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的防雷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2
/ 3

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的防雷措施

次仁卓玛

西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阿里中波转播台(西藏 阿里 859000)

摘要:当前,在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防雷管控活动中,工作人员需要对现有的防雷措施和方法进行不断改进、优化、创新,对现有的各种防雷体系、架构进行合理设置,根据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系统的运行需求,完善不同的防雷管控指标,对接地点以及防雷措施进行合理设置优化,从而提高防雷管控水平和效率。本文对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的防雷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防雷措施

引言:现阶段,在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防雷管控活动中,工作人员需要优化现有的防雷结构和方法,引进多元化的防雷措施,提高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动机的防雷管控水平和效率,确保整个体系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一、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防雷概述

雷电在短时间内会产生较大的电流,包含放电、主放电、余光放电等程序,其电流变化梯度较大,对电子设备的影响相对较为明显。在当前广播发射系统运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接地系统的布局进行综合全面管控,对系统的各项结构进行科学高效开发、设计,对接地电阻以及各端口的基础设施结构进行补充完善,提高防雷管控水平。广播发射系统须处于良好的状态下才能够提高运行水平和效率,工程师以及技术人员需要完善综合全面的接地管控,打造完整的接地架构,构建完善的接机系统,优化避雷器设施,同时完善封闭设备结构,组建相应的防雷网,采取科学有效的过电压保护措施,结合各种各样的电磁设备,提高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的防雷管控水平。同时工作人员也需要加强日常检测维护,提高防控效率[1]

二、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的防雷措施

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的防雷控制措施较为丰富多样,工作人员需要完成对接地系统的构建和打造,完成对接地材料以及避雷器的选用。同时,工作人员也可以引进封闭设备来提升系统的防雷管控效果,构建完善的防雷网结构体系,设置各种各样的过电压保护器、保护装置,强化电子屏蔽管控,从而全方位提高防雷管控水平。工作人员在该环节也应当做到对防雷设施的常态化检修维护,保证其时刻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的防雷管控效率。

(一)接地系统构建

现阶段,在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防雷管控过程中,对接地系统进行科学合理设置是必不可少的,由于雷电击中建筑物以及设备时会产生较大的电荷,如果没有途径将相关电荷引导在地面,则会导致设备遭受严重的冲击。工程师以及技术人员需要对接地系统进行科学合理开发、建设、打造,实现对雷击能量的有效管控。接地系统主要是将雷击产生的能量迅速引导在地面,通过相应的发射机设备或者在周边部署相应的接地材料,形成一条低阻抗通路,使雷电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通过最短的路径流向地面,提高防雷水平,可避免电流过大而导致设备损坏。另外,在雷击管控过程中,工作人员也需要通过构建完善的接地系统来避免设备遭受损害,过电流会导致设备内部电路流动,导致元器件损坏,甚至电路烧毁。此时的工作人员可建立起完善的接地系统,避免电流汇聚[2]

在打造接地系统的过程中,工程师需要确定相应的接地点,相关接地点应当在设备最近的地方,通常在设备旁的地下电缆孔或者地下水平导线处设置相应的接地点位,从而提高接地效率;之后工程师需要完成对接地材料科学合理选用,包含对铜杆电芯、钢杆进行合理选用,根据实际需求来选取与之对应的材料;紧接着,在建设接地系统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减少电阻,优化接地导体,保证导体与设备之间能够紧密高效连接,以此来减少接地电阻。此时,工程师可采取平行或网状接地导体的布置策略,帮助系统提高接地管控水平。而为了增强接地管控效果,工程师也可以考虑构建地下接地网,在接地管控过程中构建大面积的金属导体网络,将各个接地点有效连接在一起,构建起一个低阻抗的接地通路,从而有效分散雷击能量,降低系统的接地电阻。而为了确保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的接地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工程师也需要对接地系统进行常态化检修,比如检测接地导体的连接是否正常,清除导体表面的氧化物和腐蚀脏物杂质,同时也需要避免核心部件损坏、腐蚀。另外,工程师以及技术人员在接地管控过程中也需要严格参照国家相关标准,结合安全管理规范、行业标准,完善接地设计,同时加强施工管控,必要时也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确保接地系统的构建和设计得到优化、改善、创新。因此,在现阶段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防雷管控过程中,工程师需要对接地线路、接地系统进行科学合理设置,根据设备保护管理需求,引进差异化的接地措施,提高防雷管控水平和效率。

