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鸣电闪波卡尔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2
/ 1

《雷鸣电闪波卡尔教学设计》

蔡妍

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全福小学

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微课导入《蓝色多瑙河》和《雷鸣电闪波尔卡》音乐片段对比.3.欣赏乐曲《蓝色多瑙河》音乐片段.师:同学们大家好,欢迎走进我们的音乐课堂.刚才,大家进入音乐教室的时候,老师播放了一首优美的乐曲,题为《蓝色多瑙河》,请大家仔细听听,这首乐曲的节拍?情绪?分别是什么样的?师:聪明的同学们一定听出来了.乐曲的节拍为3/4拍,情绪抒情优美.被称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这首乐曲是谁创作的呢?这首《蓝色多瑙河》是由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 4.认识小约翰施特劳斯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小约翰施特劳斯吧.师:小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他自幼酷爱音乐,7岁便开始创作圆舞曲,一生写了四百多首乐曲,包括圆舞曲、进行曲以及其他音乐体裁的乐曲,其中以《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叙曲》《春之声》等曲最为著名.这些作品优美动听、充满生活气息,反映了人民群众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他由此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王.5.对比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a部分师:然而,今天陆老师要给大家介绍另一首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乐曲,首先,让我们来欣赏其中的一个片段,比较一下,这两个音乐片段的情绪和节拍上有什么不同?师:聪明的同学们一定发现了,这首乐曲,情绪是热烈欢快的,节拍是2/4拍的.二、微课继续学习,认识了解“波尔卡” 1.介绍波尔卡.师:第二首乐曲是一首波尔卡音乐,那么同学们了解什么是波尔卡吗?波尔卡(Polka),一种捷克民间舞蹈,起源于波希米亚的一种快速适中的二拍子舞曲.这种舞蹈的舞曲也称作波尔卡.舞者们常站成一个圆圈,舞步很小,半步半步地跳,因而得名.2.学习波尔卡的基本节奏型2/4ⅩⅩ三.欣赏乐曲《雷鸣电闪波尔卡》A部分 1师:下面,让我们为波尔卡基本节奏型设计一个舞蹈动作吧。1.跟着音乐Aa部分来做一做.2.欣赏Ab部分.师:刚才这段音乐描写的是舞会盛况的音乐,人们在大厅里翩翩起舞.师:让我们来听一听,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师:这段音乐描写了人们舞兴正浓,外面雷鸣电闪,暴风雨即将来临,但是人们并不介意,舞会依然进行。2学习另一个舞步合着音乐来做一做.3完整听一听A部分,在主题变化的地方用不同的动作表现.4、欣赏乐曲《雷鸣电闪波尔卡》B部分 5介绍作品创作意图.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个音乐片段选自小约翰施特劳斯的《雷鸣电闪波尔卡》,这部作品主要描写了在一个令人高兴的节日里,人们聚集在金碧辉煌的大厅里翩翩起舞,这时候外面狂风大作,雷鸣电闪,暴雨倾盆,但是大厅里的人们却舞兴正浓.师:A部分表现的人们在大厅里翩翩起舞的景象,以及暴风雨即将来临时,人们丝毫没被打扰的情景.6完整欣赏乐曲提问:A部分出现了几次?7.小结:乐曲A部分出现了两次,它的基本结构是A+B+A+.8.欣赏乐曲Ba部分.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乐曲的A部分.接下来我们重点听一听乐曲的B部分.乐曲的B部分也可以分为几个音乐片段,我们先来听一听第一个音乐片段.师:这段音乐同时表现了舞蹈场面和雷鸣电闪的暴风雨场面.让我们来听一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乐曲中用什么乐器来表现电闪和雷鸣的?A.介绍镲和鼓B.再听一遍Ba部分,出现雷鸣电闪的地方举手示意.C.设计电闪和雷鸣的动作,可以用拍手和跺脚来表现.D.听一听Ba部分,把动作放进去E.出示Ba部分的歌谱,填写歌词师生跟琴一起唱一唱这一部分的旋律和歌词F.配上鼓和镲的动作来唱一唱(这里可以设计分组来表现)G.选择两个同学到前面来敲一敲鼓和镲,其他同学还是做动作.9欣赏Bb部分师:B部分,还有一个音乐主题,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音乐表现了人们兴高采烈的舞蹈,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同学们来听一听,这段音乐用什么乐器表现人们兴高采烈舞蹈的呢? A.介绍小提琴再听音乐,拉起你想象中的小提琴,并且听一听乐曲反复多次的节奏.这段音乐表现了人们兴高采烈的舞蹈,忘记了周围的一切.B.听一听这一部分的基本节奏型 C.学生可以设计小提琴拉弦的动作,来跟着音乐做一做.10.完整欣赏B部分关注Ba重复了一次,唱一唱Ba’部分的歌.11.完整欣赏并表现乐曲.师:下面让我们完整欣赏乐曲,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进一步感受乐曲吧.四.拓展介绍学生搜集的波尔卡资料.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管弦乐曲《雷鸣电闪波尔卡》感受了波尔卡的热情,其实波尔卡的形式多种多样,课前我们也请各组的同学们搜集了相关的波尔卡的作品,我们来看看.五、课堂总结.同学们,波尔卡的世界丰富多彩,40分钟的时间又非常的短暂,大家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进一步来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