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疾病防治中的技术关键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0
/ 2

肉牛疾病防治中的技术关键点

林燕兰

吴川市农业农村技术推广中心    524599

摘要:肉牛疾病防治是现代畜牧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有效地防治肉牛疾病显得尤为重要。在肉牛养殖过程中,疾病的爆发不仅会影响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甚至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掌握肉牛疾病防治的技术关键点,既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需要,也是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探讨肉牛疾病防治中的技术关键点,为保障肉牛养殖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肉牛;疾病防治;技术关键点

引言:肉牛养殖作为重要的畜牧业产业,不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肉类食品,还在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肉牛疾病的爆发和传播常常对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不仅损害肉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还直接威胁肉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这一问题,科学有效的肉牛疾病防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肉牛养殖者要不断探索创新,通过掌握关键技术,更好地应对疾病风险,提升养殖效益,为肉牛的健康和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一、常见牛病分析

  1. 牛肺脓肿

牛肺脓肿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病因包括细菌感染,其中以嗜肺军团菌、巴氏杆菌等为常见致病菌。这些细菌通过呼吸道感染进入牛的肺部,引发炎症和脓液积聚,最终形成脓肿。牛肺脓肿的临床症状通常包括:第一,患牛肺部功能减退,导致呼吸急促和困难,可能会出现干咳或有痰的咳嗽。第二,患牛表现出精神不振、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第三,牛体温升高,是典型的炎症反应。在严重情况下,脓液会通过呼吸道排出,导致咯血或咳痰带脓。牛肺脓肿的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治疗,控制细菌感染,并提供支持性治疗,如保持牛的舒适和适当的营养。在防控方面,关键是加强牛只的健康管理,确保牛圈的清洁卫生,定期巡检,早期发现并隔离患病牛只,减少疾病的传播。

  1. 牛结核病

    牛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抵抗力很强的细菌,可以在体内长时间存活。牛结核病通常通过直接接触感染源或吸入排放出的结核菌,如痰液、尿液等,传播给其他牛只。牛结核病的临床症状因感染程度和牛只的免疫状态而异,但一般包括:第一,受感染的牛会出现体重减轻,食欲下降。第二,患有牛结核病的牛只通常会出现慢性咳嗽,尤其在运动或饲料进食时。在疾病晚期,牛只会出现呼吸困难和快速呼吸。第三,患牛会表现出精神不振、虚弱和乏力。有些患牛会出现乳汁异常,如产奶减少或乳质变化。牛结核病的治疗难度较大,常规的抗结核药物对牛的治疗效果不佳。因此,一旦发现感染,通常会选择将患牛隔离或淘汰,以阻断病毒的传播。预防牛结核病的关键在于加强牛只的健康管理,控制感染源的传播,定期进行结核菌检测,并隔离感染的牛只,避免野生动物与牲畜的接触。

二、疫苗接种与免疫管理

  1. 确定合适的疫苗种类和接种计划

在肉牛疾病防治中,选择合适的疫苗种类和建立科学的接种计划是关键。首先,需要根据地区的疫情情况和肉牛养殖环境,选择对当地疫情有疗效的疫苗,如口蹄疫、瘟热等。其次,需要考虑肉牛的生长阶段和生产目标,确定不同阶段的接种计划,包括幼仔期、生长期和育成期等。此外,接种疫苗还应考虑疫苗的剂型、剂量和接种方法,确保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建立有效的免疫程序

建立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是保障肉牛健康的重要步骤。免疫程序应包括接种时间、接种间隔和接种方式等方面的规划。在制定免疫程序时,需要充分考虑肉牛的生理特点和免疫应答机制,避免免疫干扰和免疫抑制的发生。此外,应根据肉牛的养殖规模和管理情况,确定适合的免疫方式,包括集中免疫和分散免疫等。例如,一家肉牛养殖场曾经发生过口蹄疫,为了不再发生类似情况,养殖场引入口蹄疫疫苗,建立定期接种计划,并且详细记录接种情况,包括每头牛只的接种时间、疫苗批次和兽医签名。每头肉牛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内接种口蹄疫疫苗,确保其免疫系统的强化和持久性,有助于跟踪每头牛的免疫状态,及时进行补种。

