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关键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0
/ 2

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关键点研究

李国强

滨州京鲁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滨州568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当前城市居民汽车保有量增加,对于公路路基施工而言,则需要保证路基结构的稳定性,能够抵抗自然侵蚀,承受车辆载荷,所以,必须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检查,对路基的每个工作进行有效的处理,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规范。

关键词: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当前城市居民汽车保有量增加,对于公路路基施工而言,则需要保证路基结构的稳定性,能够抵抗自然侵蚀,承受车辆载荷。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应重视对施工区域土质结构的化验分析,了解施工周边水管以及地质情况,合理选用施工技术,明确施工技术规范,保障各岗位工作人员能够严格落实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技术标准,以此来提升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减少后期公路病害问题的发生,保障车辆交通出行的安全。

1公路路基质量提升中常出现的问题

1.1公路路基的冻胀与塌陷问题

在冬天进行公路路基填充工作时,会发生很多问题,冻胀就是常见的一种。北方的温度并不像南方那样温和,尤其是在冬天,气温极低。而北方土壤中的水含量非常多,这也导致了冻胀问题很容易发生。到了春天,温度会迅速升高,这时土壤中结成的冰会化成水,土壤自然变得软,从而导致公路路基塌陷。公路塌陷问题是公路路基质量提升中最常见的问题,也是十分危险的。之所以造成公路塌陷,最主要的是土壤条件或操作过程不合理所造成的。因为,有些地方的土壤含水量特别高,土质比较柔软,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土地的密度,从而造成危险事故的发生。

1.2公路路基的裂缝问题

我国的土地面积广阔,有些地方的气候也十分恶劣。尤其是西部高山区,不仅温度极低,自然灾害也频发,像是沙尘暴、龙卷风等都是正常现象。这一现象也导致了,西方地区在开展公路路基工作时,困难重重。这种恶劣的现象不仅使得公路路基工作的完成耗费很长时间,还极大地浪费资源,严重影响公路的结果与收益。即使公路沙化现象出现的频率并不高,但在西方地区公路沙化的现象的出现还是比较常见的,这主要是因为西方恶劣的天气与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它也是进行公路路基工作时,最常见且伤害性高的危害。这种危害通常是由沙尘暴的频发所引起的,沙尘暴把大量的黄土卷在空中,大量的黄土在空中飘荡,很容易掩盖住整个公路路基。

2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路基的测量要点

测量虽然在公路路基工程所有施工步骤中,并不属于较为正式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此项工作的落实仍然非常重要且必要,直接影响着后期相关施工操作的落实质量与效率。此项工作的目的是对施工现场的地形、标志性物体进行标注,并保证数据结果的精确。组织落实施工测量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测量工作的相关标准与规范开展,同时,综合各项测量指标与要素进行测量方案配置,保证测量工作的高水平落实。

2.2路基填方和填筑施工技术

首先在进行路基填方施工之前,需要对路基有一个大体规划,可以用石灰画线,不仅清晰显眼,还整齐流畅,对施工段落和施工层次进行分层,填方时根据分层合理进行。施工过程中,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可以用挖掘机和装卸机进行挖土、运土工作,把路基填方和填筑中所用土料运送到指定位置,再用推土机进行铺平,把土料均匀地铺在地基上,用重型振动机进行压实,压实地基表层,压实度必须大于90%,为控制施工层的填方厚度,可以每进行一次填料铺设就用石灰标记卸料方格。对于不同土质的填料,要分开进行填筑,不能混合在一起进行填筑,这样会影响工程质量,留下安全隐患,应该在填筑前明确每种土质的数量,制定填筑计划,当实际情况与计划不相符时,再酌情增减。用透水性不好的土质进行填筑要控制含水量,透水性过高的土质不再采用,透水性过低的土质通过洒水方式增加透水性。路基填筑用分段填筑方式施工,在路基填方和路基填筑交接处要事先留好台阶,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后续两段工程的衔接重合。施工期间,除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也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特别是暴雨等恶劣天气。当连续暴雨时,路基的含水量会持续上升,填方和填筑施工进度受到阻碍,从而耽误工期,增加工作量,所以施工之前的排水系统必须做好,这样,即使暴雨来临,也能尽量减少损失。随时观察路基排水和临时排水情况,雨量太大时,可以在路基两旁设置临时的泄水沟,使排水系统通畅。

2.3土方开挖

在高边坡地段进行土方开挖施工时,需先将坡顶处的截水沟修好,然后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逐层开挖。对于双壁路堑的挖方施工,应从两侧边坡的顶部不断向下进行,先对边部进行开挖,再对中心的部分进行开挖,这样能保证坡率达到要求,使边坡保持平顺。而对半壁路堑进行开挖时,应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进行。当挖运距离小于80m时,可使用推土机组织施工,而当挖运距离在80m以上时,需使用装载机进行开挖和装卸,由自卸车进行运输。

2.4路基排水施工技术

路基排水在整个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如果排水工作没有做好,会导致路基稳定性、安全性降低,很多公路受到破坏都是由于雨水。对于雨量较大的地方,建设公路时更应该注意排水系统,做好加固工作,把雨水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设置路基排水系统还需要考虑当地的环境和附近农田的水利灌输,排水系统要符合当地的排水规划,不要对老百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排水系统主要围绕路面排水、地面排水和地下排水进行设计,路面排水的重点是防止雨水冲刷路基边坡,路面排水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集中区域排水,在公路外侧设置拦水带,拦水带回经常被雨水冲刷,所以必须坚固可靠,可以用水泥混凝土制成,使其与硬路肩路面形成一个三角形的集水槽,集中把雨水排到排水沟中去,让雨水尽可能少渗入到路基中。对于雨水量较低地区,直接在公路中央分隔带设置过水槽进行排水。第二种是分散区域排水,主要针对地势平缓的地区,该地区不仅要设置集中排水,还要考虑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这种地方往往会有路表积水现象,可以设计路肩排水系统,增加排水沟。地面排水主要采用截水沟、边沟等方法进行排水,高级公路上的排水沟要求用浆砌片石进行加固,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大多用水泥混凝土预制板,更稳定可靠。地下排水大多采用渗沟、暗沟等方式,渗沟中会设置渗水管,通过渗透力达到排水目的。

2.5加强对路基的填筑材料的控制

路基工程的强度与路基压实度、路基填料等质量息息相关。对此,需要选择满足道路等级规定,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的填筑材料。一般来说,路基填筑材料主要包括级配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对于块状的砂岩而言,可应用人工以及机械对其进行处理,有效规避材料之间间隙过大所导致的路基沉陷。对沼泽土、冻土等进行考量可知一般不会用于填料。若是必须使用黏土等不满足要求的填料,则需要有效控制好其填料的含水性,对其进行改善后作为填料再进行碾压,做好对应的排水处理。一般来说,填料的含水量需要长期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下,确保其经过压路机处理后增大密实度。做好原始路面的处理工作,原地面不满足要求时要进行清除和替换,然后再对路基进行填筑,保证路基填筑质量。

3结束语

总而言之,路基施工是公路工程施工的基础,是公路质量的重要保证,路基出现质量问题,直接会导致公路工程路面病害的出现,增加行车危险,降低工程使用寿命,无论是从安全性还是从经济性的角度来看,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因此,需要施工单位结合时代发展,引进新技术,把握路基施工的重难点,保证路基施工的质量,为道路的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吉运达.论公路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382(8):189-190.

[2]范金苗,李伟.浅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4):1-4.

[3]葛文清.浅谈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J].城镇建设,2020(4):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