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数字化转型应用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4
/ 3

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数字化转型应用探析

支康莉

河南省第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450000

摘 要 新经济背景环境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智能财务的建设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企业业务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海量财务数据,使企业在智能财务建设过程中不得不成立并打造优秀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以便更好地统筹管理。本文着重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搭建的途径、影响等进行探析,基于财务共享服务的智能财务体系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启示。

关键词 智能财务;企业数字化;财务共享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对科技创新体系的完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强调了科技与创新的核心地位,数字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企业应该抓住机遇,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工具,搭建智能财务管理体系,将经营全流程与科学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陈红艳等,2022)。新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模式匹配度受限,企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日渐凸显。财务部门作为数字神经网络是企业运行的“大动脉”,是数字化改革的首选“良药”。基于共享服务在财务部门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具有数据集中点和高度独立性的特性,财务数字化变革应当以共享服务为起点,最终实现企业与数字生态协同发展。

二、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必然性

(一)外部推动

1、政策环境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2021 年 12 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指出了数字化转型方向,明确数字化转型任务,强调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表明信息化建设是推动数字化转型建设的必要条件。2022 年 1 月财政部印发的《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2021-2025 年)》提出会计职能多元化要以信息化建设为主

要脉络,以标准化为基础依据,推动数字化建设。2022 年 3 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着重表明要关注数据要素,加强数据技术融合创新,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新生态,推行智慧共享理念,拓展数字格局。2022 年 10 月16 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到要加快科技创新,引领科技攻关,建设数字中国。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下,国家颁布的政策更进一步表明数字化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的代名词,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

2、数字技术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财务共享不断转型发展。ERP 走进大众视野;2008 年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出现,推动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2019 年始,RPA、AI 等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力逐步成熟,传统的业务管理模式无法满足需要,进一步推动了财务的数字化转型。企业必须基于整体的发展目标完善内部管理体系,引入新兴技术,强化数字经济时代下数字技术的管理和运用。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仅能够提升效率,也可以实现控制风险、财务转型、全面管控、资源协调等目的。而数字化转型借助新兴信息技术来助力企业在业务流程的创新升级、管理模式的优化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最终实现企业内部产业链与外部价值链的数字化(朱洁,2019)。

3、市场需求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新平台来增强核心竞争力,更加强调挖掘数据内核信息,实现数据助力决策。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2021 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达 38.1 万亿美元,其中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突破到 45.5 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 16.2%。传统的财务共享服务建设大多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为目的,管理者决策仍以经验为主。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愈加重要的地位,极大提高我国经济数字化发展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想要增强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模式创新,构建数据应用体系和治理体系。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财务可以实现对资金的全程跟踪,实现精准定位客户需求,不断提升企业自身决策能力,实现业财的深度融合。

(二) 内部需求

传统财务部门的作用主要集中于记账、核算,财务人员提交的结果更倾向于原始数据本身,管理层决策依赖于以往经验或者同行业的比较。在数字经济时代下,日常业务中充斥着海量数据,财务人员不仅要能从中提取关键数据,还要能识别数据之间的关联点,通过分析将其转换成信息。所以,企业要想充分发掘数据价值,实现财务共享服务转型,就需要构建“IT+DT”双轮驱动模式的数字化财务体系。基于不同应用场景,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对基础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实现数据增值,完成基础数据升级,构建全方位决策网络及应用场景模拟体系,为管理层依据数据做出决策提供逻辑依据。

二、当前企业财务管控中常见的问题

(一)财务管控的技术问题

当前部分企业规模日益扩大,但传统财务管控技术的兼容性、稳定性不足,难以满足新的管理需求,具体表现为各研发机构在独立平台上进行管理工具研发,在技术参数、使用流程等方面存在区别,数据无法直接连通,财务信息兼容性不足;一些财务管理系统尽管设置密级,但因密级划分不科学,防火墙与保密技术不成熟,财务数据仍然面临泄露和丢失的风险。此外,财务管控技术的智能性有待提升,因如今科技革新速度加快,加上财务数据类型日益复杂,数据处理的智能化水平不高,财务数据处理速度慢,效率难以达到预期。

(二)财务管控的数据问题

此类问题从数据横纵管理两方面体现出来:在横向集成中,表现为财务信息采集与整理不够完善;在纵向贯通中,表现为综合研判不到位,利用率较低。一些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数据处理规范与会计记账规则不同,为了避税而人为控制财务记账的数据,导致数据真实性较低;还有些企业的经营项目较多,类别繁杂,使得会计核算工作复杂,数据录入与整理不及时,致使账目混乱。财务数据纵向贯通的问题多因研判脱离企业经营实际,研判数据无法为经营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还可能因财务管理技术不足,使数据信息处理不够精准,影响后续利用。

