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监督与应急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监督与应急管理

王晓娴

鄄城县应急管理局, 山东 菏泽 274600

邮编:摘要:目前化工产品应用广泛,国家对化工行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而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因此,化工企业必须重视安全生产监督和应急管理工作,加强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和处置。

关键词: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应急管理

引言

在经济新常态下,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安全风险和挑战。为确保生产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需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督和应急管理工作。

1化工生产特征

第一,生产系统性强,安全监管力不足。化工生产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由各级政府机构以及相关部门负责监管。但由于化工生产各流程的系统性很强,所使用到的生产设备具有较高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如还采用传统的安全监管方式无法满足现阶段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要求,需要采用更加先进有效的方式加强安全监督政策的落实。第二,化工生产规模扩大,安全管理职责划分难度提升。通过分析化工企业已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现许多企业均是由于没有在生产规模扩大后及时对安全管理职责进行细化和完善,导致安全事故处理效果不佳。因此,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就会对企业经济效益及员工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2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监督

2.1建设智能化安全管理平台

利用物联网技术、移动终端技术及定位服务技术等,搭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物防、人防和技防的全方位升级创新,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应用智能监控,严禁作业人员出现不安全行为,对各项生产环节进行有效规范,完善检修作业过程,确保管理人员上岗到位,做好本职工作,最终实现安全监管、有效监控、动态分析和绩效考核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并以分级分类和智能化建设为基础,以检查考核为监督,培训教育为提升方式,为企业设立全方位安全监管体系,以此构建科学性、精细化、常态化、动态化及全覆盖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通过智能化安全管理平台,对化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类信息进行管理;通过展现安全生产状态,实时掌控安全生产状况。对生产危险进行提前预警、综合预防,采取定量、定性方式,规划风险等级分为重大、较大、一般和低风险四种,在管理平台中的企业厂区平面图上,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记危险等级,采取生物识别、智能门禁、实时定位等技术手段,对作业人员、作业车辆的行为位置进行有效识别和跟踪。

2.2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保障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可以促进化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管理、规范安全操作、完善安全设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化工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积极落实国家、地方有关安全生产标准和规范,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同时,化工企业还应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环节进行重点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此外,还需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技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可控。为了更好地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需要建立健全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定期对化工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维护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

3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应急管理

3.1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化工企业在应急工作方面的组织管理,进一步完善化工企业在事故应急机制方面的建设责任制与管理制,建立健全化工企业的救援预案模式体系,继续加强救援队伍建设,充分尊重专职队伍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做好人力资源方面的总体规划,建立统一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二是充分发挥统筹协调控制的作用,加强对各应急管理部门工作的管控。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化工企业重点部位应急管理工作,确保应急预案、救援队伍、一体化机制都能落实到位,采取稳妥的善后措施,切实提升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与联合处理能力,提高与安全有关的工作能力水平。三是考虑建立完善的值班体系,认真做好员工的日常值班和信息方面的汇总工作,进一步提高信息报送效率和质量,严格贯彻落实重大安全事件的报告制度,做好职责登记与移交工作;通过落实职责、及时报告信息的制度,规范信息收集和应急报告工作,确保化工企业应急管理制度得到有效实施。四是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各项职能作用,明确各项权利和责任。为了营造安全的生产环境,化工企业应该明确区分相关部门的管理目标,必须充分考虑各个管理项目之间的关系,加强各级执行力,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使其充满执行力和激情,团结协作,共同解决安全问题。

3.2完善应急预案及应急演练

应急预案对于化工行业来说就是一个“纸老虎”,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以及执行都需要企业不断实践,才能使其完善。在对其进行完善时主要包括,第一相关的规章制度,包括应急组织机构、职责、流程以及人员分工。第二应急响应方案;第三应急处置流程及应急响应预案。该预案应当在工作开展之前经过充分详细地分析评估工作后选择合适的实施方案。在企业前期工作准备阶段要对这些突发事件进行有效分析并制定相应应急预案。企业也需要及时调整应急预案在发生突发事件后做到快速响应及时处置消除事故伤害,防止出现二次事故。因此就需要企业有针对性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水平。及时报告信息,针对事件发生之后应该及时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相应数据以帮助公司进行分析和诊断;同时结合专家也就相关人员做出了相应回应等等应该做到及时向相关部门反应,要有快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企业日常工作当中要强化相关工作人员对于事件相关法律法规意识和处置能力,以最短时间降低事故损害结果给社会带来最大程度损失为前提。及时制定出台关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及应急处置工作方案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进行日常操作时应充分了解该设备运行以及操作方面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并且及时进行调整改进防止出现问题。

3.3做好应急设备保障工作

应急处理工作是保障化工企业以及工作人员安全的重要方式,为使安全事故应急工作能够落实到位,还需要配备更加完善的应急设备,为应急处理工作提供充足的物资支持,降低安全事故影响范围,保障生产工作高效开展。化工生产环节涉及到的应急设备主要包括安全防护物资、医疗物资、抢险救灾物资、应急检测物资等。其中,安全防护物资主要包括报警设施、通风设施,灭火设施、生产所需使用到的安全防护服;医疗物资主要包括氧气袋、绷带、各类解毒药物;抢险救灾设施主要包括防毒面罩、移动消防泵;应急检测物资主要包括生产工序中涉及到的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装置。要求各物资管理需要由专业部门及技术人员负责,确保应急设施充足,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结束语

总之,对于化工行业,生产安全监督和应急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需要企业提升重视程度,合理应用先进技术手段,定期开展培训演练,提升应急管理效率,从而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和伤亡,通过安全监督和应急管理措施推动化工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琦.优秀石油人助推行业技术革新[J].当代化工,2018,v.47;No.269(06):2-3.

[2]方兴.新环境下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及事故应急策略分析[J].云南化工,2021,48(11):165-167.

[3]星洪亮.加强化工生产技术管理提升化工安全生产水平[J].化工管理,2021(3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