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的动力设备关键维护作业自动稽核系统

/ 2

一种基于RFID的动力设备关键维护作业自动稽核系统

聂志锋,方舒文,颜宸,王俊超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23

要:作为一种传统专业,通信电源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其他专业起着“一票否决”的关键作用。运营商也非常重视通信电源,发布了一系列的管理规范。然而,近年来多家运营商都发生了因电力故障而导致的重大安全事故,给企业带来了重大损失。基于此,结合多年通信电力管理经验,参照中国移动通信电源和空调维护管理规定,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的动力设备关键维护作业自动稽核系统。实践表明,该系统可从源头规避电力故障的发生。

关键词:通信电源;RFID;动力设备;作业维护;自动稽核

1  概述

在5G+AICDE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的通信电源作为企业最基础、最传统的专业,为通信系统提供着电力服务与基础保障。电源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用户通信安全。在市电停电后,动力系统中高压是否能正常切换、油机是否能正常启动、蓄电池备用时长是否够用等因素都将直接影响通信系统的稳定性。

近年来,行业内发生过多起因停电导致的动力设备故障,造成重大通信安全事故,如2021年国内某集团级数据中心设备宕机、某重要机房UPS重大故障、2023年某大型IT企业机房冷却系统故障等,给动力维护人员深刻警示及反思。

基于此,按照动力专业“零风险、零重大故障、不放过任何隐患、快速应急响应”的目标,坚持“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工作标准,对动力关键维护作业的执行进行严格管控,本文特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的动力设备关键维护作业自动稽核系统。该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确保动力关键维护作业真实有效落地,坚持稳中求进、保持领先、不断改善的工作主线,秉承“网络质量是通信企业生命线”的宗旨,始终以培育工匠精神为引领、务必夯实网络基础维护,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共铸新网络优势。

基于RFID的动力设备关键维护作业自动稽核系统

基于RFID的动力设备关键维护作业自动稽核系统,是围绕维护作业,充分应用移动物联、大数据平台等先进信息技术,实现动个各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智能化稽核分析,对维护作业进行统一管控和集中可视化呈现。本文提出的系统,推出后在某移动运营商进行了应用部署,实践显示,系统的使用大大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和动环运维工作效率,巡检效率提升21%,故障处理效率提升24%,资源准确率提升32%,设备使用寿命提升30%,应急保障效率提升20%,人工成本节省18%,设备故障率降低25%,运营成本降低39%,预估全省每年可节省动环运维人力成本超过1000人天。

2.1  自动稽核系统核心构思

(1)基于RFID技术的动力设备哑资源管理:通过RFID标签实现供配电设备哑资源管理的目的,对15类动力设备、系统、路由的统一纳管,精确到“每根血管”,实现对设备全路由端到端管控。解决综资、物理位置准确性难以核实的难题。

(2)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动力设备资源一致性稽核管理:建立设计线、动环线、能耗线、现场线四线一致性稽核模型,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力对设备的四线一致性进行智能化验证。由FSU厂家提供信号表、告警测试表 ,现场巡检人员对设备信息进行录入、巡检、路由核查,动环监控系统对设备和电表数据进行接入,本方案根据稽核模型对设计方案、动环监控、电表能耗、现场巡检四线数据一致性进行自动校验,确保资源一致性。

(3)精细化动力设备维护作业统一生成和自动下发:系统中的关键维护作业涵盖油机带载测试、蓄电池放电测试、UPS倒换测试、高压倒换测试共四大大类,管理体系同步集团要求、省内要求、设备要求、周期要求、执行标准制定作业计划,统一生成全省作业计划,并自动下发到作业执行人,创新性实现维护作业的统一生成、自动下发。以节奏感、紧迫感、前瞻性为基础,建立时间计划清单,解决“脚踩西瓜皮”的弊病。

2.2  基于RFID的动力设备关键维护作业自动稽核系统架构

基于RFID的动力设备关键维护作业自动稽核系统架构,自下而上可分为4层,各层的名称及作用,描述如下:

