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体系认证工作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施工企业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体系认证工作实践

赵路路

深圳市金光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施工企业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认证为一体的工作实践,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推动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施工企业的蓬勃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本文初步阐述了施工企业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体系认证工作的基本概念,简要分析了建立三标体系认证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工作实践路径,为施工企业的高质量运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字:施工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体系认证;工作实践路径

引言: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体系认证工作即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个方面标准认证工作,又称为三标体系认证或三标一体。三标体系能够通过多维度考量,实现对企业内部各个运营环节的管控工作,助力各环节高质量高效率运营,从而有效促进企业运营效益提高的宏观管理理念。

1施工企业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体系认证的基本概述

1.1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概念分析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又称为ISO9001认证,是指施工企业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标准,使用范围非常广泛,能够为施工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质量管理系认证能够有效强化施工企业的品质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和运营质量,节省竣工审核验收工作的经历和费用,强化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效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企业主要质量活动的依次改善,是企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基石。落实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认证,需要建立在健全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基础上,从质量职能分配入手,编写并贯彻质量保障手册和程序文件,强化质量管理人员的领导促进作用[1]

1.2环境管理体系基本概念分析

环境管理体系又称为ISO14001体系认证,是施工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旨在帮助企业实现自身设定的环境表现水平,充分杜绝和防止环境的不利影响因素,从而有效实现绿色施工企业的创建。施工企业由于自身行业原因,施工过程中容易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并不利于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绿色健康发展理念的落实。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能够有效保障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助力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优化提高。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应当基于全员自愿参与的重要前提,尽可能促使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到环境管理工作中去,注重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将环境管理体系落实到长效管理工作之中。

1.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概念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即ISO45001体系,是由OSHAS18001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演变而来的,旨在通过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确保施工企业工作者的健康安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企业运营工作强调落实“以人为本”的工作管理理念,注重对施工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健康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提高。当施工企业职工出现健康安全问题时,会导致施工进度拖慢、施工效果不佳甚至施工项目整体运营失败的严重现象,对施工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效益影响。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提高施工企业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发展动力,有效实现了施工企业工作效率的优化提高。

2施工企业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体系认证工作的重要意义

施工企业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体系认证工作的核心目的,旨在通过三标体系实现企业自身能力水平的优化提高,有效实现建筑行业中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主要表现为招投标竞争力、企业品牌信誉以及企业文化宣传三个方面。

2.1提高企业招投标竞争力

招投标工作是施工企业承接施工项目的基础渠道,如何增强企业在招投标工作中的入围几率,是企业全体员工应当深入研究和挖掘的工作要点。落实三标体系的认证工作,能够有效突出施工企业的运营质量、环境管理效果以及职业健康管理效果,有利于施工企业在招投标企业中脱颖而出[2]

2.2提高企业品牌信誉度

由于建筑施工工程工期较长、项目规模和金额较大,施工企业的品牌信誉度是影响施工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建筑工程项目投融资范围广泛,往往同一施工项目中存在多个利益相关方,通过三标体系的认证能够有效实现施工企业品牌形象的优化提高,从而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发展。

2.3加强企业文化的宣传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部分,是决定企业长远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具有极强的宣传价值。建立并落实三标体系认证工作实践,能够有效实现施工企业文化的创设和宣传,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管理方式,实现企业整体运营效果和外在运营形象的优化提高。

3施工企业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体系认证工作的实践路径

3.1构建一体化管理机制,立足于企业运营管理需求

施工企业一体化管理机制旨在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三种标准体系一体化的工作管理机制,强调创设专门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工作小组,基于权责落实的管理机制进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体系认证工作。一体化管理机制需要依托于施工企业的实际运营管理需求,促使管理机制重心充分符合施工企业的发展需要。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一体化管理机制主要分为以下程序:①策划准备与初步评审②确立方针政策、设置安全目标③设计施工组织管理方案④制定施工工作手册、程序和作业指导书⑤一体化体系文件运行并记录⑥最终审核

[3]。施工企业应当依托于系统完善的运行程序进行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施工企业质量、环境以及职业健康体系各方面的管理实用性,充分契合施工企业的运营管理需求。

3.2落实三体系认证工作,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运营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通过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体系认证工作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施工企业管理优化发展的重要导向。质量管理体系面向施工质量、环境管理体系面向社会和相关方,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面向施工企业员工。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应当以质量为核心,以环境安全为重点,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为前提,以一体化管理体系为保障,实现施工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的转化。在落实三体系认证工作之后,能够通过科学高效的企业管理节约施工企业的运行管理成本,企业的运行效率、资产回报率和利润率都会得到有效提高。

3.3完善企业检查和评价,促进企业可持续长效发展

施工企业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体系认证工作,应当注重三标体系工作实践对施工企业未来可持续长效发展的促进作用,有效实现施工企业自身竞争优势的进步提高。施工企业应当积极落实定期检查、客观评价的机制,在认证工作实践中对于质量、环境以及职业健康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检查,注重要求和标准的明确,确保三标体系能够严格落实到企业日常运营工作之中。与此同时,施工企业还可以通过随机抽查、大型检查的方式,对施工过程中不同施工进度下的各项内容进行检查评价,从而及时发现问题漏洞并进行高效的补救调整。通过施工企业检查和评价工作的完善优化,确保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体系认证工作在施工企业运行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有效助力施工企业的可持续长效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企业作为建筑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应当强调以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体系为主线,强调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对企业运营效益的促进作用,助力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优化提高。施工企业应当构建一体化管理机制,立足于企业运营管理需求,落实三体系认证工作,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完善企业检查和评价,促进企业可持续长效发展,在切实提高施工企业综合效益的同时,助力整体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兰.新时期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创新管理的策略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7):134-135.

[2]倪开锋.试析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在建筑行业中的运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2):228-229.

[3]倪开锋.试论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理解要点[J].现代经济信息,2019(2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