对共同发挥博物馆陈列展示、教育、服务大众的社会职能也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再有,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更便捷地利用文物信息资源,保护管理好实体文物,减少对文物实体资源的触碰及博物馆之间的外借,以保护文物本身的安全。

三、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积极做好展示系统和网站的开发数据库建设

对于博物馆而言,馆藏文物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何建立一个规范、有序、标准的文物数据库,成为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所在。以延安革命纪念馆为例,其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多达三万余件,并且主要为可移动文物,文物保护特别是运用数字化技术保护文物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通过文物数据库、网上展馆、信息化网站的建设,延安革命纪念馆实现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宣传教育等全方位数字化技术运用。为了让数字化技术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延安革命纪念馆打造推出了像《小青马》等十三节研学课件、拍摄发行百集《延安延安》系列红故事、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等一系列精品爱国主义教育题材文创作品。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让馆藏文物真正“活”起来,已成为现阶段博物馆的新型宣传应用手段。

以文物数据库夯实文物保护基础、以数字化博物馆展示文物资源,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一是有利于文物、公安等部门共同确保文物安全;二是可以有效地保存馆藏文物档案,并与展示网站运用相结合,将文物数据资源与公众个性需求有效衔接。

将数字化技术与文物保护工作密切结合

聚焦数字化时代,将数字技术与文物保护利用融合发展,与文物保护工作密切结合,是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可移动文物保护为例,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从狭义上讲,就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对可移动文物相关资料进行全方位采集、记录、存储的过程。例如,可移动文物中的纸质文物保护对其保存环境要求相当严格,通常造成其损坏的因素有:虫害、霉害、自然力破环等,而库管人员只需对其做好日常预防性保护即可。通过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及数据库建设后,首先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今后的频繁搬动和暴露,避免了对文物的二次破坏。再有,通过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可以深化其保护途径,一是可以建立可移动文物数字化文物保护工作机制;二是可以加快推进出台相关政策法规,统一技术规范;三是加快实现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的宣传推广。

总的来说,数字化技术与文物保护工作的衔接是传统文物保护方式与先进技术的碰撞,缺一不可,数字化技术是对文物保护的进一步优化,而传统意义的文物保护是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基础。

)数字化文物记录和文档化

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数字化文物记录和文档化。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对文物的精确记录和保存,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参考。首先,通过三维扫描和建模技术,可以将文物的形态、结构和细节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记录。这些技术能够生成高精度的三维模型,呈现出文物的真实形貌。三维模型不仅可以作为文物的数字备份,还可以为文物的研究、修复和保护提供详细的参考。其次,高分辨率摄影和图像处理技术也是数字化文物记录的重要手段。通过精确的摄影和图像处理,可以捕捉文物的细节和纹理,记录下文物表面的特征。这些图像数据可以用于文物的研究和鉴定,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重要依据。除了形态和表面特征的记录,数字化技术还可用于文物的文档化。文档化包括对文物的文字、图像和其他相关资料进行数字化存储和管理。通过数字化的文档化,可以方便地对文物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重要信息进行整理和传播。这些数字化文档可以在文物保护和研究机构之间共享,促进合作和知识交流。

)文物保护与修复

虚拟修复技术是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重要应用之一。利用虚拟修复技术,保护人员可以模拟文物的损伤和衰变情况,并进行虚拟修复。通过虚拟修复,保护人员可以评估不同修复方案的效果,选择最合适的修复方法,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文物的原貌和历史特征。虚拟修复技术还可以在修复过程中进行可视化展示,使观众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文物的修复过程和成果。其次,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修复中还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通过数字化的三维模型,可以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文物的零部件或模型。这种精确重建可以在文物修复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使得文物的修复更加精细和准确。同时,3D打印技术还可以用于制作文物的复制品,使得珍贵文物得以在展览和教育活动中进行展示,同时保护原件免受频繁搬动和暴露的损害。此外,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在文物修复过程中利用先进的材料科学和分析技术。通过材料分析和测试,可以更好地了解文物的材质特性和腐蚀状况,为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数字化技术还可以结合仿真模拟技术,评估修复材料和方法对文物的影响,确保修复过程和结果的可持续性和可靠性。

、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传播

(一)虚拟博物馆和在线展览

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之一是通过虚拟博物馆和在线展览的方式。这些创新的手段使得文物得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向更广泛的观众传播和展示。虚拟博物馆是一种通过数字化技术呈现的虚拟展示空间,它模拟了传统博物馆的布局和展示方式。通过虚拟博物馆,观众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器等工具,随时随地参观和欣赏文物。虚拟博物馆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使得观众无需前往实际的博物馆现场,便能够享受到文物的美丽和独特之处。观众可以通过虚拟博物馆中的展示页面,了解文物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虚拟博物馆还可以提供多媒体交互功能,如音频解说、视频展示和互动导览,进一步丰富观众的参观体验。在线展览是另一种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传播中的重要方式。通过在线展览,文物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广泛的传播。在线展览可以包括文物的图像、文字描述、音频解说和视频介绍等多种形式的展示内容。观众可以通过电脑、手机或平板等设备,随时随地浏览在线展览,了解文物的历史、特点和价值。在线展览还可以与观众进行互动,如提供评论和分享功能,促进观众之间的交流和讨论。

(二)社交媒体和数字平台的利用

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传播中,社交媒体和数字平台的利用是一个重要的应用方向。通过社交媒体和数字平台,文物可以更广泛地传播给全球观众,并与观众进行互动和交流。首先,社交媒体平台如自媒体头条、抖音、微信、博客、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为文物保护提供了强大的传播渠道。博物馆、文化遗产机构和文物保护组织可以在这些平台上创建官方账号,发布文物的图片、故事和相关信息。观众可以通过关注这些账号,随时了解文物的最新动态和展览活动。社交媒体平台的特点是互动性强,观众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分享等方式与文物进行互动,与其他观众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验。其次,数字平台如博物馆的网站、移动应用程序等,也为文物的传播提供了重要渠道。博物馆的网站可以提供文物的详细介绍、图片展示、在线学习资源等,让观众可以远程访问和学习。移动应用程序则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观众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随时随地浏览文物的信息和展示。这些数字平台还可以结合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提供沉浸式的文物体验,使观众更加亲近和了解文物的魅力。利用社交媒体和数字平台进行文物保护的传播,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将文物的价值和美感传递给全球观众。观众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文物保护机构和其他观众进行互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验。数字平台的利用使得观众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和学习文物,深入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

、结语

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与传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通过数字化文物记录和文档化,文物的信息得以准确保存和传承。虚拟博物馆、社交媒体和数字平台的利用使得文物的传播范围更广、观众参与度更高。然而,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中仍面临着数据安全和技术更新的挑战,需要持续创新和合作解决。只有不断发展和应用数字化技术,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传承和传播宝贵的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 李贞诚. 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思考分析[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213(18):100-102.

[2] 陈辉煌. 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思考探讨[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22):129-131.

[3] 于祖亮. 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思考 ——以烟台福建会馆为例[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22):148-150.

[4] 张宝圣. 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思考[J]. 文物世界,2019(6):68-70.

[5] 钟明剑. 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思考研究[J]. 卷宗,2021(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