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剖析-以天津某高校社会实践团队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6
/ 2

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剖析-以天津某高校社会实践团队为例

李 娜

   天津商业大学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对高校课堂教育和校内实践教育活动的延伸、诠释、补充和创新,同时也是检验大学生学习成果、提高高校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天津某高校的主要做法,探索解决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的办法,为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涵义及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按照高等教育目标要求,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引导大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走出校园、走进基层,运用所学知识,发挥聪明才智,奉献社会、服务人民、锻炼自我、激发潜力的活动。青年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既要注重学校课堂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在实践中增强本领。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素质、提升专业水平、增长自身才干的重要课堂。

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运用在课堂学到的专业知识和自身能力独立或合作地去解决实践中面临的具体问题,有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磨砺中得到成长,加深对自身和社会的理解,提高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和改善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也具有积极的影响。并且,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表明了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增强内涵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操作技巧,还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履行社会职责,逐步适应社会大家庭的生活,并形成崇高的思想道德修养。随着我国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各高校为满足大学生社会实践需求,纷纷采取了相应措施,“三下乡”“红领巾小课堂”“返家乡”“青春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红色之旅”等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争相上演。如此之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也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让大学生对自身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也逐渐显露出来,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社会实践重形式轻内容

部分大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对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仅仅是走走过场,拉起横幅拍张照片做做样子,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部分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也认识不足,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科成绩及各类专业证书才是最重要的,对于社会实践重视程度不够,存在走过场的现象。个别高校受活动经费和执行力等因素影响,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仍显不足。有的同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为了谋取评优、评奖、入党、学生干部、毕业后工作推荐的资格而参加的,导致高校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大打折扣,不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高校部分带队教师不重视对实践活动的指导,整个过程只是单纯的开开会、带带队、审审稿,对实践内容和过程没有要求,缺乏实质的有深度的专业性指导。以天津某高校某学院举例,学院年均组织3支以上的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全国各地开展实践活动,累计组织百余人参与社会实践,其中2支团队获评全国优秀实践团队,若干天津市优秀实践团队和个人,虽然有一部分成绩,但是个别实践团队在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实践内容落实不实,实践效果不深入的情况,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比较有限。

(二)社会实践内容专业化、创新性欠缺

高校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解决遇到的问题,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当前部分高校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很好地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主要是根据不同主题和重大节日开展如学雷锋、关爱老人、参观教育基地、实践调研等活动,高质量、代表性、连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很少,实践活动缺乏创新性和专业性,导致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能将课堂所学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收效甚微。

大学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实践活动一般由学校和学院团委组织,专业老师参加并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效高低与自己专业知识的运用密切相关,这尤其需要专业教师的加入进行指导。近几年,学院已经注意到了相关问题,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会邀请众多专业教师参与指导,但在实际过程中,仍有部分领导和教师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实际意义,并没有积极地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对其育人功能的理解和教育目标认识不准确,这使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广度及深度受到约束。即使有专业教师的指导,其指导一般集中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启动阶段和评价反馈阶段,实践过程中专业教师的指导有限,教师并没有时刻的进行跟踪和监督,导致社会实践开展不深入,实践成果难以深化和转化、无法形成高质量的实践活动成果(调研报告、科技作品、合理化建议)等。

(三)缺乏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大思政”格局下,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知”的层面,必须要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必须要引导大学生在充分开展校内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火热的实践中感悟,在不断的历练中升华,实现真正地走进群众、深入基层、了解社会。而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是取得有效成果的重要保障。目前部分高校校外实践基地较少,有的校外实训基地甚至没有形成真正的合作管理模式,导致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个人联系社会实践单位。此外,有些高校虽然建立了较多的校外社会实践基地,但与实践基地对接不够,双方机制不健全,尤其是在学生安全、双方责任等敏感问题上存在推诿现象,导致实践基地利用率低下,相对稳定、保障可靠、体制机制健全的校外实训基地缺乏。

三、从学院社会实践中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

(1)加大正确引导,提高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大学生是参与社会实践的直接受益者,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因此,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实践工作的宣传和动员,营造出全员参与社会实践的社会氛围,为大学生传递正确的社会实践观念,使大学生认识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真正意义,加强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正确的认识,同时形成态度端正、积极参与、主动提高的共识。要大学生真正明白社会实践活动与书本专业知识同等重要,不能被动的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大学生必须端正态度,转变观念,从根本上意识到这种活动对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的意义。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了解社会及适应社会打开了一扇窗,大学生应该抓住实践的机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磨砺自己,增强自己的才干,实现自身的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大学生应该在不同成长阶段规划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后的总结,积累经验,夯实自己的实践能力,通过学习和锻炼,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2)健全组织领导,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规范化的保障机制。

健全的组织机构机制是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学校要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统一领导,就必须要有专门的领导机构来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进行统筹规划和统一协调。学生工作管理部门要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始前的培训工作;教务处制定教学计划,协调专业教师指导学生选题,做好整体的实践规划和指导内容;团委负责组织运行管理;宣传部门负责社会实践的宣传引导和舆论氛围营造工作;招生就业部门应该协助做好实践基地的确定及用人单位就业见习工作;后勤保障部门为学生的安全保障保驾护航,对发现的问题能及时处理;组织部门对各部门的社会实践活动组织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与各个部门紧密联系。大学生社会实践结束后,要马上通过交流讨论等活动形式积极总结好的方法和经验,使大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树立正确的三观。

(3)丰富实践内容,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改变和创新社会实践内容和方式可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单一的调查问访、实地考察及文艺下乡,这种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收效甚微。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类实施,精准到人、到专业,选择符合发挥自己专业知识的实践活动,开展高水平实践活动,拓宽社会实践的空间,延伸社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大学生社会实践也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安排对应的实践内容。因此,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分类施策,精准到人、到专业。

(4)精细评价体系,完善社会实践活动考核评价机制。

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实效性评价应做到公平、公正、客观,避免主观上的随意。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采用统一的标准对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评价是非常不合理的,组织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评价体系。组织部门可以将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与成果结合起来,不能仅凭调研报告论高低,要对大学生的实践资料进行收集及整理,通过答辩、经验交流、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综合考量,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从而全面评价学生在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实效性。除了对学生实践成果进行评估,还要全方位地对指导教师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进行自我评估,在审视、认识自我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由被动向自觉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