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教学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8
/ 2

基于新课程教学下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杜彦楠

佳木斯市第十一小学校 黑龙江  佳木斯154002

摘要:新课程教学对小学体育课堂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会使小学生得到很好的锻炼,还能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形成良好的运动思维,能够通过身体锻炼提高学习效率。本研究将针对新课程下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要求进行探讨,从学生的养护、课堂氛围、教材整和等角度分析课堂教学的可行性举措。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新课程教学

前言:新课程教学注重学生的身心一体发展,这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现每一个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闪光点,通过一些集体项目,提高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对体育教学也要设定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把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注重体育教师的课堂创新。

  1. 新课程下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要求

1.1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新课程体育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运动思维,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通过体育课堂使得身体肌肉得到放松,从而促进大脑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学习的效率就会提高,小学这个阶段正是学生奇思妙想比较多的时候,要通过体育课堂的正确引导,促使学生能够很好地锻炼到身体和大脑,提高创新意识。体育教师可以把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体育教师在课堂上会进行多种创新,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教授新的体育活动,更能调动小学生兴趣,并且在对学生的安全没有隐患的情况下,可以在课堂上临时更改教学内容,但是要在课下及时把新的教案进行补充,并把该创新活动的益处做详尽说明。

1.2要提高学生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要有针对性,在体育课堂上要对学生错误动作习惯做纠正,并对那些经常容易犯错的习惯要设定更改计划,在每节体育课上都对此进行观察记录,直至这些错误的运动习惯改正。体育教师可以设定更改计划比赛,针对动作纠正更快的学生设置一些奖励,提高学生的兴趣。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同一项运动的设定要求不同,在一年级学生的课堂上不能设置一些高难度的活动,比如引体向上或者攀爬运动,这些超过了该年级学生的体格限制,造成学生在运动过程中难以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在做不到的时候,会产生沮丧的心情,进而导致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抵触。在体育课堂上可以播放现在流行音乐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把这些流行音乐和体操或者军体拳相互融合。同时这些音乐要及时更换,这样才能不断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小学生之中流传相对广泛的《孤独者》,只要班级中有人传唱,就会形成模仿效应,如果把这首歌安排上动作,这样在体育课堂上学生会更认真、更加配合地做动作。

1.3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时,要注重主次教材的搭配,不能因为在课堂上进行了新颖的活动,就忽略到主要教材所教授的内容,比如在进行友谊比赛时,教师在创新这项活动时,是想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该活动中,并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但是在实际课堂上,体育教师很可能忽略主要教材所说的进行养护锻炼的思维,体育教师会沉浸到学生的比赛过程中,忽略学生的安全。教师在选择主次教材的比重时,需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来选择,比如一些男孩子的卫生习惯不好、对锻炼的动作没有耐心听讲,尤其是一些粗心或者肢体不协调的学生,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要着重关注,重点在养护而非锻炼。而对身体体格相对较好的学生,在课堂授课时,要关注学生的动作强度,切忌过猛,伤害到身体。体育教师在课下多和学生交流,在课上可以定期做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及时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篮球,体育教师针对这些学生,可以专门讲授小学阶段适合的篮球运动动作,并通过一些运动员的纪录片来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

  1. 改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

2.1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养护意识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不同于高年级的体育课堂,小学生对某些活动的安全意识并不高,现在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师就有一个教师,但是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和五六年级学生,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时,关注点应该不同,一二年级的学生比较贪玩,对很多危险的东西都没有概念,甚至在做体育动作时,如果做的幅度相对过大,容易造成拉伤。教师在进行教案撰写时,应该把养护写成一个专题,要及时进行养护专案的更新,教师在写养护方案时要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比如在写游戏运动教学时,要提前在网络上搜集相关资料,调查一些可能遇见的危害,然后教师要实际地操作一下这个游戏活动的动作,先把自己可以预料中的危险列出来。在课堂教学时,对于创新的游戏活动,一定要先找一组同学进行模拟操作,选择模拟试验的学生也要具备针对性。首选选择一些身体比较强壮的学生,其次要挑选敢于创新的学生,接受新鲜事情相对比较快的学生,在模拟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集中注意力观察,可以拍成视频,方便教师在模拟之后,进行复看。进行模拟游戏试玩之后,可以把刚才拍摄的视频,进行慢动作回放,让所有的学生跟着一起观看,学生可以在体育教师的引导下,尝试记住游戏规则以及需要注意的动作,老师在观看视频回放的过程中,要注意这组学生在做游戏动作时有哪些可能产生危险的运动是自己在课前备案过程中没有想到的。

2.2体育教师要注重氛围教学

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养成良好的体格,同时要对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沉浸式体验,让小学生在体育课堂感觉是一种享受,学生就会喜欢体育老师,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抵触心理相应地会大大降低。比如体育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漫画,创设大家都喜欢的场景,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进行运动锻炼。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情景式教学时,先对班级里学生喜欢的动画片进行调查,然后教师可以穿插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动作。体育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先教授学生一些基础性动作,然后把学生按照情景画面需要的人数分成若干个小组,在课堂上让小学生进行创意比拼,并针对具体动作进行客观评价,把一些改编好的并能够吸引学生的动作,进行推广宣传。现在小学生都会上一些课外兴趣班,可以鼓励大家把自己学习的舞蹈或者钢琴表演融合到体育动作中。体育教师在上课时,要时刻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兴奋点,并在课堂上及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体育教师做针对性地教学。当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发现有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体育教师在进行讲评或者在做动作的时候,要及时提问该学生,可以让他作为动作示范的代表在前面带领大家一起做运动,并在该同学做了这些动作后,要在所有的同学面前鼓励他,这样能够提高该同学的自信心。体育教师在组建小组成员时,也需要考虑学生的性格,可以让比较活泼的学生带动相对比较内向的学生。

2.3教师要有特色地整合教材内容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内容最离不开的就是运动器材,但是目前很多地方教育器材不能满足现在新课标对小学生体育运动的需求,所以体育教师要学会因地制宜地创新教育器材,比如在情景式的体育动作编排中,肯定需要用到各种各样道具,不是每次进行情景动作编排都要购买一套新道具。体育教师可以和美术老师合作,让小学生在美术课上进行手工创作,可以利用一些废弃的瓶子等生活用品作为道具。

结语

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性的教学后,要及时通过整个教学调研组讨论,使得这些可行性的教学方式在各个年级间进行传播。在课堂上体育教师也要定期更新体育运动器材,可以让每个年级的器材进行轮换,小学生对新的器材会有极大的好奇心,从而提高小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静.关于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探索[J].名师在线,2023(82):132-134.

[2]赵民杰.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应用[J].教育论坛,2022(199):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