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应科学理性,切忌病急随意使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06
/ 1

用药应科学理性,切忌病急随意使用

  杨琼

  四川省川投西昌医院

生病是痛苦的,是危险的,如果没有及时制止,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所以在得病以后,人们会通过多种方式,极力驱赶病魔。药物治疗是最为常见,也是应用率相对较高的方式。只是不合理的用药,可能会给人们的身心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故而,了解科学用药知识,莫要病急随意使用,则变得无比重要。

一、用药不够科学的危害

第一,产生抗药性。长期吃药,会导致身体对某类药物产生抗药性,也就说,这种药物对于患者而言,效果没有那么好了。打个比方,对于其他人,可能一个疗程就可以治好;而对于长期服用这类药物的人,可能两个疗程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为此,一旦发现患有某种疾病,则应立即去医院诊治,自己切莫胡乱用药,以免影响身体的健康。

第二,耽误病情。用药是讲究技巧的。首先,使用药物时,迎紧抓主要矛盾,了解治疗目标,选择主要药物进行治疗;其次,尽可能选择一箭双雕的药物。譬如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可以选用硝苯地平;最后加强对非药物疗法的应用,正所谓“是药三分毒”,对于疾病,药物应尽量少用,而选用非药物治疗方法。譬如对于早期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饮食疗法控制病情;对于轻型高血压,可以通过限制盐分、进行适宜的运动等。由此可见,用药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普通人通常没有这样的能力,在用药时,可能会存在服用过量、药不对症等情况,这会在很大程度上耽误病情,致使患者缺乏最佳的治疗时间,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并发症,为此,在疾病出现以后,患者应注重及时就医。

二、理性用药的方法

第一, 注重“先食疗后用药”。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伴随一些副作用,所以尽量少用。日常饮食中,某些食物除了可以为人们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以外,还会对身体的生理功能产生一些有利的影响,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并不亚于药物的作用。因此正确合理地调配饮食,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则有可能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在患病以后,通常以轻症为主,患者可以先采取食疗的方法,如果没有没明显的效果,再考虑使用药物治疗。只是,即便是食疗,患者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而非根据自己的经验,胡乱开始食疗,否则不仅会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还有可能延误病情,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

第二,首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物。合理用药包括三部分的内容:经济、有效、安全用药。其中最为重要的安全。所谓安全使指所使用的药物能在保持最大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将患者所承受的治疗风险降最低,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有效是用药的关键,是指患者在用药以后,可以彻底治愈,或者可以延缓疾病的进程,减轻患者的痛苦。经济是指患者所使用的药物应尽可能降低费用,切实满足大众的用药基本需求。《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物符合以上标准,它是从应用到当前临床的诸多药物中所遵选出的,符合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的药物,它具有价格合理、剂型适宜等优势,可以最大程度保持供应,确保公众可以公平获得。当患者发现食疗方法不管用,或者治疗效果不够明显时,则可以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服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相对应的药物,以便能在最大程度保证治疗的同时,还能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第三,选择正确的服用方法。不同的药物对服用方法的要求是不同的,所以,在患病以后,患者还应掌握正确的用药方式。

首先是胃病药物,通常情况下,咀嚼片会采取嚼碎后吞服的方式,以此起到吸收细菌、保护溃疡面等作用。

其次,是吃糖衣片,这种药剂的表面都包裹一层“糖衣片”,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提高药物的美观性,使患者乐于服用。这种药物通常采取温水送服的方式,只是在服用药物时,应认真观察药物的表面,看其糖衣层是否出现裂片、吸潮等情况,如果有上述情况,则应立即停用,然后更换新的药片。

再次,是服用胶囊,尽量不要将胶囊打开而将其中的药粉倒入口中服用。有些药物本身具有不好的味道,有些药物融入发挥,在见到阳光以后会出现变色、失效甚至会产生有害物质,胶囊外衣的存在,可以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从而确保药物的性能。一旦剥离,药性就无法保障,所以不能贸然打开胶囊。比如,缓控释药剂,掰开以后,可能会导致体内药物的浓度不断上升,从而产生不良反应。但是有些新型的缓控释药剂,譬如托特罗定胶囊、奥昔布宁胶囊等。具体该如何服用胶囊,患者需要咨询医生。

最后,肠溶衣片,这种药物表面包裹着一层只能在人体肠道系统才能溶解材料,旨在降低药物对人身体的伤害,比如导致患者恶心、呕吐等。胶囊有胃溶胶囊与肠溶胶囊,不同的胶囊在服用方式、注意事项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对此,患者应准确掌握。

总之,购药要理性,用药要科学。面对疾病,所有人都想快速治好,然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是疾病的治疗,往往需要一定的过程,这期间,用药过量、用药不适宜、服用药物方式不够科学等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到人体对药物的吸收情况,直接关系到治疗疾病的效果。所以,患者应尽可能平复焦虑情绪,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用药;同时,要保证用药的时间,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确保治疗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