(二)合理选用避雷器

在当前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防雷管控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参照发射机的电源输入、输出点位,在关键线路上安装对应的避雷器,以此来提高防雷水平。避雷器可在设备遭受到雷电袭击时形成一条低阻抗通路,将电压迅速引导在地面,可避免设备遭受损坏,在打造接地系统以及安装避雷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的性质,如工作电压、电流负载等,根据不同设备选取不同的避雷器以及不同的电压等级标准,保证避雷器能够满足设备电气使用需求。在此过程中,由于不同地区的雷电频率也存在相应的差异,因此,设计师在对避雷器进行选用的过程中也应当根据当地的雷电状况,采取合适的避雷器设施。另外,避雷器的性能与其保护等级密切相关,分为不同的级别,更高级别的避雷器具备更强的耐受能力,但是其成本越高。因此,在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防雷管控过程中,工程师也需要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风险指标,适当选取对应的避雷器防护管理等级

[3]

在该环节,工作人员需要对避雷器的过电压等级以及设备的耐受能力进行细致、深入分析,保证相关避雷器能够有效抵御常规电压,同时能有效抵御大冲击电流的影响。在安装避雷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需要对避雷器的工作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如果避雷器暴露在恶劣的外部环境中,可能会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幅度降低。因此,工作人员需要考虑对避雷器的安装环境进行有效管控,在避雷器周边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除此之外,在对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进行防雷管控过程中,工作人员也需要根据相关设备的特性,在关键设备区域完善整体结构保护,同时对其中的各项传感器系统进行合理布局、构建,及时发现避雷器存在的故障,提高防雷管控水平。

(三)引进封闭设备

现阶段,在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防雷管控过程中,引进封闭设备对于提高房内管控水平,抵御外部雷击以及电磁干扰具备显著功效,可确保中波广播发动机系统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下运行。在对封闭设备进行管理过程中,工程人员需要对封闭设备的外壳进行合理设计。封闭设备的外壳是抵御雷击的第一道防线,在对外壳进行设置、规划过程中,工程师可采用基础材料,结合钢板和铝合金,增强相关设备的屏蔽性能。另外在对外壳进行设计优化过程中,需要连接地网,实现对电磁信号的有效屏蔽管控,同时发挥出导流的作用。之后,工作人员便需要将封闭设备与接地系统紧密关联在一起,确保雷击电流能够快速流向地下。相关接地系统应当与封闭设备的外壳结构有效连接在一起,构建低阻抗的通道。

同时,工作人员也需要加强热锥设计,充分吸收雷击能量。热锥通常是由导电材料所构成,借助氧化物或铜,可提升整体结构的耐雷击能力,而在对热锥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保证电流能够均匀分布。在封闭设备内部,工程师也需要采取有效的防雷保护原件来抵御雷击相关保护元件,包含避雷器、放电管以及过压保护器,能够迅速吸收电流电压,保护设备免遭雷击以及电磁干扰。在对封闭设备进行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应当考虑对于外部环境进行管控,比如在内部安装相应的温度、湿度传感器,实现对内部环境的控制,防止内部过于潮湿或过热给设备带来不良的影响。另外,在对封闭设备管控过程中,工作人员也需要定期对其功能、结构进行检查、维护,比如对接地系统的表现性能进行评估,确保防雷单元能够稳定、有效运行。因此,在当前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防雷管控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封闭设备体系进行科学合理构建和打造,提高防雷管控水平和效率[4]

(四)逐渐完善的防雷网结构

组建完整、全面的防雷网结构是中波广播发射机防雷管控过程中常见的举措,防雷网的构建包含较多指标,同时也是基础的防雷工程。在防雷管控环节,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状况,完善防雷网的设计、开发。在防雷网设置规划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考虑地形地貌、地势结构特征,优化空间布局,在对防雷网设置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保证整个网络空间结构能够覆盖更加广泛的区域范围。工作人员可根据相关设备周围的建筑特征,设置较高的防雷网结构,从而提供更加全面的保护。在防雷网设置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保证整个网络连接更加紧密、牢固、有效,须避免结构出现松动或腐蚀的情况。另外,在防雷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要尝试对引下线进行合理设置,在引下线设置过程中,需要对导线材料、材质进行严格管控,并且将引下线连接到防雷网的关键区域位置,延伸到地下,从而提高防雷管控水平。除此之外,工程师也应当定期对防雷网进行检修维护,比如对其导线的导电能力以及关键网格焊接点连接件、引下线的腐蚀损坏问题进行严格检测,严格参照防雷管控标准,构建防雷网体系和架构,从而保证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防雷管控水平和效率能够得到稳步高效提升。

