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查出斜视,该怎么办?

/ 2

幼儿查出斜视,该怎么办?

李占元

四川眼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幼儿斜视是眼科较为常见病症,指的是两只眼睛无法同时注视目标。斜视不仅会影响外观,而且可能影响双眼正常视觉功能,对幼儿的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家长应当引起重视,若幼儿出现斜视症状,应当及时前往医院接受诊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建议下及时采取恰当的矫正治疗措施。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导致幼儿斜视的原因及其危害,以及幼儿斜视的矫正治疗与预防方法。

引起幼儿斜视的原因

内斜视(esodeviations)是最常见的斜视类型,约占儿童斜视的50% 左右。病因可为神经源性、解剖因素、机械因素、屈光异常、遗传或调节因素等。其中,调节因素是最常见病因。

外斜视(exotropia)指显性或隐性双眼视轴分离,表现为外隐斜视、间歇性外斜视及显性外斜视。确切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多认为与眼眶解剖和机械因素有关,如眼眶的方向、大小、形状、瞳距、眼眶组织的形态和物理性质等。此外,异常神经支配导致集合(convergence)与分开(pergence)功能之间的平衡失调、遗传因素也与外斜视的发生有关。发病年龄较早,平均发病年龄 4~5岁。

幼儿斜视的危害

1.影响外观

斜视会对外观产生一定影响,从视觉上给人不协调的感觉,尤其是儿童时期,容易遭受周围其他人的异样眼光,给幼儿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容易产生自卑,缺乏自信,不敢与人对视,影响正常生活与社交。

2.影响视觉功能

斜视会对视觉功能产生不利影响,长时间使用一只眼睛注视,可能导致另一只眼睛视力下降或完全停止发育,因此大多数斜视患者都会出现弱视现象。而且斜视患者可能丧失同时、融合、立体视觉能力,不仅可能影响日常运动能力,而且会导致其无法从事驾驶、绘图、医疗、航空等需要双眼精细操作的工作,对患者未来的学习与工作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3.影响颜面部及脊椎发育

长期的斜视还可能影响幼儿骨骼发育,部分斜视幼儿为了克服视物时的不适感,尤其垂直斜视,患儿会通过偏头、侧脸等代偿头位来进行视物,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矫正干预,长此以往可能引起脊柱侧弯,斜颈、颜面部发育不对称等。

幼儿斜视的矫正与治疗方法

部分家长对幼儿斜视存在错误认知,认为斜视会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好转,或者认为长大后再进行手术治疗也不晚,这些不正确的想法可能导致幼儿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随着年龄增长,双眼恢复正常视觉功能的难度显著增加甚至不能恢复。家长应当引起重视,当幼儿出现斜视现象,尽早前往医院接受专业的眼科检查,并在医生的建议下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

斜视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恢复双眼视觉功能,同时也具有正外观的作用。儿童斜视治疗首先应消除斜视引起的知觉缺陷,包括脱抑制、治疗弱视等,两眼视力平衡后,再运用非手术或手术的方法矫正斜视。

一、治疗时机

斜视和弱视一经确诊即应开始治疗。研究表明,早期发病的内斜视2岁以前矫正斜视预后较好,治疗年龄越大,知觉异常的恢复越困难,而外斜视即使在年龄较大时手术,也有恢复双眼视觉功能的机会。

二、非手术治疗

(一)矫治弱视与遮盖

精确的配镜,和对相对好的眼睛遮盖,是弱视治疗的两个基本手段,可提升视力,减少斜视手术复发机率。对轻到中度的外斜视者,每天遮盖主导眼或两眼隔日交替遮盖4~6小时,但该方法的长期疗效并不确切。

(二)斜视的光学治疗

1.框架眼镜 轻微的屈光不正不需要矫正。如果内斜视病人有明显的远视,属于完全的或部分的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应给予全矫处方戴镜矫正。对于外斜视患者,可戴镜矫正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提高视网膜成像的清晰度,通过增加大脑的融合刺激控制外斜视。

