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2
/ 2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

杨燕

身份证号码:340825198905160427

摘要:市政工程指的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具体上来说,市政工程指的是对各类在城市区、镇范围内规划建设的市政基础设施,是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城镇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延长市政工程的使用寿命,是实现城镇地区可持续性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基础要求。市政工程既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效率要求,同时更要保证其质量水平,以求项目建成之后不会在短期内频繁的出现质量和功能上的问题,从而对城镇居民的生活产生广泛性的严重影响。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质量控制

引言

在建设项目中,要强化监理,提高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并要在施工中不断地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制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保证工程质量的管理体系。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深入的探讨,总结、吸取中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经验,不仅可以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而且可以更好地实现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市政工程施工概述

1.1市政工程施工的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工程施工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也在加大对其的重视,以期在未来能够更好地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根据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的许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面临着一些棘手的挑战,这些挑战可能会导致建设项目的质量受到极大的损害。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品质,因此,各级领导应该加强对此的重视,采取全面的措施,从全面的角度出发,仔细检查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市政工程的安全、高效地完成[1]

1.2当前市政施工的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居民小区道路和园林景观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完善的小区道路不仅能够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务,更能营造出一种温馨而舒适的环境,让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道路在园林绿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将整个园林景观划分为许多不同的部分,使其更加丰富多彩,并将它们联系起来,使得人们可以轻松、舒适地欣赏到自然风光。只要设计得当,就能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和美感。如果小区道路和园林景观的设计不当,比如道路设计不当,将导致区域内植被的严重破坏,并且给居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有些人会为了方便而直接穿越绿化带,从而导致小区道路和园林景观的严重破坏。当前,市政施工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有效地规划、设计和建设市政工程,以达到规定的标准。然而,目前的情况表明,我国大多数市政项目的设计缺乏创新性和合理性,导致了它们的设计缺乏个性化和多样性。

2、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2.1施工管理策略落实不到位

在对市政工程进行管理阶段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安全管理,因此要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实际施工各个环节中。同时,安全管理,也属于市政工程施工全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当营造出安全的施工环境之后,也要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保证每个施工环节都能在安全环境下进行,有利于工程施工任务顺利进行。不过,在当前市政工程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往往忽略安全问题,施工环境安全威胁系数比较大,并且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比较薄弱。一旦出现安全问题时,无法得到第一时间的解决,导致问题逐步扩大,严重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取,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此外,在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管理意识和力度不够,导致企业安全效益不高。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不够重视对施工现场环境中各种设施的安全检查,导致安全事故经常发生。

2.2施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众所周知,任何企业都要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起到良好约束的作用。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期间,也要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项目施工管理环节中,受到各方因素的影响,很多企业没有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导致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各种各样的潜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第一,施工现场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缺乏系统的管理体系;第二,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不高,导致相关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制度制定过于形式化和片面化;第三,现场管理模式缺乏创新性,和实际施工现场情况不匹配,导致施工管理效果不够突出。

3、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3.1健全质量管理机制

为有序推进市政工程质量管控工作,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制,基于工程的实际情况,设定相应的管理目标和措施,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在完善质量管理机制时,要落实责任机制,明确技术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物资责任人以及施工负责人,在质量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要以质量控制为导向,以过程管理为核心,推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高效运行,以降低施工质量风险和安全风险的发生概率。针对市政工程质量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要加大对现代化监管手段的应用力度,如在施工现场,安装智能化监控设备等,实现对施工人员的全过程管理、动态化管控,以便于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优化和解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工程的建设质量提供有力的支持

[2]

3.2强化人员综合素养

在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控中,要给予人员管理足够的重视程度,尽可能地降低人为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在实际操作中,要结合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要建立责任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在日常管理中,要将重点放在施工技术的应用以及设备的操作上,一旦发现有人员未能规范运用施工工艺,要给予其严厉的问责和处罚,促使其正确认识到精细化、规范化施工的重要性,以此提升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其次,要做好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在招聘各类人力资源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技术水平,还要重视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同时做好岗前培训,将市政工程的各项施工要求传达到位,再将偷工减料等不良行为的严重性以及需要承担的后果,逐一传递给施工人员,使其能够自觉约束个人的行为,从根本上避免懒工、怠工以及抽取回扣等问题的出现。最后,建设单位在选拔质量管理人员时,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化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综合素养,确保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切实贯彻各项质量管理条例,借助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提升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性[3]

3.3完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制

负责市政工程建设的单位以及施工方必须牢牢把握好质量管理机制,保障监管责任扎实落实到位,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实施要求及任务目标,由法定责任人做好全方位的管理及控制工作,监理单位做好全过程监督,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也需要将自身的监督功效体现得淋漓尽致,只有通过以上手段才能确保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保障监督管理主体及职责范围充分明确。此外,相关单位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质量监督流程。一方面,做好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的资质证书的审核工作,另一方面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除了做好工程抽样检查及不定期巡查之外,还需要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做好工程材料施工设备设施的检查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质量全过程监管的目标,保障施工材料、施工工艺与国家相关标准相契合。

结束语

总之,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水平直接影响工程建设整体效益,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结合市政工程建设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强化管理,完善质量监督机制,优化质量控制过程,保障工程保质保量地如期完工。

参考文献:

[1]张湖平.探究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现场管理[J].砖瓦,2021,(05):125+127.

[2]张炜禧.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居舍,2021,(36):129-130.

[3]王发星.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改进措施[J].居业,2021,(09):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