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9
/ 2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思考

郑豪

新乡市河湖事务中心  河南省新乡市 453000

摘要:河道是水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近年来,河道水体污染问题较为严重,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还导致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降低。因此,社会各界开始关注河道水环境污染问题,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水生态修复技术,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已成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

1 城市河流水环境生态治理原则

1.1 统一性原则

在环境生态治理中,需明确治理河流环境的基本原则。首先坚持统一性,认识到河流治理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河流治理需要考虑道路规划、排水规划、景观规划、上下游河流规划等因素,打造系统化的城市生态环境。

1.2 生态性原则

在城市河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要认识到生态的重要性,坚持生态性的原则。所谓的生态性原则,就是要考虑到河流的水环境实况,尊重环境的特征。城市河流作为城市的重要水资源,在治理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升河流的自我修复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生态系统水循环,让河流活起来,而不能只是依靠人工河流维护。应坚持生态性的原则,在治理中综合考虑周围的生态环境,建立城市的生态循环系统。

1.3 效益性原则

在河流环境治理中,因需要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治理过程中,要秉持效益性的原则,优化设计方案,减少成本,建立长期的规划,采用分段化恢复河流治理。要重视前期的治理工作,在城市水环境的生态系统完成工作之后,减少后期投入,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

2 城市水环境治理和污染控制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2.1 道路工程建设

道路工程建设行业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整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而相关数据表明,道路等硬化工程也会致使水环境处于恶化状态,因为工程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这也是由于相关管理工作不到位所致。同时在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也没有做好细节工作,这样也会给防洪管理工作造成较大的压力。比如:容易发生内涝,这直接危害着内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其切身利益会造成影响。除此之外,城市建设中仍旧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硬化工程,因为很多工程建设,没有结合周边生态环境去展开施工操作,鉴于此,就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也会对周边群众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2.2 没有较强的治理意识

想要更加有效的治理和保护水环境,必须要从多个层面和多角度共同抓起。但目前在个别城市的基层政府,并没有过多宣传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的相关内容,个别地区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同时为了完成上级工作,在宣传中会采用定点宣传的形式,虽然也起到一定宣传效果,但无法有效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在宣传中相关内容都体现在纸质材料上,很多群众并没有认识到水污染产生的危害及治理与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宣传材料会被大量丢弃。另外在很多宣传内容中,通常都为与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枯燥且不生动,没有全面结合网络与媒体等手段,不能像多媒体和视频图画等形式更好的将水污染危害与现状体现出来,使整个致力于保护工作的展开遭受严重阻碍。

2.3 生物修复技术缺乏科学、合理的多样化应用

城市水环境治理所需要应用的技术是多种多样的,但部分城市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方法单一,比如多为借助微生物投放剂、人工增氧等。微生物投放剂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细胞的吸附原理。微生物细胞的比表面积很大,对水中的有机颗粒、溶解性有机物、胶体物质等特别是有毒有害的有机污染物具有超强的吸附处理能力。但在修复中只单纯应用微生物修复技术,没有采取其他相应技术处理被吸附去除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会不断累积在剩余污泥中,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需要科学合理地应用融合多种科学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涵盖环境工程学、微生物学、水文地质学等,如此才能使修复工作效果显著。

3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策略

3.1 灵活设计植物搭配

在河流治理工作中,植物的应用与设置是关键内容、若将河流看作小型生物圈,为了保证生物圈内部生物的多样性,就要充分考虑到植物搭配问题,设置合理、灵活的植物搭配方案,将植物的功能最大化地发挥,切实地提高河流的应用水平。在选择植物时要保证其合理性,并科学搭配植物种类,既要满足当地的气候环境与土壤质量,又要能从根本上提升城市绿化水平。众所周知,在城市内部,植物的功能是多样化的,除了能加固河堤外,还能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因此,相关部门在开展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工作时,要充分利用植物,并合理搭配植物种类,既要保证环境的美化效果,又要发挥植物的防浪、绿化等功能。

3.2 因地制宜选择堤型堤线

开展河流水环境治理工作时,对堤型堤线的选择要实现因地制宜,并充分考虑自然生态因素,根据周边环境的自然地理情况,确定工程方案。若需要人为干预,要保证范围较小,避免影响植物的生长。许多城市开展河流水环境治理工作会以水泥、混凝土等作为岸堤材料,但这些内容与生态环境是不符的。因此,相关部门要充分考虑生态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堤型与堤线。

3.3 内源污染控制

河道底部常有多年淤积的杂物,如果不进行清理可能会影响治理效果。这些淤积的底泥中含有重金属、氮磷元素,将会持续性的向河道水体中释放。通过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结合物理和生物治理技术能够有效地进行控制。物理治理技术主要是采用机械清理淤泥的方式,将河道底泥挖掘清理,常用于面积小、污染严重的河道治理工程中。如果是河道面积较大、污染较轻微的河道,可以通过应用生物酶,将底泥中的污染物消化,阻止内源污染问题的扩大,起效迅速,效果持续时间长。生物酶能够使底泥中的微生物活性被激发,达到降解有毒有害物质的目的。通常情况下,生物酶降解用于长期的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中,长期使用生物酶能够提升底泥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净化效果显著。

3.4 微生物强化技术

在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中,为了提高水环境治理的有效性,应以微生物水环境治理方法为核心,实现城市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微生物强化技术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强化微生物的利用和利用微生物降解能力来处理污水。在微生物增强技术的使用中,可以增加被污染水体的溶解量,有效调节水体的pH值,促进水体中微生物的生长,保证水体的自净能力。通常,在微生物增强技术的使用中,会采用曝气的方式,通过曝气来增加水体中的含氧量,从而促进微生物的生产和繁殖,全面提高黑臭河水的处理效果。此外,在使用曝气和增氧处理方法时,可以提高水体中的含氧量,增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效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然而,在使用该技术时存在高能耗和高成本的问题,这限制了曝气技术的使用效果。因此,在当前的城市污水处理中,为了提高工业废水污染处理的有效性,应该以水污染为核心,科学部署微生物来发挥其活性。

4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中国的城镇化步伐也越来越快。城市水环境不仅可以改善生态,还可以辅助社会生产,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然而,随着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城市用水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水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城市水环境治理也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将水环境生态治理技术应用于水环境治理,可以有效改善城市水质,提高治理效率,更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思考[J].清洗世界,2022,38(12):84-86.

[2]周旋.关于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策略探析[J].黑龙江环境通报,2022,35(03):95-97.

[3]包闯.扬州市城市河道综合治理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水运,2022(07):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