(三)缺乏专业技术财务人员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也能够推动其财务人员的转型。智能财务框架下,财务工作对人员的要求由传统的智能管理等逐渐向战略管理过渡,财务人员需要接触数字化的工作环境、智能化的管理体系,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不足。由于智能财务对其操作人员的能力与专业水平要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会计核算,而是包含计算机操作能力、大局观意识、管理决策能力等更广泛、更高水平的知识技能。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财务人员若想继续保持竞争力,则需要主动学习,专业技术有得提升。

三、数字化转型下企业提升财务管控效率的措施

(一)将数字化深入到技术研发环节

企业先要抓住关键技术,使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应用深入技术研发环节,弥补财务管控技术层面的不足;借助大数据对用户数据沉淀分析,使先进技术与用户体验结合起来,发挥数字化在人员管理、信息交流、业财融合等方面的作用;围绕实际工作需求进行创新,最终实现激发创新活力、增强研发效果、满足现实需求的目标

企业还应主动与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利用最新技术或系统,提高财务管理系统运行稳定性。长期以来,信息安全问题始终困扰着企业发展,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通过创建全新的系统防火墙,促进数据加密处理技术更新换代,可使信息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经营风险得以降低。在系统兼容性方面,企业应增加资金与人才的投入力度,在统一平台和标准下研发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也可采购一些配置更高、性能更好的计算机设备,结合业务类型、发展现状进行购置,如SAP、金蝶、用友等等,改变传统财务管控模式,将相关财务数据录入到新的管控软件内,实现数字化办公。同时,还应创建一体化的管控流程,在审批流程结束后自动集成到财务系统,生成会计凭证,并通过财务系统的集成整理,生成对应报表,以直观完整的形式展示企业财务情况,为经营决策与市场预测提供参考。

(二)整合财务数据,创建共享中心

创建共享运营需要规范的运营体系为保障,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为了提高财务管控的数据处理效率,企业通过创建一套标准的共享运营体系,包括服务标准、组织设置、服务范围与考评等,以此作为共享服务的核心所在,使财务管控职能与范围更加清晰,结合企业业务特征,设计与之相符的组织模型,并完善运营制度。对所有数据进行全面进行的分析,了解所需获取的数据内容和方式以及主数据的涵盖范围,据此采集数据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处理业务活动中面对的问题,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重要性。

(三))培养数字人才,搭建共享平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人才培养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人才教育理念,对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竞争地位至关重要。数字化时代赋予了会计人才新的使命,对培养方案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一,数字技术的兴起替代了大量人工从事的重复性工作,对会计人员的能力需求也从核算逐渐转变为战略,所以会计人员应该调整在企业中的定位,转变传统核算理念,培养参与决策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决策和数据分析能力。第二,培养数字技术运用能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数字技术,在数据的采集、挖掘、展示等环节都有所

涉及,所以企业要强化会计人员对新技术的工作理念和具体操作的理解。第三,拓宽人才知识面。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而不仅仅是某一个企业或者某一个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所以应该培养会计人员知识多元化,了解不同领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企业处境,为数字化时代下企业扩张提供依据。

(四)创建财务网络系统,完善财务管控功能

数字转化的基础对于财务的管控在于完善软硬件的支持,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加强财务网络系统创建,通过该系统将各类财务资源全方位整合起来,并创建数据库,使管控功能真正得到完善,特别是存储功能与查询功能,此举不但可使财务管控顺利开展,还可在财务数据全面存储管理后,便于企业资金合理配置与应用,最关键的功能在于加强财务风险控制,使财务数据的安全得到良好保障。同时,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经营管理功能还应不断创新,财务管理作为其中重要内容,管理活动应以企业发展为中心,既有一致性,又能具备监管属性,整个经营管理可在统一平台上开展,借助技术分割管理内容,使财务审查监督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

结语

数字经济在现代企业经营的管理中,财务数字化转型变革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通过内部管控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通过数字在企业制定明确转型战略、强化平台技术内部数据治理的体系,通过将数字化深入到技术研发环节、创建共享中心、创建财务网络系统等方式,使财务数据有机整合起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财务数据采集、处理与使用等方面的优势,由此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使其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兴山.数字化转型中的企业进化逻辑[J].中国总会计师,

2017(12).

[2]朱秀梅,林晓玥.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脉络梳理与整合框

架构建[J/OL].研究与发展管理,2022-05-26.

[3]康芸.加快传统产业企业数字化转型[J].宏观经济管理,

2022(06).

[4]陈虎,孙彦丛.DT 时代基于数据价值链的财务变革[J].财

会月刊,2022(10).

[5]张庆龙.以数字中台驱动财务共享服务数字化转型[J].财

会月刊,2020(19).

[6]韩佳平,李阳.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特征分析,发展规律与 研究框架[J].商业经济研究,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