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BIM的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管理系统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9
/ 2

系统BIM的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管理系统设计

王辉

120103197212144211

摘要:机电安装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重点环节。随着社会产业经济的发展,社会群体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与机电安装相关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复杂。为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打破传统施工方案对工程项目质量的束缚,应在施工过程中,与工程方进行技术交底,提高多个作业方交流与互动的及时性、协调性,从而实现对工程质量的全方位优化。为实现安装工程施工的规范性,本文以BIM作为支撑展开详细的设计研究。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机电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为工程施工的有序开展,提供大力支持。因此,施工单位应当明确意识到建筑机电设备的重要性,对其安装及管理环节予以高度重视,并积极引进当下领先的BIM技术,全面发挥出此技术的真正优势。通过BIM技术对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展开科学设计,优化安装作业内容,强化设备安装管理力度,可促使建筑机电设备得以良好应用,实时追踪设备的具体运转情况,进而实现全面掌控各施工环节的根本目的。

1BIM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设备安装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1.1可视化

BIM技术作为当下应用效果最好的建筑新技术,其全面的技术功能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其中,BIM技术的可视化特点能够在根本上帮助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并且有助于加强对于建筑工程的全面管理,切实提高建筑项目的成本控制效能,提升资金利用效率。而以往二维图纸需技术人员结合个人多年工作经验,并凭借想象力来进行三维模型的构建。但是,在这种工作方式下,图纸与工程实况间存在一定差距。BIM技术的有效利用,可以根据所收集的信息数据构建出一个真实的三维模型,方便管理者从不同位置、视角来对建筑细节及外观进行模拟。通过可视化模拟可为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及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极大便利,其中包含施工环节的交流与沟通,在部分重点环节上迅速做出正确决策等。

1.2模拟性

由于建筑工程具备突发性、多变性等特征,在工程具体施工阶段极易发生意外事故,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工程施工环节的安全系数,可运用BIM技术的模拟性特点,来最大限度降低施工环节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而实现优化建筑施工操作的整体效果。通常情况下,BIM技术一般以模型构建为主,利用渲染直观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这样一来,施工作业人员便可依据模型,来对设计方案展开相应调整,在第一时间内纠正或许会存在质量问题的环节,如此便可显著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及应用年限。由此可见,通过BIM技术的模拟性特点,可显著提高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各种质量问题的出现,方便施工单位选择最为恰当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进行建筑机电设备安装。

2BIM技术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及管理中的应用

2.1机电设备安装模拟

施工仿真也被称之为虚拟施工,在根本上讲便是通过BIM技术的科学应用,来对实际的建筑施工流程展开仿真,并且借助计算机设备的内存运算功能,对建筑工程施工活动中的人、料、机等一系列信息参数进行整合,从而将其转变成为计算机数值,并应用可视化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借此让相关人员直接发现与处理建筑技术问题。针对建筑工程而言,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模拟往往在辅助机电设备安装管线及设备安装方面有着大量运用。在工程前期环节,工程参建人员可通过应用BIM施工模拟来密切探讨施工方案,以实现优化其中不科学的施工工序。同时,在机电安装阶段,相关工作人员还需对管道布置次序予以高度重视,倘若无法充分掌握管道空间内的排布顺序,便极易出现上层管道并未布置但下层管道已经布置完成的情况,而应用BIM技术展开的建筑仿真便可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在实际施工前,可依据施工进度节点来对安装区域展开施工模拟,各个专业一同协商,明确最为恰当、科学的施工方案,进而为后续安装操作的顺利开展,打造良好基础。

2.2整体布局设计中应用BIM技术

针对综合管网设计而言,其是建筑机电安装施工作业顺利开展的基础前提。管网设计的是否科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前期施工图纸的设计效果,但以往二维施工图纸存在较大局限性,这则让建筑机电安装施工遇到众多难题。鉴于此,可将BIM技术运用到整体布局设计之中,进行三维立体模型的建立,让施工作业人员能够对施工现场进行直观且全面的观察,并依据既有的机电安装施工方案,来开展管道铺设及水电基础设备安装,在BIM技术的大力支持下,对总体布局设计工作展开有效管控,可显著提升建筑机电安装施工的品质与效率。与此同时,以建筑机电安装中电气工程为例,电气工程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后期使用效果,一旦电气工程安装施工质量并未完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但会大幅度增加安全事故出现的可能性,而且还会在后期建筑物应用过程中频繁发生漏电、停电等问题,这样一来,就会对建筑物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为了规避此类情况的发生,需要对工程施工环境进行深入的考查,进而择优选取合适的路线进行运输,之后再对网络系统及电气系统展开科学布设,运用BIM技术来进行三维立体的设计,以便对整个地下基础设施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层次剖析。

2.3辅助管道预制装配

以往的管道工程施工过程通常都是由施工作业人员来完成机械的装配,但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施工进度缓慢、产品质量无法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因此应用BIM技术完成制作过程,可让管线提前完成预制,之后再应用机械设备和已经预制完成的管道线路进行连接操作,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大幅度降低机械安装施工的造价成本投入,同时也能够有效缩短建筑施工工期。目前,管道线路预制通常可以划分成下述三个阶段:第一,管线预制准备工作阶段。应用BIM技术把管线进行分段标记,并把管线的尺寸、大小、规格精确记录到计算机系统之中,接下来再对所有信息进行数据制表;第二,制造生产阶段。在管道制造过程中,依照完成的管道线路汇总数量来完成管线制造。第三,管线输送阶段。对已制造完毕的管线进行包装,随后再将施工所需的管线运输至施工现场。

2.4碰撞检查

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环节所涉及的方面较多,因此,为确保施工质量,在设计工作结束后便要对所有管道情况展开全方位检测。首先,需科学应用建筑设计图,来对管道构造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把管道中容易碰撞的区域清晰标记出来,并且还要应用有效手段来对管线情况进行调节。其次,应用BIM技术对管线的定位进行再次调节。最终,应用BIM技术对管线的总体综合排布及分配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可应用BIM软件所构建的空调、采光、消防排烟、通风等一系列三维建模系统,把有关信息数据全部录入至建模系统中,以便对机电安装施工环节进行高效管理,并对碰撞情况展开有效检验,进而一一标记出管道的碰撞点,如此便可实现对管线进行全面调度,优化管道内部结构的整体目标。

结束语

BIM技术的出现是建筑行业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上文所阐述的内容,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运用BIM技术可以显著的提升施工的整体效率与质量。并且,BIM技术的应用可显著降低管线碰撞、防止物料供给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而且也能贯彻落实施工成本控制,提高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使机电安装充分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的同时,在源头上确保建筑后期的应用安全。

参考文献

[1]魏国,李磊,任泽俭.BIM技术在机电设备安装及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山东水利,2022,3:65-67.

[2]曾龙炜.BIM技术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与管理的应用[J].福建建筑,2021,12:168-170.

[3]魏国,李磊,任泽俭.BIM技术在机电设备安装及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山东水利,2022,3: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