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建设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技工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建设探讨

李志强

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  广东广州  510010

【摘要】在当今社会,建筑行业正经历着剧烈的变革。由于城市化、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建筑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会。与此同时,建筑行业面临着许多危机,如技能短缺、环境挑战和技术更新的需求。在技工院中建筑工程专业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本文以技工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学科建设为研究基础,提出了专业建设具体的意见与措施,希望学生可以获得更加生动、实用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技工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建设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房地产业与建筑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态势。这一进展不仅带来了无数的发展机遇,更为土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会。尤其是在当前这样一个时期,社会对土建业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正在急剧上升。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技工院校与高等院校的责任愈发重大。为了确保技工院校的学生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学校必须加大投入,改善教育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实现学生在社会上获得与高等院校毕业生同等的发展机会,为建筑行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1 合理设置专业学科的理念

技工院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地方技工院校,其办学目标和方向与全国重点院校存在明显的区别。地方技工院校更多地考虑本地的建设需要和人才短缺问题,其办学重心和特征更加注重满足地方的实际需求。

在当今日益变化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科学发展观和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使得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建筑业的国际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地方技工院校为了适应这一趋势,必须进行及时的专业调整。这意味着要压缩那些与社会发展脱节的专业,还要积极加强和新兴行业相关的专业设置。例如,与建筑人才培养相关的专业,在考虑国内需求的同时,还需考虑国际市场的需求。此外,为了确保技工院校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还需要紧密结合建设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养出既能满足国内需求,又能适应国际市场的高技能人才。

2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职业技能教育的课程设计应当紧密围绕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知识与技能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存在的鸿沟必须得到弥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技工院校应针对建筑专业,设计一套包括建筑平面图绘制、建筑识图、建筑测量、建筑制图和建筑CAD在内的一体化校本教材。教材充分考虑到课程的灵活性,保证了不同教学阶段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机地衔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整合不仅增强了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明确技能学习的方向。同时,通过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也使得教育更加注重实践,更加贴近实际工作,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院还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和职业能力考核体系,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有效的评估和反馈,确保培养出来的技能人才真正能够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3提供以硬件为前提的发展条件

建筑类企业在招聘和选拔工程技术人员时,非常重视两大核心要素:实际操作能力和执业资格证书。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些证书代表了持证者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更是因为这背后体现了一个人的实践能力。技工院校的学生,毕业后通常可以获得中技或相应的学历认证,并且他们在学校期间通常会接受到很多实际操作的训练,从而获得某些初级技能等级证书,为未来在建筑行业内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开展教学改革

4.1构建技能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

(1)基本内涵与培养目标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技能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它不同于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强调的是以技能为核心的教育方式,确保专业教学内容和专业培养目标都紧密围绕专业技能来进行。这种培养模式的出现是对于长久以来教育与行业之间存在的鸿沟的一种回应。它试图将学校的专业教育与实际的行业岗位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与实际的工作环境保持紧密的联系。建筑领域是一个强调技能和实践的领域,只有真正的操作经验和高超的技能,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做到得心应手。因此,建筑类院校更加重视技能模块的教学,并试图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为企业培养出真正具备高级操作技能的人才。这些人才在企业中如同尖兵一样,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出色的专业技能,能够在实际的建筑工作中展现卓越的绩效。为了确保这种培养模式能够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还需要有一套明确的考核标准和绩效评价体系。这套体系不仅仅是对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对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这样,既可以确保学生在学校学到的都是真正对于工作有用的技能,也可以确保企业得到的都是真正具备实践能力的高级技能操作型人才。

(2)基本思路

在当下的建筑市场中,越来越多的专家和业内人士意识到,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多元化需求。为此,“技能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旨在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和实用的技能培训。

从横向的角度看,这种模式鼓励学生广泛地接触和学习各个技能模块,确保他们对建筑产品的各个阶段,从勘测、施工到运营,都有基本的了解。当学生毕业后进入实际工作,他们能够快速适应并有效应对各种工作场景,为建筑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纵向的深入则更注重对某一特定技能的专业培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技能模块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如识图建模、工艺材料、计量计价、资料档案或测量监测等。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自信,还为他们在毕业后进入建筑市场提供一个更为明确的方向和起点。

“技能主导型”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强调学生应具备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和评估的客观性,该模式采纳了模块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旨在从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两个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同时,也整合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及时反馈,并能够根据反馈调整学习策略。

除了教师对学生的传统评价,学生也可以进行自评和互评,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还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企业作为培养人才的最终受益者,也被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其参与评价不仅能够提供更接近实际需求的反馈,还能确保人才培养更为贴合市场需求。为了实现评价的透明性和公正性,该模式还引入了网络评价平台。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业和其他相关资料都可以公开,这不仅能够扩大评价的覆盖面,还能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同时,这一平台还为监控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4.2信息化技术为手段,深入进行教学改革

为了确保专业教学与实际工作的紧密结合,教育机构在实训过程中不仅应该强调理论知识,而且应该大胆创新实训方法。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单纯的理论知识远远不够,应用实际技能的能力尤为重要。模块化教学作为一个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知识,每一个模块可以聚焦于特定的技能或知识点,从而让学生更加专注和深入地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结合实际的学科任务,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应对建筑行业的当前需求和挑战,技工院校必须对其建筑工程专业进行持续的创新和调整。加强人才培养,采用“技能主导型”培养模式,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将为技工院校的建筑工程专业带来更加明亮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陈强.浅谈技工院校建筑装饰专业技师研修方案[J].建材与装饰,2020(04):143-144.

[2]万洋.技工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建设探讨[J].四川建材,2019,45(03):240-241.

[3]杨国兵.建筑技工院校专业教学困境应对策略探讨[J].安徽建筑,2015,22(0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