(五)设置过电压保护器

过电压保护器能够保证中波广播发射机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有效应对瞬时电流、电压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过压保护器可吸收、消除电压,避免设备遭受到损害。在该过程中,过电压保护器能够通过引导电流、电压,将其分散到接地系统中,其主要是包含多个结构,需要配合避雷器、放电管以及电阻器的使用。在对过电压保护器进行选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的电气特性以及使用需求,根据不同的频率范围、等级进行确认;紧接着,工作人员便需要将过电压保护器与设备高效连接在一起,确保电流、电压能够快速流向地下,在良好的保护状态下有效分散电流、电压,从而减少设备受损的概率。在对过电压保护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需要对输入、输出端的信号进行精密高效控制,避免遭受电压影响;另外,工作人员也应当对过电压保护器进行定期检测维护,确保其处于正常稳定的运行状态,在检修管理过程中,可通过辅助器所反馈信息,开展更加高效的检修活动。因此,在全固态终端广播发射机防雷管控环节,工程师需要从型号选用、接地连接、安装管控、状态监测等多个层面来完成对过电压保护器的科学合理设置、安装,提高防雷管控水平和效率

[5]

(六)加强电磁屏蔽管控

加强电磁屏蔽管控可以有效防止外部电子干扰进入到设备内部,从而保证设备能够高效、稳定运行。在防雷管控活动中也可采取被动防御的方式,借助电子屏蔽的方法,提高中波广播发射机的运作效率。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对电磁屏蔽材料进行合理选用,相关材料应当具备较好的电导率以及磁导率,能够有效分散外部电磁辐射。常见的屏蔽材料可由铜、钢板、铝所构成,相关材料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减少电磁波的穿透。紧接着,工作人员便需要根据材料属性来完成对电磁屏蔽结构的构建和打造,屏蔽结构通常包含屏蔽罩、屏蔽盖以及金属外壳三个部分,将设备与外界有效隔离开,阻止外部电磁辐射的入侵和影响。而在整个防雷体系中,屏蔽结构也需要与设备接地系统有效关联在一起,保证电磁波能够顺利被引导在地表、地下,确保电磁辐射的能量快速消散,防止其进入到设备内部或者在设备内部积累。因此,整个结构应当具备完整的密封性能,须有效防止电磁波进入到裂缝、空隙中,增强屏蔽效果。除此之外,在不同场景管控活动中,工作人员也需要对不同频率的电磁辐射进行精细化控制,在进行电磁屏蔽设计规划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考虑设备所需要抵御的电磁频率范围,对屏蔽材料、结构进行高效选用,并且对其布局进行优化设计,减少电磁波的产生和传递。最后,在对整个电磁屏蔽结构进行优化改善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需要结合电磁兼容性标准和规范,保证屏蔽效果满足对应的安全管理需求。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在当前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防雷管控环节,工作人员需要对现有的防雷指标进行合理设计、开发、优化,完善防雷体系和架构,革新防雷方法、程序,从而提高防雷管控水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璟.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的防雷措施[J].电子测试, 2013(5X):2.DOI:10.3969/j.issn.1000-8519.2013.10.124.

[2]韩荣华.全固态PDM中波发射机的防雷保护[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01, 000(003):24-25,27.

[3]李忠.全固态中波发射机的防雷措施探讨[J].  2021.

[4]赵继锋.中波广播发射台防雷技术的分析及措施[J].农家参谋, 2020, No.658(12):190+220.DOI:CNKI:SUN:NJCM.0.2020-12-176.

[5]刘颖.中波全固态广播发射机天调系统的防雷[J].西部广播电视, 2016(3):1.DOI:CNKI:SUN:XBGS.0.2016-0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