最底层:基础设施层,主要是各类数据库、中间件、安全认证系统、负载均衡控制等,包括Nginx、MySQL、Redis、Kafka、Docker等。

第二层:采集层,实现各类数据的采集,为数据的处理、分析、应用作准备,采集的数据主要包括动环监控数据采集、资管数据采集、现场RFID数据采集等。

第三层:数据处理层,实现数据的加工,为应用做准备,数据处理包括油机带载自动稽核、蓄电池放电自动稽核、资源一致性分析、告警关联分析、高压倒换自动稽核、UPS倒换自动稽核、监控一致性分析、基础数据校正等。

最顶层:数据应用层,通过SC云平台和APP两种模式实施数据基于场景的应用。其中,SC云平台的应用场景包括动环资源管理、作业自动下发、稽核模型管理、大屏集中呈现等,APP的应用场景包括RFID标签录入、现场照片上传、一致性核对、维护作业提交等。

2.2  基于动环告警的关键维护作业稽核模型

通过对动力设备关键维护作业的执行标准和动环监控告警数据分析,本文自主创新研发了油机带载测试、蓄电池放电测试、UPS倒换测试、高压倒换测试关键维护作业的智能化稽核模型,打造动力设备维护作业智能化管控的核心引擎。基于该模型,采用IT化手段开发了相应的系统。动力设备关键维护作业稽核模型如下:

(1)油机带载测试:系统根据选定设备告警产生时间区间,检索发电机组是否存在“油机运行状态”告警,并自动分析告警开始时间及告警恢复时间,计算告警时间持续时长是否满足作业要求;比对动环监控告警与执行设备的一致性,满足初期设定要求则稽核通过,若其中有一项无法满足要求,则稽核不通过。

(2)蓄电池组放电测试:系统根据选定设备告警产生时间区间,检索蓄电池组及对应的开关电源或UPS设备是否存在“电池电压过低、电池组总电压过低、电池工作状态、输出电压低”等告警,并自动分析告警开始时间及告警恢复时间,计算告警时间持续时长是否满足作业要求;比对动环监控告警与执行设备的一致性,满足初期设定要求则稽核通过,若其中有一项无法满足要求,则稽核不通过。

(3)UPS倒换测试:系统根据选定设备告警产生时间区间,检索UPS是否存在“中断告警、断电告警、输出电压过低告警”等告警;比对动环监控告警与执行设备的一致性,满足初期设定要求则稽核通过,若其中有一项无法满足要求,则稽核不通过。

(4)高压倒换测试:系统根据选定设备告警产生时间区间,通过分析高压进线柜电表电流电压数据信息,并自动检索接收低压进线柜、蓄电池组放电等衍生设备告警信息,满足初期设定要求则稽核通过,若其中有一项无法满足要求,则稽核不通过。

3  结束语

针对通信电源专业存在的高风险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的动力设备关键维护作业自动稽核方案并以IT化手段开发了相应的系统,该方案利用RFID标签为中介,实现了现场设备、综合资源、动力监控系统数据的一致性稽核分析和互联互通;同时,该系统根据动力设备维护规范建立维护作业的自动生成体系,实现全省动力维护作业的统一下发;通过动力设备关键维护作业与动力监控告警的规则,打造动力关键维护作业的智能化稽核模型,实现油机带载测试、蓄电池放电测试、UPS倒换测试、高压倒换测试关键维护作业的智能化稽核,有效解决动力设备关键维护作业核查难的问题;通过动力监控大屏对全省维护作业的完成情况实时呈现,实现维护作业的完成情况的集中化监督和进度管控。

参考文献

[1]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通信电源、空调维护管理规定(2022版)[D]. 2022(06).

[2]林长军; 孙林江; 庞然; 杨磊; 郑晓坤. 通信电源维护与管理的问题研究[D].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21(05).

[3]王月; 林广朋. 基于RFID通信技术的图书馆电子标签分类识别系统[J]. 长江信息通信. 2023(04).             

[4]张海波. 基于RFID的通信数据安全传输系统设计[J]. 数字通信世界.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