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2
/ 2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研究

刘赞

广东省博罗县石湾中学     516127

摘要:初中是体育教育发展的核心阶段,此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良好的体育锻炼对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品格素养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单一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教学

当前,为了进一步提高国人身体素质,为国家储备更多优质人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与调整,在初中阶段学生不仅需要对文化课进行学习,同时还需要加强自身锻炼,提高身体素养,实现身心的综合培养。针对这一现状,初中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切实提高初中育人水平,有效锻炼学生身心,提高体育教学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新课程理念,在对学生身体情感进行关注的同时,对学生心理问题也应予以充分的引导,通过新课程理念的指引,帮助学生更勇于尝试体育项目,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中,实现自身体育发展能力的增强,帮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下开展体育运动与学习,进而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常态化体育锻炼习惯,这对于初中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一、初中体育教学现状

(一)不够注重“以人为本”思想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然而,现阶段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是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被动地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很少结合学生的兴趣及发展需求设置内容,虽然这样能够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但是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相分离,很难使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时产生兴趣,导致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还有一些教师未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身体情况开展分层教学,对所有学生使用相同的教学方法,评价学习成果的方式也较为单一,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

(二)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匀

受教学理念及教学习惯的影响,一些教师自身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导致体育课堂难以满足当下的教学需要与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教学能力不足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难以有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其次,城乡间、各地区间与学校间的教育资源分配缺乏均匀性,由于乡村学校缺少有关的体育设备及器材,导致教师在教学中不得不妥协,这不仅不利于教学方式的优化,还严重影响了乡村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策略

(一)创设轻松的体育教学情景

一直以来,我国初中生每日不仅需要学习校园内教学内容,部分家长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在课外也安排了大量的辅导班等学习内容,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很少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甚至有的家长认为体育锻炼并不重要,出现了“只要每天保证孩子的饮食健康就可以”的错误思想,要求学校减少体育课程,让体育教学让位其他学科的情况,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更没有培养出某一项体育特长,在日常体育课教学中极容易出现不自信的情况,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也不利于体育成绩的进步与提高。如何通过新课程理念的运用,让教育工作重回本质,帮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开展体育学习,有效降低学生对于体育教学活动的抵触情绪,更好地帮助学生放飞自我,达到身心锻炼的目标,将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难点问题。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必须深入研究新课程理念的相关内容,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创设轻松的体育教学情景,让体育教学工作更加生动、具体,帮助学生减轻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压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项体育技能,在体育锻炼中进行压力的释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降低体育学科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成长。同时,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还需要转变家长们的传统理念,通过公开课、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让家长真正地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可以从繁重的学习中抽身,有固定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二)适当采用游戏教学法

娱乐是体育游戏的主要特点,在游戏活动中,学生能够结合个人需求选择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是平等的,能自由参与,只有保持愉悦心情,充分表达个人的想法,才能有效发挥个人思维。同项体育运动能够编入不同的游戏中,参与人员的数量、游戏内容也有着较大的灵活性,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体育游戏犹如比赛,最终胜利能够调动学生的胜负欲,使其投身于相关活动。体育游戏一般需要学生及时反应以完成任务,这可以培养其敏捷性。在游戏活动中,学生常常要和他人进行合作,从而获得胜利。因此,教师可以适当采用游戏教学法,加强学生与学生在游戏中的交流,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在选择体育游戏时,要优先考虑具有趣味性的游戏,游戏内容要充分贴合教学内容,目标要一致,以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激情。此外,体育游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体特征,保证其安全。由于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个性比较活泼,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师要把握此特点,在教学中有机融入游戏内容,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加深对相关体育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开展田径教学时,因为教学内容较为单一,不少学生都会产生抵触心理。此时,教师可开展往返跑、接力跑等活动,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尽可能地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再如,在介绍篮球传球时,教师可融入传抢球的游戏,并基于此对学生进行提问:何时进行弧线传球?何时进行直线传球?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分析传球技巧,以进一步掌握相关技能。另外,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使用一些比较简单的游戏来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在备课期间,教师要主动拓展思路,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况设计颇具创意的游戏,有效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

(三)灵活运用小组合作模式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需要组建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该方式不涉及群体对抗,每组互相独立,让全体学生都可以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基于小组合作模式,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其进行分组,保证每组都有运动能力较强的成员,也有运动能力较弱的成员,如此一来,就能够通过团队互助来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在完成分组后,教师要结合每组成员的情况确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及目标,以此鼓励学生持续超越自己,取得新的成就。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参与合作沟通,并在其中给出建议,进而提升学习效果。在完成任务后,教师需采用相应的评估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活动组织者的教育目标。

结束语

以人为本、有效发挥学生自主性是新课改提出的重要思想,也是体育教学发展的基础条件。鉴于目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实施有效可行的策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从而促进其品格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宝.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1(2):99-100.

[2]俞晓.关于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3):160+162.

[3]朱东水.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