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8
/ 2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李壮壮

371329199001010054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有关部门对城镇化发展和全面普及小康社会的大力支持,使现代建筑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建筑工程的市场占有率,保证了建筑工程的快速稳定发展。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能很好地抵御地震和风浪的影响,各种形状的结构设计可以结合建筑物的实际要求,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本文便针对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展开一系列探讨分析。

关键词: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

前言:纵观当前建筑工程的实际发展,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现代建筑建设中所使用的主要方式。在现代化、机械化的时代,建筑工程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和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钢筋混凝土结构将钢筋与混凝土的优点集于一身,其阻尼程度大、刚度、抗拉强度和抗压性能都很强,在通过科学的钢筋配置后,使钢筋混凝土结构获得良好的抗振性和延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特性

(一)易损性

易损性是指在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施工工艺不规范而产生的裂缝,一旦钢筋混凝土出现裂缝,就将对混凝土建筑结构造成破坏。此外,在建筑材料的性质和稠度方面,还有一些外部因素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破坏。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在使用钢筋混凝土时要非常小心,以免造成不合理的损失。

(二)复杂性

钢筋混凝土施工程序通常包括:准备阶段、测量阶段、模板施工、安装配筋、混凝土涂覆及拆除等。但是,这些过程会随着工程的实际情况而发生变化,这就给建筑质量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1]。

二、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现存问题

(一)施工材料亟需优化

在实施混凝土结构施工时,会涉及多种的建筑材料,如水泥、模板材料、砂石、钢材等,相关的管理人员应保证所涉及材料都符合国家标准,否则施工中会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造成严重影响。在建筑材料配比过程中,要确保材料的配比科学合理,配比设计参数符合施工要求,确保后期的使用不会会影响整个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例如,当砂、石、水泥配比不合理时,混凝土的粘结力会有明显的增减。当水泥强度与水灰比例不合理时,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不达标。水灰比例不及时调整就会发生明显的泥浆现象,以上情况的发生都会对工程施工的质量造成不好的影响。

(二)施工技术有待提升

钢筋混凝土是指钢筋和混凝土按比例混合构成的结构。混凝土和钢筋都具有较高的强度,两种材料通过混合可以得到高质量的钢筋混凝土材料。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复杂性,这就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性提出较高的要求。施工操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会影响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施工质量。例如:在工程结束拆除模板时,若未能提前对模板的拆除时间进行科学的预估,不仅会给坚固的混凝土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还会出现部分部位坍塌的现象。而从当前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的应用情况看,偶有发生施工人员对温度的把控重视度不足,而导致混凝土发生严重变形的现象,一旦混凝土的拉伸力小于温度应力,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大量的温度裂缝[2]。

三、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一)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施工体系在整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施工人员应充分了解模板施工可能对后期施工造成何种程度的影响,并保证模板安装的稳定性和平整度。通常在实施模板施工过程中,会采用柱模和底膜两种施工方式,要提高模板的设计高度,并在第一时间对脚手架受力区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控制,然后采用强夯法,尽量提高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整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水平。在完成底模、边模、定模等环节后,检验人员应及时对各个环节进行检测,按照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模板设计标准进行确定,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后续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其次,要关闭模板移除的问题。模板的拆除对时间、顺序和保护措施要求很高,以确保模板的拆除能够有效地进行,防止对混凝土结构的广泛破坏。因此,施工人员应准确掌握混凝土施工的温度及凝固时间,提高专业知识,及时做好混凝土施工的保护工作,直到钢筋混凝土完全符合施工要求后,按照模板的顺序进行拆卸,并在拆卸工作完成后,安排工作人员对模板进行存放和清洗。为后续施工提供方便。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配比工作结束后,应通过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的浇筑及搅拌等工序开展混凝土施工工作。在实施混凝土浇筑和搅拌时,应控制混凝土的搅拌速度,以减少混凝土出现缝隙的概率。混凝土搅拌时应采用交错和行移动方式,但以上两种方式不能同时使用,以免施工混乱造成混凝土搅拌渗漏。要及时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避免砂浆与水泥浆分离现象,保证整个混凝土的浇筑、搅拌质量。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控制使用混凝土覆盖法和浇灌法,解决内外环境温度差距问题,减少混凝土裂缝发生的概率,保证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

(三)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施工技术是目前为止最常见的技术,它会对整个工程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产生巨大的影响,施工人员必须对钢筋的粘结有深刻的了解,钢筋的加工才能操作。从钢材加工的角度来看,当施工人员发现钢筋表面有锈迹时,一定要及时处理。一旦钢筋表面锈蚀太严重,应进行更换。在钢筋矫直过程中,通常采用机械设备对钢筋进行处理,使其平整度达到施工要求。从绑扎钢筋的角度来看,施工人员应了解整个施工图的内容,并对钢筋的种类、位置、数量进行检测,防止钢筋绑扎错误的发生

[3]。

四、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一)基层清理

基层清理工作的展开是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和提高工程质量的基础环节,混凝土屋面施工的基层材料为SBS防水卷材,这种材料在施工中的要求非常高,在其施工中一定要注意对其进行清理,尽量减少基层残留的一些比较尖锐的杂质,因为坚硬尖锐的东西,如碎石等,会对防水层产生 防水层会被破坏,所以一定要保证基层清理彻底,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二)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是保证建筑施工精度的基本措施之一。只有测量好待建区域的具体环境,进行预埋作业,才能提高使用的准确性,所以测量放线是必不可少的。建筑物屋顶的排水是按照建筑设计和施工作业的相关标准进行的。

(三)保护层铺设

由于SBS防水材料极易破损,因此在屋面施工前,需要在防水层上面设置无纺布保护层,以达到保护的目的,并进一步增强防水层的隔离性,而保护层的搭接部分至少需要10cm的宽度。

(四)洒水降温

混凝土施工需要很高的环境温度,如果温度过高就会对浇筑结果产生不利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使用洒水来降低建筑表面的温度,以便为后期的施工做好准备。

结束语:综上所述,现代建筑社会的多样化要求,将进一步推动全球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更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要严格的检验程序,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应按照工程的具体规范和条件进行施工,按照设计规范,施工中将采用严格的技术标准,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以此提升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永祺.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措施分析[J]. 建材发展导向(上),2021,19(9):151-152.

[2]彭勇,张伟安,危雨秋.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 砖瓦,2022(2):113-114,117-117.

[3]魏国富.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关键技术措施的研究——以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例[J]. 陶瓷,2022(11):152-153,15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