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项目化学习,推进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8
/ 2

借助项目化学习,推进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策略

陶丽

祁连路小学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0

摘 要:伴随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整本书阅读作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他们的阅读面,还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项目式学习与整本书阅读教学进行有机地结合,可以有效提高整本书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本文针对如何借助项目式学习来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效率进行研究,以期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在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提出了一种新的阅读模式,即整本书阅读,该阅读方式以整本书的内容为阅读单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整本书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积累语文知识,丰富他们的阅读量,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推动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1]。因此,笔者基于项目化学习的视角,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措施,希望对相关语文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确定学习目标设计驱动问题

首先,在进行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围绕语文课程标准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时候,针对阅读书籍学习目标的设置,必须要综合考虑到不同年级和层次的学生在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上的差异,通过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来实现高效的学习。比如说,在小学阶段,《西游记》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对中国经典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理解其中的故事内容,并愿意在课余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要想借助项目化学习推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展开,还需要重视阅读驱动问题的设置,良好的驱动问题以及阅读任务可以有效促进整本书阅读的展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整本书阅读中。

事实上,传统课堂教学与项目化课堂教学不同之处在于是否能以“核心问题”和“阅读任务”来驱动学生进行阅读。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设计驱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尽可能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探究性,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2]。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或生活化的情境,使他们在学习情境中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锻炼他们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例如,在开展《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专题研究的时候,就可以围绕有关的热点话题进行设计:最近《大圣归来》这部电影大受欢迎,有不少小朋友也对《西游记》产生兴趣,你能否挑选精彩的片段简单地介绍一下呢?这样一来,就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并重点关注那些精彩的剧情,进行深入的阅读。

二、关注阅读过程拓展课外资源

在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小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较低,再加上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和阅历,导致他们在阅读整本书的时候很容易遇到一些困难,这种难度或源于生字词语,或源于作文题目。针对上述这些状况,为了能够推动整本书阅读的有效展开,教师应当及时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他们相应的帮助,通过帮助学生明确任务分工,展开具体学习指导等方式,来推动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3]。例如,为了能够让学生更轻松地进行阅读,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为学生补充一些课外资源,缩短学生与书本的距离,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进而提高整个本书的阅读效率。在学完《牛郎织女》之后,教师可以把这个传说当作一个切入点,向学生推荐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的民间故事,如《中国民间故事》这本书,这样一来,学生在阅读民间故事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当然,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相距年代过于久远,对其中的内容不太理解,教师还可以适当地为学生补充故事发生的年代、历史典故等知识,在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同时,让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底蕴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开展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为学生布置明确的任务分工,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思路,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速率。

、师生共同阅读重视成果展现

在进行整文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后就完全不管不顾了,这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感官。事实上,教师作为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人,其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要想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本身就需要为学生树立优秀的榜样。同时,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基于此,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进行阅读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4]。比如,在进行《西游记》整本书阅读的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可以挑选经典的故事情节,如“三打白骨精”,来设置一些与之有关的问题:“白骨精为了吃到唐僧,都做了哪些努力?”“面对孙悟空的三次行为,唐僧是怎么看待的?”“读完故事后,你认为孙悟空、唐僧是怎样的人?”通过设置一些与阅读内容紧密相连的问题,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整本书故事情节的认识和理解,还能够使学生充分体会到阅读的快乐。最后,在阅读完故事后,教师还可以开展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探讨,并对教师设置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将学习效果以报告、演讲和表演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生通过整本阅读,可以在较短的学习周期内,实现对同一本书的深度研读,既可以有效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又可以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在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时候,可以借助项目化学习,借助驱动问题和阅读任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进行深层次的阅读,进而推动整本书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周慧珍.利用项目化学习助力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J].新课程研究, 2022(31):51-53.

[2] 陈倩荣.项目化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J].天津教育, 2022(14):64-66.

[3] 严佳.项目化学习:整本书阅读策略的创新实践[J].新教师, 2021(1):3.

[4] 屈探春.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推进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课内外, 2022(23):0043-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