三、健康管理与疾病监测

  1. 建立健康档案和疾病监测体系

建立健康档案和疾病监测体系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潜在的疾病问题,健康档案应包括肉牛的基本信息、生产记录、免疫历史、疾病史等内容,便于随时查阅和分析。同时,建立疾病监测体系,通过定期的体检和检测,监测肉牛的生理指标、病原体存在等,早期发现疾病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1. 提前发现和诊断潜在的疾病问题

通过健康档案和疾病监测体系,可以提前发现和诊断肉牛身体的潜在问题。例如,一家肉牛养殖场注意到一些牛只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且粪便异常,为了尽早发现和解决潜在的疾病问题,养殖场开始对牛只进行体检,检查体温、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标,并收集样本进行粪便检查,检查是否存在寄生虫感染或其他肠道问题。在进行检查后发现一些牛只出现肠道寄生虫感染。兽医团队迅速介入,为这些牛只提供适当的药物治疗和护理。随着时间的推移,牛只食欲恢复正常,粪便也变得正常。这个案例强调通过定期监测可以更早地采取行动,防止疾病扩散并减少损失。

四、卫生措施与环境改善

  1. 维持清洁的饲养环境

维护清洁的饲养环境可以防止疾病传播,保持牲畜舍、围栏和饲养设施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便和废弃物,防止污秽的聚集和滋生细菌的环境。此外,适当的通风和排水也是维护饲养环境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减少湿度和氨气浓度,改善牲畜的居住条件。

  1. 确保饮水和饲料的卫生安全

保持饮水设施的清洁,并确保饮用水的卫生质量,可以防止水源传播疾病。同时,饲料的质量和卫生也需要重视,避免饲料受潮、发霉等问题,影响肉牛的健康和生长。合理的饮水和饲料管理,有助于提高肉牛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例如,牛只饮水和饲料的卫生安全存在问题,导致牛只摄入不卫生的水和饲料,就会引发瘤胃酸中毒。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对水源进行净化和消毒处理,引入新的水过滤系统,并对饮水设施进行定期清洁和维护。其次,改进饲料的储存和分发方式,确保饲料不会受到霉菌和细菌的污染。同时,对于发霉的饲料要及时淘汰。经过上述措施可以确保水和饲料的卫生安全,瘤胃酸中毒问题可以得到有效防治。

五、营养调控与饲养管理

  1. 制定科学的饲养计划和饲料配方

科学的饲养计划和饲料配方,可以确保肉牛充足的营养供给和水分摄入,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生产目标,制定适宜的饲养计划,包括饲料种类、数量和喂养频率等。同时,根据肉牛的需求,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确保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的平衡供给。

  1. 避免过度喂养和营养不良

过度喂养和营养不良都可能导致肉牛健康问题的发生,需要根据肉牛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喂养,提高肉牛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例如,牛只出现体重急剧下降、食欲不振以及其他不正常的临床症状时,养殖场要开始精确测量每头牛的饲料量,确保它们每天摄入的饲料量在正常范围内。并对供应的饲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饲料的营养成分符合肉牛的需求。最后把牛只分成不同的组别,根据其体重和生长阶段提供不同类型的饲料。通过精确的饲养管理,牛只恢复正常。

结束语:在肉牛疾病防治的道路上,科技的力量愈发凸显其重要性。科技为肉牛疾病防治提供精准高效的工具,也为肉牛养殖提供可持续的发展方向。科技是肉牛疾病防治的重要驱动力,使肉牛养殖业在疾病防治方面有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肉牛养殖者能够更加科学地预防和控制疾病,为肉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安雪梅.肉牛疾病防治技术要点探究[J].中国畜牧业,2023,(01):91-92.

[2]杨艳群,彭彩丽.肉牛疾病防治过程中的技术要点[J].今日畜牧兽医,2022,(03):89.

[3]李进平.肉牛疾病防治过程中易忽视的技术要点[J].今日畜牧兽医,2021,(07):29.

[4]李福全.肉牛疾病防治技术要点[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1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