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5
/ 2

基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措施

刁亮亮

山东三维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淄博市255434

摘要:EPC是“设计-采购-施工”模式,也称为交钥匙工程总承包模式,是指工程建设部门与企业签订的总承包合同,规定企业进行工程设计、采购、施工等。在当今EPC工程造价管理问题越来越多的基础下,造价成本控制人员需要对EPC模式进行分析、研究,采用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范式,为EPC工程总承包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EPC工程;总承包;造价管理

引言

在EPC工程经济背景不断变化的时代下,项目造价管理的难度也直线上升,当下对于大型工程项目而言,需要通过细致化的成本管控,才可确保自身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EPC模式能够将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环节整合在一起,并确保其实现有机融合,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模式有利于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也可减少项目在运营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造价风险。

1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概述

作为一种新兴的工程项目承包模式,EPC总承包管理模式更强调对工程项目的统一化、系统化管理,更注重不同项目管理环节推进过程中,各方人员的沟通交流以及各项工作的协调平衡。从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实践情况来看,相较于传统工程承包模式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增强设计与施工需求的匹配性。EPC模式下,项目管理工作从项目规划设计阶段便开始介入,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过程,涵盖项目方案规划设计、项目现场实地勘察、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等多个环节。这种集成化、统一化的项目管理方式能够显著提升前期设计阶段和后续施工阶段的信息通畅性,使得项目设计意图和施工需求能够更好地匹配对应,从而确保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和项目施工的通顺性。另一方面是为交叉施工作业提供有力支持。现代EPC工程项目普遍存在施工体量大、建设流程复杂、工期要求紧的特征,为保证工程项目能够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往往会进行交叉施工作业。传统的承包模式下,各分项施工单位、各施工面之间的管理缺乏连接性,人员、工作的安排缺乏合理性与协调性,无法全面满足现代工程项目的交叉施工作业需求。而EPC模式下,既能够在总承包单位的统筹化、集约化管理下,强化各参建单位间的沟通交流,又能够使各环节工作在相对独立的状态下协调、有序地推进,从而为工程项目交叉施工作业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2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措施

2.1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决策阶段EPC工程的造价控制与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其主要内容包括对项目建设阶段、设计与施工阶段以及竣工结算工作进行控制,主要目的在于控制项目的投资、工期和质量等方面。在整个过程中,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和成本预算都是影响项目的直接因素,因此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该项目是否符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在当前的快速发展阶段,EPC工程的建设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中项目的实际建设与招标图纸不相符的问题是较为常见的,施工方案与招标图纸有着较大的差异,招标图纸在EPC项目建设中指导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这种情况的出现就会导致项目的实际造价与合同的造价不相符,远远高于预期估算的造价,对项目清单的增减以及施工单位的施工进程也有一定的影响。在项目设计方面还存在设计不合理、质量较低、理念落后等问题。想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控制好设计阶段的造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审计单位加入设计阶段中来,对设计人员的职业资格、设计单位的资质等进行审计,保证项目的专业性。第二,制定完善的竞争机制,采取限额设计项目工程的方式,建议设计单位使用新的工艺及材料,有效控制设计阶段的造价工程。第三,将施工与设计结合起来,实施一体化的方式没包装也能够施工与设计是相符的,在保证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的控制工程造价。第四,设计单位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促进设计人员认真、严谨的工作,根据详细的现场地质资料及设备资料等设计出高质量的方案。第五,建设单位将施工现场的变化情况等及时告知设计方,及时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设计图纸,保证方案是可行的,减少反复修改的时间。第六,设计方需要承担因为设计的原因导致项目工程费用增加的责任,要向建设方支付部分费用。

2.3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招标阶段是EPC承包商控制工期和工程成本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工程效益。EPC项目招标工作量大,承包商应根据进度计划和预算成本对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分配与支出。深入市场、了解市场信息,制定科学的采购方式,通过有计划的比选活动,从众多的投标者中选择进度满足要求、物美价廉的供应商。根据工程特点采取划分标段进行招标可以缩短工期,采用多种合同计价方式,通过制定有效严谨的合同合理分摊总承包合同的风险;采用“背靠背”合同,承包商可降低垫款的风险。总承包合同中经常会美其名曰“推荐”某些主要材料设备品牌,承包商可根据送样情况及为满足使用方对品牌、款式多样化选择的需求,以写联系单的方式建议增加一些同档次、品牌观感、使用功能均满足要求的品牌,通过增加更多品牌的投标竞争,有利于节约工程成本。

2.4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施工管理是EPC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保证项目规划建设目标有效落实,保障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质量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措施。因此,EPC项目业主单位必须要做好施工管理工作。①应做好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度计划、人力资源计划、质量管理计划、安全管理计划、成本管理计划的审核工作,为后续项目施工的有序开展及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充足的依据;②以国家及行业规范为框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针对项目施工制定系统的技术管控标准,并制定一系列技术支持措施,以此确保总承包单位能够切实落实业主单位提出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③建立完善的项目质量检查评估制度,通过符合相关规范标准要求的质量检测方法对项目建设进行科学评估,确保项目建设品质达到预定目标。

2.5设计变更管理

设计变更管理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项目顺利进行、确保投资效益最大化,以及实现建设项目的整体目标与经济利益关系之间最为关键性的工作。在对EPC施工过程中所发生变更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中产生原因主要包括设计阶段和实施阶段两个方面,在这两部分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而造成这种现象出现最根本因素就是工程造价管理水平较低,因此要想有效提高项目投资效益、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需要一个系统化控制体系。EPC项目在进行设计变更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和环境来选择相应的方案。如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话会造成工期延误、成本增加等问题甚至影响整个项目的正常运行,因此对设计方案必须要有一个严格审核标准,以保证其质量要求、技术指标以及经济效益都可以得到保障。在进行变更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工程量清单是否合理准确,对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性文件、现场签证等内容予以明确,同时也要加强合同变更审核工作。

结语

EPC模式是具有多种应用优势的承包模式,在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其具有更为广泛的发展前景。在行业供需关系不断变化的背景之下,大型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自身具备极大挑战,在行业学者深入研究以及规范标准的完善之下,未来针对EPC模式的工程项目会具有更为完善的造价管理策略,以期利用合理的成本完成高质量的项目施工工作,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智勇.EPC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与实施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03):62-63.

[2]金涛.分析EPC工程施工企业的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J].引文版:工程技术,2020(27):337-338.

[3]林冉.基于EPC工程施工企业的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21(25):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