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编制改进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1
/ 3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编制改进措施

李敏

重庆新家长传媒有限公司   4000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外先进管理经验逐渐被引入国内,为我国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本文以新经济形势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编制为主要研究内容,充分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并结合企业当前预算管理中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编制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新经济;企业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改进措施

引言: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要想实现长久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必须要有目的性的构建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为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现阶段,在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中,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其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针对性,还能为企业管理者制定各项决策以及开展内部控制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但是笔者在实际调查中了解到,当前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唯有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才能真正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价值,推动企业在新时期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编制概述

(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内涵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管理人员立足于当前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未来一段时间所进行的各项生产活动以及经营活动在财务表现方面的行为进行合理预测,并以此为基础为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计划。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开展的预算工作兼顾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不能只针对某一部门或某一项生产活动进行。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指引下,企业内部需要进行自我预测、分布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等多项活动,并在预算管理实践中逐步完善各项管理工作,确保预算管理理念可以由上到下得到高效落实,使预算数据更加精准可靠,为业务部门开展工作提供有效的反馈[1]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特点

在企业内部开展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质是借助预算工作来强化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与控制,因此,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具有统合作用的管理制度,在实践中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面性。与传统的预算管理相比,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全面性,管理工作与各项管理内容不仅能针对某一部门或是某一项业务活动,而是涵盖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覆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环节,要求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充分参与到其中,积极落实预算管理工作要求的内容,因此,新时期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水平依赖于每一名员工的执行力。第二、战略导向性。企业开展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一项面对未来的活动,需要兼顾企业当下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并以战略目标作为各项工作的重要指引,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形势下可以占有一席之地。第三、管理的整合性。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在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不必要的环节与流程对企业资源造成的压力,因此,在企业中,全面预算管理普遍以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出发点,通常情况下会有针对性的选择联合管理与联合行动的管理方式,以此来提升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使企业收获到更为理想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全面预算管理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助于推动企业战略目标顺利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充分界定了不同部门、不同人员的管理职责与工作内容,使各部门可以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开展各项工作,这既可以确保企业各项活动按照预期目标顺利进行,还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以严谨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为企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其次,有助于企业加强内部控制。预算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形式之一,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掌握外界市场环境的变化,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将潜在风险隐患扼杀在萌芽中,避免对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最后,企业全面预算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涵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预算控制体系可以切实提高企业内部跨部门处理问题的能力,打破部门之间存在的无形壁垒,增强企业的内部凝聚力[2]。此外,全面预算控制会对企业的有限的资源进行充分整合,最大限度发挥出资源的重要价值,避免出现资源浪费以及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降低企业成本支出,为企业获取到更为理想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员预算编制意识不够

虽然部分企业管理者已经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人员仍未能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树立正确认知,主要表现在人员预算编制意识不够、对全面预算工作重视程度较低等问题。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与经理的参与程度往往较低,部分经理长期受到传统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的束缚,将预算管理视为财务部门的主要指责,认为与其他部门之间并不存在直接联系,导致在实际预算编制中的参与的积极性较低,进而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开展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3]

(二)预算编制体系不健全

我国企业在预算管理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起步较晚,尚未构建起完备的管理制度与编制体系,导致实际预算编制过程中的标准化程度较低。尤其在各子公司、各分公司的预算方式、预算逻辑以及预算标准方面都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异。此外,由于预算编制体系不健全,企业内部各部门在沟通交流以及信息传递等方面十分不顺畅,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诸多阻碍[4]

(三)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脱节

笔者在实际调查中了解到,企业内部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过分关注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长期发展的行为。长此以往若是不予以改进,将会导致企业的预算编制与战略发展目标严重脱节,所指定的预算编制内容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此种管理模式下,各层级、各部门人员的管理能力也会受到直接影响,导致实际管理水平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5]

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编制的有效改进措施

(一)转变观念,对预算管理树立正确认知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正确的思想意识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在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中同样也不例外。要想在企业内部切实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价值,首先也是最为关键的便是要破除传统观念理念与管理模式的束缚,转变思想观念,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树立正确认知,充分认识到预算编制在推动企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性。首先,企业高层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发展目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立足于实践,从企业当前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将预算目标按照年度、季度、月度依次进行分解,构建起较为完善的预算编制责任体系。其次,预算编制人员应该以企业业绩以及重点业务为主要导向,确保所指定的全面预算编制与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战略目标保持高度一致。此外,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人员不应仅局限在完成考核目标这一个层面,而是要将包括收入、利润在内的诸多财务指标纳入到其中,还有客户满意度、业绩提升、企业文化弘扬以及公司成长等诸多方面,坚持与时俱进上下一心,推动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最后,针对统一预算目标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使企业在有限的资源中实现最合理的配置,避免企业内部管理中出现资源浪费以及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确保最大限度发挥出企业在资源方面的优势,从而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6]

