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巴氏杆菌病诊断技术及疫苗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6
/ 2

牛巴氏杆菌病诊断技术及疫苗研究进展

扎曲

昌都市察雅县扩达乡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854300  

摘要:多杀性巴氏杆菌(Pm)是导致牛出血性脓毒症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目前牛巴氏杆菌感染的防治仍以 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为代表,因此,研制 A型血清疫苗势在必行,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方法。该文对目前牛巴氏杆菌感染的分子检测技术、免疫诊断技术和疫苗研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旨在为今后牛巴氏杆菌感染的诊断技术和预防措施的制订提供依据。

关键词: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出血性败血症;检测;疫苗

引言

多杀性巴氏杆菌(Pm)对宿主的致病性与其荚膜血清型和脂多糖(LPS)的基因型相关,所以它也存在着一定的对宿主偏好特性。中国从最早出现牛感染血清A型Pm开始,由于Pm导致奶牛的疾病逐渐增多。所以本篇重点总结了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技术及疫苗发展,为本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一、牛巴氏杆菌病诊断技术

(一)细菌学检测方法

常见的细菌检验方法有:对致病菌进行分离、培养及显微镜下观察。由于缺乏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有效鉴定方法,对其营养要求较高,限制了其应用。经革兰或美蓝染色后,在油镜下观察,新分离出的多杀巴氏杆菌在显微镜下具有典型的特征,为一种两头钝圆形,中间略微突出的短形杆菌或球菌,但经过多次传代培养后变为细长杆状,或细一丝丝。

(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1、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一种重要的致病性细菌,其致病性基因多, PCR扩增往往需要特异的致病性基因。PCR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对同一种病害的异种或异种病害的 PCR技术。多杀性巴氏杆菌具有多种血清型及基因型,采用PCR技术可实现多种血清型及基因型的同步检测。

2、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荧光定量 PCR技术的发展标志着 PCR技术由定性向定量发展。在畜禽多病原病害中,对病原菌进行定量分析,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 PCR的污染,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对病害的早期诊断能力。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多杀性巴氏菌菌株的实时荧光定量 PCR技术。本文所建立的新型免疫分析技术,将为多杀性巴氏菌病的防控及动物的感染动力学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3、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由于其灵敏度高、特异度高,可用于多种病毒、细菌等病原菌的分析。LAMP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时间缩短,且可通过色泽的变化来判定,有望实现快速、准确的现场诊断。目前,将 LAMP技术用于多杀性巴氏菌的分析研究还很少。

4、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核酸放大技术, RPA技术具有无需加热、无需加热、可在恒温下实现双链 DNA的解链、循环放大等优点,其最大的优点是克服了目前分子检测技术中的技术难题。它突破了 PCR技术对温度控制装置的限制,大大节省了经济成本,同时还保持了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优点。此外, RPA还可以应用于任何 PCR衍生的放大检测,包括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以及其他对最终产物的检测。

(三)免疫学诊断方法

免疫学诊断技术在动物感染疾病的诊断中,常用的方法有 ELISA、胶体金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被公认为是一种较好的诊断手段,然而,至今仍无一种针对牛巴氏杆菌病的标准 ELISA试验。目前,对于多杀性巴斯德菌的免疫诊断研究还很少。

二、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研究进展

(一)灭活疫苗

多杀性巴氏菌灭活疫苗是一种高同源性的免疫疫苗,但各血清型间的交叉保护性很差,因此,发展 A血清型疫苗, A、 B血清型二价疫苗,以及联合疫苗,是防治奶牛呼吸系统疾病的关键。结果表明,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疫苗的免疫效果与其所携带的抗原成分和所携带的佐剂有关。然而,多杀性巴氏杆菌属的免疫保护作用有限。佐剂是一种能够提高动物对多杀性巴斯德菌素抗原产生特异免疫反应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减毒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相比,它的免疫效果要好很多。弱毒活疫苗是一种模仿天然感染初期,具有稳定、持久的免疫保护作用,并可激发多种血清型多杀性巴氏菌的交叉保护作用。所以,在使用活病毒作为疫苗时,必须确定其衰变规律,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毒返强的可能性。因此,在生产弱毒活疫苗时,应优先选择基因敲除突变株。

(三)亚单位疫苗

亚单位疫苗它是第二代疫苗,可以阻止病毒的反转。多杀性巴氏杆菌(PAEs)亚单位疫苗是将具有一定保护性的抗原与合适的佐剂结合在一起,形成疫苗对动物进行免疫,目前已有的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荚膜、脂多糖及外膜蛋白(Omps)三个方面。使用脂多糖作为疫苗,能够引起人体产生特异的免疫反应,但是这种免疫反应仅限于对同一种血清型菌株的免疫反应,没有交叉保护作用。OmpH、 OmpA、Oma87及脂蛋白 PlpB、 PlpE是细胞外膜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OmpH是一种在不同血清型中高度同源的蛋白,并能减轻肺炎的严重程度,提高细胞的吞噬能力。

(四)DNA疫苗

DNA疫苗为第四代,可作为一种既能诱导体液又能诱导细胞免疫的优良免疫原,并具有稳定的分子复制能力。其中,以 OmpH与OmpA2蛋白为基础的 DNA疫苗,是牛巴氏杆菌感染的最佳保护剂。目前,基于多种基因的巴氏杆菌多杀性 DNA疫苗的研究尚属空白。所以,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 DNA疫苗,仍有待于科研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研究。

结语

当前,针对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疫苗的研制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而针对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血清 B株的研制更是倍受关注,而针对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血清 B株的研制更是迫切需要。当前,反向疫苗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动物疫病疫苗的研发,为疫苗的研发打开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在动物疫病疫苗的研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随着该技术的发展,该技术有望在人、兽两种疫苗的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而获得更多的抗原靶点,解决更多的疫苗研究难题。

参考文献

[1]许平让. 牛巴氏杆菌病防治措施[J]. 农村新技术,2023,(07):40-41.

[2]杨端恒. 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 乡村科技,2023,14(12):107-110.

[3]王小风,姜峰. 浅析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J]. 吉林畜牧兽医,2023,44(05):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