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成本管理优化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06
/ 2

房屋建筑施工成本管理优化措施分析

盛夏

身份证号码:500103198408227022

摘要:对于任何一个建设项目来说,成本控制都是必不可少的。通常,影响工程造价构成的因素较为复杂,涉及建筑设计、建筑材料、人工、机械设备、土地、环境等。因此,为增强工程造价管理效果,建筑企业有必要在施工全过程采取有针对性的成本控制措施,以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建成并获得预期经济收益。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成本;管理;优化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是建筑工程企业实现盈利的重要手段。建设项目规模日益扩大,整个项目的成本管理内容开始趋于多元化。在实施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对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在分析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某建筑工程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探讨优化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方法,促进建筑工程的建设发展。

1房屋建筑施工成本管理问题

1.1设计与设计变更因素

设计方案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设计方案的好坏将直接决定工程造价的高低,因此有必要在设计阶段做好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有必要进行预算估算,并将成本因素纳入设计方案,使后续工程中的工程造价处于可控范围内。在施工期间,若是施工方案出现变化,工程造价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并引发工程量与工程价款等的变化。由于工程设计方案的临时变更,经常会导致建筑工程的成本超支。目前在建筑设计方案中,往往将重点放在建筑的安全性与功能性方面,缺乏对于建筑工程的技术经济性分析,由此导致概预算与实际工程造价严重不符,在后续一旦发生设计变更,就会发生超预算的问题。例如,承包商利用设计变更,提出不平衡报价,对于工程量可能增加的,承包商有意报高价;对于工程量可能减少的,承包商有意报低价。这会使业主在合同结算中无法控制设计变更导致的造价超预算情况[1]

1.2建筑材料方面的影响因素

(1)建筑材料的种类和质量。不同种类和质量的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较大。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零部件的成本,但其市场价格普遍较高;低质量的建筑材料难以有效保障建筑物的使用效果,极易增加维修和更换成本。此外,部分特殊建筑材料的价格长期居高不下,如高强度混凝土、高性能保温材料、高强度钢材等,如大量采用此类建筑材料,建筑工程造价将会大幅攀升。(2)建筑材料的产地和运输费用。建筑材料产地远,运输费用就会相应地增加。尤其是部分需要从国外进口的特殊建筑材料,其运输成本明显高于其他普通建筑材料的运输成本。(3)建筑材料的供应及价格波动。部分建筑材料的供应可能会受天气、原材料供应等限制因素的影响,导致价格出现大幅波动,进而对建筑工程造价造成直接影响。

2房屋建筑施工成本管理优化措施

2.1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为了有效地控制建设项目的成本,在设计阶段可采取以下成本管理措施:(1)加强内部经济管理。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部分。在初步设计中,综合经济核算指标,再结合建筑市场情况,进行概预算,造价管理人员要参与到预算编制中,为预算编制人员提出合理建议。(2)采取限额设计,按照初步设计总概算进行设计管理,为后续的工程造价提供依据,限额设计也是设计方案是否具备经济性的中重要指标,在限额设计中,要将重点放在设计方案的对比上,实现技术与造价的平衡。(3)采取标准化设计,标准设计是以通用性标准与通用性构件为依据,采取标准设计能够通过节省工期与材料消耗,达到造价控制目的。此外,在施工方案的设计中,施工单位及其他管理人员要做好图纸审查,针对设计图纸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保障设计方案的深度,使其能够用于工程量清单编制与估价中。工程造价人员要提前介入图纸会审中,在编制标底之前审核设计图纸,在图纸设计期间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此外施工单位也要组织专家会审,论证图纸设计的合理性,将发现的问题告知设计单位,并做好修改[2]

2.2强化招标管理

在投标过程中,投资者可以在投标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建设单位。首先,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设计详细、准确的招标文件,保证项目建设的安全,保证招标工作的公开、合法。维护市场的正常竞争,为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奠定基础。其次,要强化工程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人员的管理,开展工程项目建设,促进项目的正常运行。另外,在招标中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招标制度,以保障工程项目的质量,倡导公平公正的原则,保障工程项目的质量与效率,以降低因个人原因而产生的不利影响。在采购过程中,采购单位在采购物资、设备等方面要做到满足招标文件规定,并按市场规定价格申报,杜绝因个人利益随意更换建材,在订货时要做到科学化、细节化、准确化,将所有的细节都写在合约中,以避免出现任何可能出现的危险,同时要清楚地标明各方所要履行的职责和义务,以达到双赢的局面。

2.3施工阶段

①加强工序控制。在建筑工程的各个工序施工中,都要求建材、工艺、机械设备、工程技术人员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紧密结合工程设计模式和现场实际,对施工的各个组织进行优化工程设计,就能够对每一个工序的建设内涵、具体特点、工艺技术运用情况等重要要点作出正确掌握,并在建筑施工前后对要运用的工艺技术作出超前了解,同时针对容易发生的施工问题及时认识并做好相关预防工作,在减少施工问题出现几率的同时,为了保证工程施工效果和工程质量,对各道工序施工所要运用的各种资料,也都能进行最佳优化选择和运用,从而达到了良好的工程造价管控效果。②强化质量安全监督。项目施工过程涉及内容很多,如果出现了施工安全、工程质量问题,将会对项目正常的施工进度产生很大影响,从而影响施工后期使用,无形中也就提高了项目施工生产成本。为了避免这一状况的出现,就必须强化对项目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可运用现代互联网、通讯、监控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对整个项目施工现场进行即时监测,并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通过把关键工作落实在具体责任人上,可以提高工程监理人工作主动性,同时针对已发现的施工条件不合理、管理措施不落实等情况也可以及时改进,并立即委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加以引导和处理,使项目物流管理施工有序、高效地实施

[3]

2.4竣工阶段

工程验收后,必须严格按照工程量清单和签订的合同内容,对各部分施工和施工环节的质量进行详细的检验和验证。同时,针对施工质量不符合竣工标准的现状,必须梳理确定相应的责任范围,科学安排后续费用。确保各项工作严格执行和落实。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现代科学技术水平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也扩大了人民对各类建筑的需要。只有根据企业的需要施工,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工程的效率,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并使企业获得良好的发展。为实现企业的效益,需要通过合理的方法来调节工程造价,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投资损失,从而实现在建设与管理层面有效地节约工程造价。

结束语

综上,建设项目工程的整体效益水平会受到造价管控的影响。在新的社会发展要求下,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在确保建筑项目质量的基础上,减少成本消耗和资源浪费,加强建筑工程各环节的造价管控,实现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静.房屋建筑施工成本管理优化措施分析[J].价值工程,2017,36(17):87-88.

[2]赵庆社.对房屋建筑施工管理优化措施的分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7(02):214.

[3]杨志勇.房屋建筑施工管理的优化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5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