2.三棱镜 对有复视的斜视病人,配戴三棱镜可使两眼视轴平行,消除复视。外斜视,通过配戴三棱镜的眼镜促进融合,但该方法很少长期使用,以免病人融合性集合幅度下降,此法适用于患儿年龄过小需延缓手术或成人小度数外斜视的矫正,以减轻阅读时的视疲劳。

(三)斜视的药物治疗

1.散瞳剂和缩瞳剂: 用阿托品散瞳可以矫正或部分矫正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点缩瞳剂可以形成药物性近视,减弱中枢性调节,对矫正高AC/A型调节性内斜视有效。

2.A型肉毒素 :A型肉毒素具有化学去神经作用。在肌电图监视下将其注射于麻痹肌的拮抗肌内,在药物作用期间,由于药物的神经毒性作用,使肌肉暂时性麻痹,重建了麻痹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能够达到减小或消除斜视的效果,主要应用于中小度数内外斜(<40PD)。

(四)视能矫正训练(orthoptics)

视能矫正师(orthoptist)在眼科医师的指导下完成双眼视觉与眼球运动相关的各项检查,指导病人进行弱视和双眼视功能训练,可以补充和巩固手术效果。比如,训练正位视:包括脱抑制治疗、复视知觉训练和融合训练等,适用于外斜度小于20中心凹抑制尚未巩固的间歇性外斜视。但集合训练本身并不能矫正眼位,不必因集合训练延误手术时机。

(五)手术治疗

幼儿斜视手术已经是一项技术成熟的常规手术,对斜视症状的改善效果较好,且安全性也较高。如果幼儿斜视症状较为严重,或通过药物与配镜治疗无法取得有效改善效果,则应当尽早接受手术治疗,通过切断、移位、缝合等方式延长或缩短眼外肌长度,改变其对眼球的牵拉力量,从而达到矫正斜视、恢复正常视力的效果。间歇性外斜视可以向恒定性斜视进展,许多病人最终需要手术治疗以维持正常双眼视功能。手术时机不仅取决于斜视角大小、显性外斜视出现的频率、融合功能是否良好,更为重要的是,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双眼视功能状态,一旦双眼视功能出现恶化趋势或视远时出现抑制性暗点、远立体视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则应及时手术。需注意前往正规医院进行手术。

手术后需注意用眼卫生,避免揉搓双眼、淋浴洗头,按时点眼药抗炎对症;手术后外出时可佩戴防尘、防紫外线的眼镜,避免灰尘、沙子等异物进入眼睛;手术后早期幼儿可能出现正常的术后反应:眼部红肿、流泪、畏光现象,如果症状严重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手术后注意根据医嘱定期前往医院进行复查。

幼儿斜视的日常预防

1.细心观察,尽早检查

做细心的家长,多观察孩子的眼神,例如孩子在户外强光下“畏光”,喜闭上一只眼。在某些情况下如疲劳、生病、紧张或双眼融合功能被阻断(单眼遮盖)时,可以表现为斜视。对于家族存在斜视发病史的幼儿,即使没有出现斜视症状,也应在2岁以前前往正规医院进行眼科检查,尽早确认是否有遗传问题,同时建议没有家族病史的幼儿也尽量在3岁前做一次眼科检查,尽早发现以及治疗斜视等眼部问题。

2.用眼卫生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需注意观察幼儿用眼情况,比如灯光不可太亮或太暗,不要长时间看电视或玩手机,不要躺着看书等,注意纠正幼儿的不良用眼习惯。

3.加强特殊时期护理

当幼儿处于断奶、发热、出疹等特殊情况时,家长应当注意加强护理,避免高热惊厥、外伤等,并观察幼儿眼部是否出现异常情况,若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1. 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部分家长有在幼儿摇篮或床边悬挂玩具的习惯,需注意玩具悬挂距离不可过近,而且不能长时间摆放或持有一个不动的玩具逗弄幼儿,避免幼儿长时间注视。可多摆放几件玩具,并且多角度摆放,间隔一定距离,促使幼儿能够轮流注视玩具,促进眼珠转动。

综上所述,斜视对幼儿存在较大危害,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影响其终生的正常学习、工作与生活,家长应当引起充分重视,当幼儿出现斜视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接受检查,若确诊斜视,则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采取科学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