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与机电一体化的融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9
/ 2

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与机电一体化的融合研究

马乐

身份证号: 640221198908073014 

摘要:目前机械制造业正在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化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成熟,并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从机械制造技术综合发展的趋势来看,可以推动电子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建立完善的系统,为电子技术系统的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对数据的分析越来越精细,在电子技术中,可以对部分功进行细分,但这也就对机械智能化技术和机电一体化系统运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本文重点是将机械智能化技术与机电一体化进行了融合,并与有关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对机械智能化与机电一体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实现这两者融合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机电一体化;融合策略

1.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与机电一体化结合的意义

1.1.推动机电一体化发展实现质变

机电一体化主要就是为生产技术提供技术支持,当前很多生产都只能通过这个技术实现自动生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自动生产的不足会影响到生产量和效率,并增加生产中的人工成本,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所以想要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机电一体化发展就要实现质变。而智能技术的出现,就是实现机电一体化质变的重要契机,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实现全面管理生产活动,让其在日常生产中也能实现自动化运作。一旦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异常,智能化系统能够快速获取相关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识别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并解决其中一部分异常问题。在自动化生产的过程中,想要避免异常现象,就需要使用智能化技术,将相关信息同步给工作人员及时进行处理,或者是调整相关的参数,让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即使在发生异常后无法解决,也能精准识别,便于工作人员处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能够转变机电一体化只能依靠自动化生产的被动局面,消除原本自动化生产中的不足,实现机电一体化质变。

1.2.降低整体设备制造难度

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智能化技术已经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地使用,所以在机械制造中,除了能够控制自动化生产,还能在机械设备中发挥作用,应用智能化的设备被称为智能化机械设备,这类设备在性能上要比传统设备更强大,能够适应使用中的物理环境,进一步降低了机械设备的制造难度。例如在机械手臂的制造中,以往需要制造者通过对使用现场的物理进行设计,考虑整个空间和设备的形状等,同时还要满足设备的生产量,这些可能会在实际情况中产生冲突,例如在小空间就无法实现自重较高的物料,想要让机械手臂在较小的空间内只有活动,那么建设的规模就需要小一点,这就是对整个空间的迁就,对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情况下也提升了机械制造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机电一体化,智能技术的融入就能弥补以往机械设备制造中的不足,突破空间和规模方面的限制,实现二者共存,降低了机械生产的难度,也满足了机电一体化生产的需求。

2.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与机电一体化融合应用策略

2.1.应用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

在整个机械制造中的数据控制,需要将数据分析与单元联系在一起。当前,在数控中嫁娶了接口拓展结构和网络信息拓展接口,通过接口的传导,实现在数控加工的信息化管理。以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来讲,在数控加工的过程中进行集中单元对走刀路径进行预设,通过可视化技术能够了解走刀路径是否合理,工作人员能够对走刀路径进行调整,从而让数控加工更加合理。在模拟中,智能决策能够其数据进行记录,为之后的机械制造中加工环节提供大数据分析,了解大数据的优势,对相关加工的方式进行数据筛选和记录,如果在后期想进行相同的加工工艺时,就可以直接使用之前记录的数据进行。想要完成这类数据的分析就需要立足于智能化技术,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其进行的工艺进行分析统计,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而数据分析的开展是需要利用智能决策技术。当前,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中,数控加工已经设置了动态捕捉摄像,将画面传输到系统,系统对当前的加工状态进行识别,从而实现智能化的自主决策。

2.2.动态反馈技术与智能调节

构建智能化系统,能够在复杂的加工环境下进行最科学、合理的判断,并根据相关要求,选择最适合的加工工艺。在生产加工中,对其判断是否正确很关键,而影响这个判断的因素也有很多,有机械制造自身的运转系统,还有动态反馈机制是否有效。因为机械制造中的机电一体化,那么机械制造和电气技术也要在反馈机制中实现。当前,动态反馈技术也能够运用到复杂的加工环节中,这种也叫闭环反馈控制技术。其实这类技术的运用形式已经非常成熟了,但因为智能技术的发展,就需要将智能控制与反馈控制系统结合起来,从而将整个动态反馈技术的有效性。在融合的过程中,要保证动态反馈技术的运转,技术人员还是需要考虑加点一体化技术,将其进行综合,并将这些技术的应用到具体操作中,通过对反馈机制。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从而实现数据反馈是符合实际操作的,并在其中将智能化技术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尤其是在对这个机械设备的管控中,这种动态反馈机制就能够实时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反馈,让相关人员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防止在设备运行中出现不合安全运行的情况,这也是提高机械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途径。

2.3.结构微调和微动控制技术

当机械制造中将智能化技术和机电一体技术融合后,能够实现系统为微控,但是这种微动控制技术要立足于整个机械结构上。在当前机械中,这种微动控制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并在实际制造中得到应用,包括在机器人测试和战斗飞机测试中都应用都了微动控制系统。目前在微动控制技术上的应用,也属于全流程巡航技术。可以根据反馈数据,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整合分析,从三维空间对机械移动轨迹进行控制点标定,这样在实际移动才能相对稳定,实现精准控制。但是微动控制运行中,其运算的数据是非常大的,要依靠大数据技术以及超级计算技术进行,这也就导致应用微动控制技术的成本增加,而使用这类设备的机械机构制作也相对复杂,标准较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持续发展的时代,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一机化融合发展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这一融合主要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技术融合来推动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但是,在此过程中,有关人员必须根据机械制造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通过对这种技术的应用,对智能技术与机电一体化的融合方式进行优化,将这两种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将其应用到机械制造中,从而可以在机械制造中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在生产过程中的精确控制,在智能化技术出现后,可以实现无人值班,或者是降低值班人数,节省人力,推动技术装备的创新发展,从而使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技术得以持续地提高,从而使机械制造业得以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巴翠.探索机械制造智能化技术与机电一体化的结合[J].中国新通信,2021,23(17):139-140.

[2]陶晓红.机械制造的智能化技术与机电一体化的结合[J].中国设备工程,2021,(05):34-35.

[3]郭露.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实践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4):216-217.

[4]胡科元.谈机械制造的智能化技术与机电一体化的结合发展及趋势[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8(18):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