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在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6
/ 2

无创呼吸机在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文艺钦

 重庆嘉陵医院 400032

【摘要】目的:探讨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组对照组(不应用无创呼吸机,n=51例)和观察组应用无创呼吸机,n=48例)。结果:观察组使用无创呼吸机后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PaO2、心率以及呼吸频率等各项血气指标观察组的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改善了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Ⅱ型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临床应用

无创呼吸机具有使用灵活、痛苦小、可持续使用等特点,是指将呼吸机连接口鼻面罩为机体提供有效机械通气的方式,尤其适用于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对该类患者具有良好治疗作用。既往传统有创机械通气对患者造成一定损伤,处理不当极易引发一系列相关并发症,已无法适应现代医疗要求。本研究探讨无创呼吸机运用于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效果,现作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临床纳入本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102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全部入选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51例,全部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2.17±4.69)岁,其中COPD29例、哮喘22例,男28例、女23例;对照组年龄51~80 岁,平均年龄(62.36±4.72)岁,其中COPD27例、哮喘24例,男31例、女2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急性呼吸衰竭的鉴别诊断与处理原则》[1]且被确诊为Ⅱ型呼吸衰竭;满足无创呼吸机治疗适应症要求的患者;患者知情且同意参与。排除标准:合并其它恶性肿瘤或伴有精神系统疾病的患者;语言障碍或不听从安排者;病情在持续发展而且预计生存期少于实验时间者。

1.3方法

(1)对照组:常规的治疗模式。主要包括:①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各项检查;时刻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②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的宣讲;③对患者采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④为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对其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应控制在1-2L/min)。

(2)观察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创呼吸机。主要措施:①选用S/T模式,检查无创呼吸机是否漏气,采用半坐卧位,将适量的无菌蒸馏水倒入呼吸机湿化罐内并连接无创呼吸机的管路,调整无创呼吸机的呼吸频率。[2]

1.4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项血气指标。(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中疗效评价标准分为无效(患者的身体情况以及相关临床症状较治疗之前均无改善、恶化甚至失去生命体征)、有效(临床指标得以改善,缺氧症状有所减轻但并没有完全消失)、显效(病人临床指标恢复正常、身体情况得到改善,缺氧症状消失)三种。

1.5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项血气指标应用(平均数±标准差)予以表示,施以t检验;治疗效果应用(%)予以表示,施以卡方检验。

⒉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血气指标

治疗后各项血气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项血气指标

组别

pH 值

PaO2(mmHg)

PaCO2(mmHg)

通气前

通气24h 后

通气前

通气24h后

通气前

通气24h后

研究组

7.23±0.04

7.39±0.04

42.05±5.36

89.03±5.68

67.25±9.21

49.05+3.14

对照组

7.22±0.03

7.32±0.03

42.89±5.40

71.24±6.43

67.50+7.84

55.26±4.38

t

1.166

8.163

0.644

12.091

0.121

6.719

p

0.248

0.000

0.522

0.000

0.904

0. 000

2.2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观察组中显效31人、有效18人,无效2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8%)优于对照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及通气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普及与应用。无创呼吸机下机械通气无需行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可有效防止切口感染的发生,且呼吸机肺炎发生几率较有创机械通气明显更低国。除此之外,无创呼吸机操作简便,且操作灵活性高,可减少患者痛苦,患者及家属也更易接受[3]

无创呼吸机是近年来临床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常用方法,通过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对患者行机械辅助通气,可有效减少呼吸做功,降低患者耗氧量,改善呼吸肌疲劳症状,防止出现肺萎缩现象,进一步增加肺泡通气量,对机体肺氧合功能起到良好改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研究组pH值、PaO,PaCO2等血气分析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pH值、PaO2PaCO2等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提示无创呼吸机的运用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与当前研究结果大致相符。值得注意的是,机械通气过程中需严密观察患者各项基本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变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呼吸压力及吸氧浓度,注意观察患者痰液情况,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维持气道通畅。通气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进行相应处理。

综上所述,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而言,无创呼吸机的运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对改善患者通气功能、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提高治疗效果等方面均起到积极作用,且安全性有保障,具备临床实施意义与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寰,屈世芳,梁倩,等.无创呼吸机联合支气管舒张药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11):1636-1639.

[2]韩军侠,金正瑞.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探究关.中华全科医学,2015,13(8): 1380-1381.

[3]邵伯云,周维华,朱伯金,等.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叮.疑难病杂志,2017,16(1):40-43.

[4]黄宏佳,叶庆荣,李晓娜,等.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观察叮.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1):1969-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