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土保持措施介绍及水土保持效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2
/ 2

浅谈水土保持措施介绍及水土保持效益

刘蒋

身份证号码:510923199206246319

摘要:在当代社会的演进过程中,水土流失作为一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自然现象,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随着水的涌入,河床会逐渐隆起,这种隆起的河床不利于防汛。在汛期到来时,由于河床隆起无法容纳过多的河水,导致河水横向溢出,引发了洪水灾害,对河道周围造成了严重影响。农田和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给河流沿岸地区的植被生长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不利。由于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遭受了巨大的危害,因此,保持土壤的稳定性对于提高水土流失管理效益至关重要。为了深入研究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土管理中的应用,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其应用,并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水土保持;措施;分析

引言

由于西北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位置,每年都会发生大量的水土流失,导致黄河上的淤泥形成了“悬河”现象,同时在黄河河口地区形成了独特的“三角洲”地形。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状况,使得当地居民不得不修建许多堤坝以防止泥沙淤积河道,而这些堤坝又往往是由人工开挖而成。当人们惊叹于这一自然奇观时,其水土流失已经对河流的畅通和防洪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据不全面的资料显示,其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远远超出了可控制的投入,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这一问题并协同控制该地区的水土流失,对于河流的防洪、灌溉和小流域的管理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运用水土保持措施以维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在人为干预的情况下,通过在当地进行投资和种植作物等措施,以缓解土壤疏松所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农作物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对于土壤也有一定的需求。科学手段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与以往的常规耕作截然不同,这里的土壤质地松散,若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则会导致土壤贫瘠程度进一步加剧。因此,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就必须对当地的土壤情况加以了解,从而找出最适合于当地的耕作方案,进而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该地区的土质疏松和增强其肥沃性,相关人士应该根据当地土质结构,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作物种植,以提高作物的覆盖率,并通过作物的种植来固化水土,同时通过种植作物来防止地表水分的蒸发,从而更好地保存地区的水分。

2水土流失危害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农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大量的耕地资源得以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程度的增加,造成了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果。因此,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随着雨水和灌溉的作用,土壤的表面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土地的生产力下降,进而导致土地生态的恶化。目前,我国的耕地面积不断地缩小,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首先,对土地进行了养分的削减。由于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投入品,使得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而无机氮、磷、钾却大幅度增加。其次,农田生态系统的劣化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三、破坏了土壤侵蚀系统,增加了水土流失面积。第三条因素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运用生物学手段实施水土保持措施

类似于农业治理,生物治理措施通过建立一系列防护林,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在该地区,土地表面出现了明显的水蚀现象,因此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建立生态屏障的措施,以避免其对该地区造成风蚀的影响。由于该区域内植被稀疏,且分布不均匀,使得在此区域种植一些林木时,容易受到风力的侵袭而造成水土流失,进而引发荒漠化问题。这种因素造成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下降,导致土壤质量降低。因此,实施生物防护林、经济林、护坡林和地埂林的建设,可有效减少风沙对当地地貌的侵蚀,建立起这一生物型的管理体系,为当地生态系统提供一种自然的保护方式。

4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在我国的小流域范围内,工程治理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治理方式。它是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改善自然环境以及促进当地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随着时代的演进,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断掠夺和对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引发了自然界对人类的强烈反抗。由于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我国北方一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水土流失所引发的一系列重大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产和交通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有效缓解这一现状,就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来进行综合治理,而对于这一项工作而言,其关键在于如何将水土保持与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施工程化治理,不仅能够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也能够优化该地区的自然资源经营和利用,从而实现该地区生态保护和经济产出的最大化效益。

5对水土保持措施的成效进行研究

5.1维护生态平衡的措施

水保工作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对水土资源进行优化和改良,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目前水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水土保持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随着水源的日益枯竭,植被的生长呈现出了显著的增长趋势。二是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进行了调节,使水土流失得到抑制。通过合理有效地开发土地资源,可以提升土壤的渗透性能和贮水量,从而降低大风天气中风沙灾害的发生率。

5.2社会福利所带来的利益

通过实施全面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对林地进行了精细的治理,从而有效地预防了林地石漠化、侵蚀和沙漠化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同时通过科学造林种草,使水土流失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改善了当地的环境状况,促进了生态良性循环。荒山野岭的积极开发,可逐步将土地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实现农、林、牧、地等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不断提升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承受能力,对于打造典型的区域农业示范基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5.3经济利益

水土保持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仅在于减少对土地的破坏,更在于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优化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主要在于升级农业基础设施,提升土地的生产力等方面的改进。因此,加强对于我国黄土高原区生态环境的研究,可以使其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经过对该地区水土流失情况的深入调查和有效治理,该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显著改善,水土流失速度大幅减缓,同时,该地区的自然灾害发生率也得到了明显降低。分析了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以及其造成的危害,指出该地区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而探讨出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项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生态保护策略。通过采取以上措施后,使当地生态环境有了显着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加大了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积极推进多元化经济发展,有效提升了农户的人均净收入水平。

结束语

水土流失所带来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因此必须引起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土壤结构,以减少水土流失的影响。在治理过程中,需要从当地实际出发,结合自然条件进行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水土保持技术,以达到预期效果。为了实现自然经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融合,必须加强该区的经济建设,采取农业和生物等多种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菲,郑佳伟.水土保持措施对坡地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2,51(10):4-6.

[2]宋彬.水土保持措施介绍及水土保持效益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21(33):265.

[3]牛振江.水土保持措施及其减水减沙效益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22(2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