锆石成因与文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0
/ 1

锆石成因与文化

武甜甜,曹玉萍,孙娜娜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珠宝学院,陕西西安712046

摘要:锆石作为十二月生辰石之一,象征着成功。因其稳定性较好,而成为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最重要的定年矿物。本文从锆石的基本特征,成因,文化等方面加以阐述,着重体现出锆石的文化特征。

关键字:锆石,特征,成因,文化

引言

锆石又称锆英石,日本称之为“风信子石”,是十二月生辰石之一。也是宝石的一种。其英文名为Zircon,是地球上形成的最古老矿物之一。

1 锆石的基本特征

锆石的化学成分:硅酸锆;化学组成为Zr[SiO₄],晶体属四方晶系的岛状结构硅酸盐矿物。晶体呈短柱状,通常为四方柱、四方双锥或复四方双锥的聚形。锆石颜色多样,有无色、紫红、金黄色、淡黄色、石榴红、橄榄绿,香槟,粉红,紫蓝,苹果绿等,一般有无色、蓝色和红色品种。色散高,有金刚光泽。无解理。摩氏硬度7.5-8,比重大,达4.4-4.8。

锆石中通常含有各种微量元素,常见的有U-Th-Pb 体系、Hf、REE 等,这些微量元素离子半径大、价态高,不易存在于大多数硅酸盐造岩矿物中,却可以广泛容纳在锆石的晶体结构中,是限定源岩性质和形成过程非常重要的示踪元素(Hoskin 等,2003)。因此可以利用这些元素来反推锆石的成因。

2 锆石成因

锆石可在多种环境中形成,而不同成因的锆石在形态、内部结构、微量元素种类和含量等方面具有差异,因此可通过这种差异来推导锆石的形成环境。目前,对锆石成因的分类通常分为岩浆锆石、变质锆石和热液锆石三种。岩浆锆石是指直接从岩浆中结晶形成的锆石。变质锆石是指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锆石。热液锆石是指经过热液流体蚀变或者热液改造了的锆石,或从热液流体中直接结晶的锆石(李长民,2009)。

3 锆石文化

锆石是常见的宝石矿物,因其外观酷似钻石而更换了其角色,对于很多人而言其名字仍意味着“仿品”。这不免令人遗憾,因为锆石本是一种美丽的彩色宝石,它将民间传奇和独特魅力诠释得恰到好处。锆石一般又分为高型锆石和低型锆石。由于低型锆石有些含有放射性元素,所以如果是首饰用的锆石,低型锆石是不能接受的,低型锆石是由于放射性而晶体变为非晶体的锆石,很可能是带有放射性的,一般首饰珠宝用锆石只会选用高型锆石。高型锆石是岩浆早期结晶的矿物,不含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无害。

在西方人看来,佩带红锆石可以起到催眠作用,可以驱走瘟疫,战胜邪恶、邪灵以及增加财富、荣誉和智慧。现今有些国家把锆石和绿松石一起作为“十二月诞生石”,象征成功和必胜。

许多学者认为,锆石这种宝石的名字源于阿拉伯语单词zarkun,意思是“朱砂”或“朱红色”。还有人认为其来源是波斯单词zargun,“金色”。就锆石的色系而言,每种推导均看似都有可能。

世界上最著名的蓝色锆石,重208克拉,现珍藏于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蓝色锆石在维多利亚时代尤受青睐,当时这种精美的宝石常见于英国古董珠宝首饰(可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宝石学家George Kunz-蒂芙尼的著名宝石买家,是一个颇有威望的锆石倡导者。他曾经提出以“星光”命名,以诠释宝石的火彩性质。

参考文献:

Hoskin P W O, Schaltegger U. The composition of zircon and igeneous and metamorphic petrogenesis[J]. Reviews in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2003, 53: 27-55.

李长民. 锆石成因矿物学与锆石微区定年综述[J].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9, 32(3): 161-174.

项  目: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一般项目--“世外桃源”系列珠宝文创产品,项目编号S202213123043X

作者简介:武甜甜,(1993-),女,陕西人,教师。

通讯作者:曹玉萍,(1994-),山东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