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2
/ 2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马少雄

新疆四方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不仅要考虑到植物生长的自然条件,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立地条件、景观风格、色彩搭配等内容,从而确保植物造景设计的合理性。在植物造景设计中,植物的生长不仅需要满足其生长的基本条件,还需要考虑到气候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而确保植物配置的合理性。

关键词:植物造景;园林景观;设计

1 植物造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其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园林景观的效果,但是当前我国在植物造景设计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植物造景设计缺乏有效的规划,对植物造景设计缺乏整体规划的情况下,植物造景设计的质量和水平都不能得到有效提高。(2)缺乏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1]。由于我国当前大多数城市园林景观都是人工化建设的产物,因此在植物配置中往往缺乏科学合理性。下面将对此展开分析。

1.1 植物配置缺乏科学合理性

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是保证植物造景效果的基础,也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目前我国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对植物造景设计缺乏重视,并没有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由于设计人员过分追求视觉上的美观性,而忽略了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功能属性,对当地的环境条件、土壤等没有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和了解,最终导致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缺乏科学合理性。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出现种植区域空间不足、种植密度不合理、植物配置缺乏合理性等问题。此外,还存在种植方式过于单一等情况,这直接导致了园林景观绿化效果不佳。

1.2 植物造景缺乏生态性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其不仅能够起到净化空气、减少污染的作用,还能够通过改善植物的生存环境从而使人们在享受园林景观带来舒适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园林景观所具有的生态效益。但是目前我国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很多设计师对其生态性重视不够,这就导致园林景观生态效益和植物造景之间无法做到完美融合,从而不能有效地发挥植物造景设计的作用。同时,由于我国当前大多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都是人工化建设的产物,在设计过程中缺乏对植物造景设计进行合理规划与科学布局,这就导致了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利用植被资源来构建起生态系统,从而无法发挥其在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

2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主要方法

2.1 强化植物与景观搭配之间的艺术性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需要关注植物与景观搭配之间的艺术性,一方面,重视建筑物和植物之间的融合。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自然美,建筑则代表人工美,将植物和建筑物加以统合,能够促进人工和自然美的有机融合。所以,就要在设计工作中,合理配置植物,强化植物和建筑之间的和谐性,促进两者设计的一致性。还要根据具体现状,关注建筑和植物融合程度,这样既能够将建筑本身美观体现出来,还能有效展示出植物的多样性特点,给人呈现出一种视觉美感,以此达到良好的视觉体现。还要充分考虑客观因素,对园林景观植物特点加以研究,与建筑物进行结合,进一步强化其艺术特点。比如,可以使用卫矛和白蜡这类植物树种,因为其不仅具备观赏性,还具备抗二氧化硫功能。同时,利用小石子铺路,将人文和自然景观结合,构建现代生态园林景观。

与此同时,还应实现植物和道路的有机统合。道路绿化在城市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影响一个城市的面貌和形象同时,还能将较为分散的绿化工程,连接为一个整体,将园林景观的整体建设效果加以体现。这就要求在园林景观设计时,将花草、灌木以及乔木进行有效融合,提升景观多样性。

另一方面,注重植物和水体之间的融合。这两者的统合,可以为人们带来一种清澈和明净的视觉体验感。自古以来,水体就被人们称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命脉,在进行植物造景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就要对水体进行有效应用。比如,可以通过水中以及水边植物,将园林景观中水体的美感加以凸显。此外,应站在植物造景效果角度,对栽培制度密度以及种类进行科学规划,从而发挥水体视觉效果的有效性。同时,还要关注细节设计,包括局部造景等各个方面,以点缀等形式,将水体和景观植物的整体性呈现出来,实现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合理应用。

2.2 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

不同的季节植物表现出的景致也有不同,及时调整以保证园林绿化的效果。观赏树种如丁香、海棠、蔷薇等是种植广泛的树种。设计师应科学种植观花树种,既可以净化空气,又带给人们的视觉与嗅觉的享受。园林造景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观赏树种的习性与特点,合理搭配观赏树种。进行造景时,不仅要强调植物特定的季节,还应考虑到其余的季节,即在主要树种在开花的季节,避免其他树木开花,而在其余的3个季节,则需其他树种进行点缀,利用四季分明的景致,模拟自然风光的变迁,让人体会到季节的更迭。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转变,既增强了景观的美感,又具有视觉冲击力。

2.3 合理应用彩叶植物

紫叶小檗、紫叶李均属于彩叶植物,在不同的季节,其自身的色彩为人们提供绚丽的色彩。将园林小筑与彩叶植物搭配使用,将具有人文气息的雕像等园林小筑,搭配彩叶植物,能够呈现园林景观的特点与内涵,例如,在功能性小筑亭台周围搭配彩叶植物,能够使景观氛围更加舒适。彩叶植物能够丰富园林景观中的植物色彩,还可以利用彩叶植物的构建,增加强烈的层次感,能够提升园林景观的整体品质。此外,还能够利用彩叶植物进行单独造景,如将火炬树栽种于一整片区域,在秋季能够增加人们震撼的观景体验,有效提升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水平。

2.4强化植物造景表现手法的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需要强化植物造景表现手法的应用,因为表现手法不同,会体现出各类特色景观。通常情况下,包括烘托手法与直接手法。以烘托手法为例,其作为设计的大主题,能够与整个空间内部进行配合,通过植物的设计,可以将原有那种刻板的氛围进行改善,从而和所处环境产生一种和谐的意境美。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对称的表现手法,可以和主题实现交相辉映。比如,沉重与轻灵。如果建筑具有一种雄浑的气势美感,在造景设计时,可以利用轻灵植物,通过这种表现手法,可以实现园林设计相得益彰。也可以利用某些植物,烘托气氛,刺激人们观赏兴致。而直接的表现手法,就是将植物本身特性加以体现,比如,密、高以及奇等,将植物本身特有属性直接呈现出来,体现自然之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竹子为例,这类植物不管是繁殖速度,还是生长速度,都比较快,设计过程中,可以将其当做分割空间的造景植物,结合正确的规划思路,将园林景观趣味性增强,例如,打造绿篱迷宫,体现一种神秘感和深邃感。

3结语

植物造景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条件,并提升整体视觉艺术效果,为民众带来更加优质的生活条件。而植物作为植物造景的核心要素,需要设计师能够结合当地环境条件、社会文化以及周围建筑等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协调园林设计与建筑空间,提升园林设计的合理性。此外,设计师也需要合理选择植物类型,确保植物能够具备观赏性的前提下,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发挥出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效益。

参考文献:

[1]许明琦.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分析[J].现代园艺,2020,43(24):46-47.

[2]王璇.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园艺,2020,43(18):54-55.

[3]雷杨艳.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的作用及艺术手法[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7):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