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9
/ 2

儿童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李三妹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儿童保健指导中心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睡眠是生命中重要的生理过程,人的一生中约有1/3的时间需要在睡眠中度过,睡眠质量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睡眠障碍在儿童群体中十分常见,其主要诱发原因为环境及身体相关系统生长发育相互作用引发的功能失调,其中涉及呼吸、神经、消化系统等疾病,对儿童的睡眠结构及睡眠质量造成较大影响,进而影响患儿身体健康及体格发育,需要对此情况加强重视,了解其发病机制,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升儿童睡眠质量。

关键词:儿童;睡眠障碍;研究进展

充足的睡眠是国际公认的健康标准之一,对于儿童来说,睡眠质量对其体格发育及身心健康十分重要。睡眠医学是一门涉及多专业的新型学科,当前人们对儿童睡眠情况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现阶段全国已有2200家医院与高校设立了睡眠医学中心或睡眠研究实验室。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打鼾、梦话、梦游、呼吸暂停、磨牙、多汗、肢体抽动等,当存在任何1项或1项以上症状时则表示存在睡眠障碍。睡眠障碍的诱发原因不仅包括环境因素及身体发育因素,还与多种疾病有关。对此,文章主要就儿童睡眠障碍发病特点、危害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综述如下。

1 儿童睡眠障碍发病特点

1.1 临床表现

当前国际睡眠障碍分类多达102种,在我国对睡眠障碍分类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分别为睡眠失调、异态睡眠、病态睡眠[1]。睡眠失调主要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使睡眠量、质、时序等方面发生改变,且主要表现为睡眠不安及睡眠过多特征。常见的睡眠失调诱发疾病为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这是由于儿童在睡眠过程中常出现部分或全部上呼吸道阻塞,对其睡眠中的正常通气及睡眠结构打乱,而引发OSAS的原因包括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神经肌肉异常等。异态睡眠主要指睡眠期间出现梦游症、梦魇、梦话、夜惊等异常事件,而病态睡眠则是由躯体或精神疾病引发的睡眠障碍[2]

1.2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睡眠障碍发病特点

儿童睡眠障碍有十分显著的年龄特点,在相关研究调查中发现,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约为百分之二十五,在我国各省份中的儿童群体中均存在一定程度睡眠障碍。患儿的症状表现包括入睡困难、夜醒频繁、睡眠节律紊乱[3]。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睡眠障碍特点有所不同,在婴儿时期,睡眠障碍主要是难以保证稳定的睡眠规律,且患儿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及持续睡眠困难。儿童家长经常表述儿童在入睡前会拖延、哭闹,且夜晚会反复醒来。当处于婴儿期,婴儿则已开始对周围环境的人产生意识,且对熟悉的环境及人产生依恋感,在睡眠时需要特定的安抚条件才能再次入睡。而在两岁以后,儿童的自主意识及独立意识开始形成,其睡眠质量受到身心发育及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此时儿童害怕黑夜,且害怕与父母分开,并寻找各种借口或提出要求故意拖延睡眠时间,并拒绝睡眠,此种情况被称为限制性入睡困难。在幼儿期和学龄期,出现睡眠不安、夜惊、梦呓、梦行等情况较多[4]。其中夜惊也称为睡惊,主要指在深度睡眠中突然尖叫或呼喊,而梦行是指在睡眠中前1/3阶段或深度睡眠中出现行走等一系列复杂行为的情况。学龄期儿童易出现多种睡眠行为障碍,其中包括打鼾、磨牙、遗尿、梦魇等,当儿童在睡眠前阅读、观看或听到相关惊悚故事均易出现梦魇。

2 儿童睡眠障碍危害

儿童睡眠障碍对其多方面均具有较大危害,睡眠是人体恢复及调节机体动能的主要生理现象,能促进脑功能发育与发展,良好的睡眠质量能加强记忆巩固,确保大脑发挥最佳功能。睡眠质量直接影响到儿童的体格生长,智力健全及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其体格发育,还关系到儿童的心理功能,需重视儿童睡眠管理,提升其睡眠质量,避免睡眠障碍的发生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对于婴儿来说,其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决定性阶段为快速动眼睡眠期,儿童在机体蛋白质代谢及骨骼生长过程中所需的生长激素主要来依靠睡眠时期分泌,若睡眠情况不佳,会对其认知水平及身体情况造成影响及危害。而处于学龄时期的儿童,其最大的睡眠问题是睡眠时间不足,且该现象随着儿童年龄越来越大,问题越来越明显,因此会导致儿童学习记忆力下降,对其学习成绩、学习自制力、自觉性等方面造成影响[5]。当儿童存在睡眠障碍后,其免疫功能也会受到较大影响,易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另外,还会引发儿童肥胖,这是由于睡眠与肥胖之间存在较大关联,当其身体代谢出现紊乱后,会引发脂质代谢异常,并造成体内毒素堆积,进而增加儿童肥胖几率。