(二)选择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编制方法

企业内部管理者在确立全面预算编制的目标时,应该在前期准备阶段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以此为基础并参照调研结果选择切实可行的全面预算编制方法,确保在企业管理中可以真正发挥全面预算编制的重要价值。首先,为销售部门制定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需要将市场大环境的变化考虑到其中,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做出合理预测,最终确定企业资金投入规模。若是针对投资活动开展预算编制时,需要参照销售部门预算编制的具体内容,仔细分析企业当前阶段的资金流动,以此为基础开展后续的投资活动。其次,针对销售业务部门进行预算编制时,在实际预算编制中可以选择增量预算的方法,而在预算编制周期确定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企业会选择定期预算的方法。与传统预算方法相比较,定期预算方法的优势与弊端均十分突出,一方面,其可以更好的适配会计周期,还能对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及时考量。但是另一方面,定期预算法的预算周期过长,正常情况下会以一个季度为标准,在这种预算方法的指引下,若是在预算编制执行的周期内出现了问题,则很难第一时间对这一问题进行妥善处理[7-8]。最后,滚动预算法主要参照上一个周期内企业预算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以此为基础对下一个阶段的预算指标进行灵活调整。鉴于此,在预算编制周期时可以选择滚动预算法,这可以更好的处理预算编制短期与长期的问题。

(三)强化预算管理编制的战略导向

对于企业来说,所制定的战略目标是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的主要指引,也是企业开展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基础,因此在企业内部,一切管理活动应尽可能以战略目标为中心来进行,全面预算编制同样也不例外。鉴于此,企业在内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时,应始终将企业战略目标摆在全局工作的核心位置,对企业预算目标进行合理规划,使企业在制定预算规划时从长远发展的目标出发,改变传统只关注短期效益的预算编制理念。此外,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应该适当融入企业战略思维,以此为基础来确定不同年度、不同年度的预算编制目标,同时需要在制定好的年度目标基础上进行合理分解,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部门以及每一名人员的身上,逐步构建起科学合理、协调有序的预算管理体系[9-10]。最后,企业在融合战略目标与预算管理编制时,可以参照国内外企业的成功经验,如制定企业高管负责制,以此为基础制定清晰可行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同时为企业高层管理者提供必要的目标设置,确保企业所制定的战略目标可以在细节单元方面得到有利的支撑,真正实现企业预算编制管理的权责统一。在借鉴优秀预算编制经验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应注意结合企业自身发展性质,不能将其完全应用到自身管理实践中,唯有此,才能最大限度保障企业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与针对性,更好的发挥出预算编制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全面预算编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其不仅可以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还能推动企业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切实提高其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针对当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人员预算编制意识不够、预算编制体制不健全以及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脱节等问题,企业管理者与相关编制人员应该主动破除传统编制理念与编制模式对自身行为的束缚,转变观念,认识到全面预算编制的重要性、选择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编制方法、强化预算管理编制的战略导向,确保企业全面预算编制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保持高度一致。以此来推动企业沿着专业化、科学化、精细化的方向不断深入迈进。希望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对新经济形势下企业全面预算编制起到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杨晓晨.国有企业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基于全面预算管理视角下[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2(2):45-47.

[2]宋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措施探讨[J].品牌研究,2022(33):265-268.

[3]蔡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流程与优化措施[J].投资与创业,2022,33(18):54-56.

[4]郑玲.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财讯,2022(12):22-24.

[5]郭庆.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22,37(19):134-136.

[6]王小会.中小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难点与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9):159-161.

[7]周博,马琳.全面预算管理在工程化生产制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1):91-93.

[8]陈勇.全面预算管理在石油企业中的问题探索与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22(22):148-150.

[9]吴怀平.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大型企业中的应用——以J企业为例[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1):80-85.

[10]孙娟.中小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22(1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