3 儿童睡眠障碍影响因素

3.1 环境因素

引发儿童睡眠障碍的因素较多,其中睡眠环境不良会对儿童睡眠造成较大干扰,并是引发儿童睡眠障碍的最直接原因[6]。例如,当处于噪音环境及受到强光刺激时,会打破儿童良好的睡眠条件,当处于噪音状态,会导致儿童体内儿茶酚胺分泌量增多,当其长期居住在嘈杂的环境中,其睡眠质量下降,导致其神经功能发育不足,并易产生阅读理解障碍及长期记忆力减退。而婴儿睡眠不安通常与身体各部位不适有关,并会对激发大脑兴奋灶,当室内温度不合理、尿布变湿或衣物太紧均会影响其身体舒适度,并引发一系列睡眠问题。通常情况下,这些睡眠问题会在睡眠环境改善后自行消除,属于一过性功能性睡眠障碍。

3.2 心理行为因素

在心理学中认为,气质是一组在早期生活中表现出来具有遗传倾向的人格特征,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特点。儿童的睡眠质量会受到气质类型的影响。同时,儿童的体格不断发育,其心理逐渐成熟,在中小学生中发现存在睡眠行为异常的情况并不少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青少年的心理负担较大,面对过重的学业负担,会产生较大的精神压力,使其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同时一些儿童存在人格弱点,其心理素质较差,易出现焦虑等情绪,进而影响其睡眠情况。在何海燕,宁曼,王睿,等[7]人研究中,对1158名大班儿童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学龄前儿童睡眠情况及与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关联,发现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异常总的检出率为44.21%,41.97%的学龄前儿童检出至少1种睡眠障碍类型,睡眠影响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出现,异态睡眠(OR=2.33,95%CI=1.25~4.34)、睡眠不安(OR=4.92,95%CI=1.28~ 19.00)增加女童该问题的风险;异态睡眠增加男童情绪行为异常的风险(OR=1.86,95%CI=1.08~ 3.19)。该结果表示,睡眠障碍增加学龄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发生。

3.3 疾病因素

多种疾病因素会造成儿童睡眠障碍,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哮喘、扁桃体、腺样增殖体肥大等,会对儿童呼吸造成阻碍。同时,在婴儿时期出现的惊厥、中耳炎、湿疹等疾病也会影响婴儿的睡眠节律及睡眠时长。在慕超,李进,邢亮,等[8]人研究中,对3-6岁儿童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男性、肥胖、母亲学历高、 扁桃体Ⅱ°以上肥大、有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为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果证实了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与其疾病因素有直接影响。同时,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性瘫痪、癫痫疾病等患儿均会存在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一些常见的精神行为障碍如儿童多动症、孤独症也会伴随睡眠障碍。且缺铁性贫血患病高峰期与睡眠-觉醒模式形成期具有一致性,睡眠及睡眠-觉醒模式会对儿童脑功能、认知情况及神经运动发育产生重要作用,而缺铁性贫血儿童的夜间睡眠时间会大大缩短,且夜间醒觉次数增多,均与疾病因素有关。

4 小结

儿童睡眠障碍现象愈发严重,对其身心发育及学习交往等情况造成较大影响,而引发儿童睡眠障碍的因素较多,通常情况下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例如遗传、环境、心理行为及器质性疾病因素均会导致儿童睡眠障碍。因此需加强对儿童睡眠情况的观察,根据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对策,采取良好的抚育模式,为其提供温馨舒适的睡眠环境,并培养儿童积极乐观的个性,改善儿童睡眠状况。

参考文献:

[1] 倪娜,刘晓鸣. 低频经颅磁刺激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合并睡眠障碍[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6):1379-1382.

[2] 朱莉,侯春光,韦畅. 侯春光应用经方治疗儿童睡眠障碍验案举隅[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7):678-680.

[3] 张英,曾剑飞,王冰,等. 孤独症儿童生存质量、睡眠质量现状调查及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11):2104-2108.

[4] 施葵,陈雪中,张浩. 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学龄儿童6~15岁儿童睡眠障碍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东方药膳,2021(14):115-115.

[5] 严双琴,高国朋,顾春丽,等. 学龄前儿童哮喘与睡眠障碍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发生的协同效应[J]. 中国公共卫生,2021,37(5):824-828.

[6] 孙一凡,李桃美,张海鹏,等. 铁缺乏相关儿童睡眠障碍研究进展[J]. 科技导报,2021,39(18):57-64.

[7] 何海燕,宁曼,王睿,等. 学龄前儿童睡眠障碍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联[J].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9):1344-1347.

[8] 慕超,李进,邢亮,等. 铜川市3~6岁儿童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2021,50(6):759-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