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4
/ 2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探究

陈能海

张掖市生态环境局;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为解决“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问题,本文将对现阶段“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现状为例,对衔接关系与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为相关人员或单位提供帮助。

关键词:“三线一单”;环境影响评价;衔接

引言:"三线一单"关注建设项目的规划和行政审批,而环境影响评价关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和环境保护。它们在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对“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进行研究,为后续的深入探讨奠定基础。

1“三线一单”概述

“三线一单”环境控制系统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生态环境进入上限。“三线一单”的划界应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分区分级、统一规划、统一规划、动态管控”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对各地区实行分级管理,并制定出各地区的“准入”名单。其中,控制单位包括三种类型:优先保护单位、重点保护单位和一般控制单位;在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中,主要包括了区域共性清单、区域特有准入清单、差别性准入清单等内容。“三线一单”是加强对生态系统的宏观控制,对资源开发,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城镇建设,重点工程的选择,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

2“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环评信息报送:按照相关法规,建设项目需要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按照要求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电子化监管平台上进行备案。“三线一单”提供了规划红线和控制用地红线的界定和电子化监管平台,方便建设单位将环评报告和相关信息纳入到电子化监管系统中。项目审批流程优化:“三线一单”改革旨在简化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建设项目审批的必备材料,需要在项目审批的过程中进行审查和评估,确保项目的环保合规性。另一方面,审批的流程优化也要求环评报告的审批时间和程序相对简化,以便与项目审批的整体进程相匹配。环境保护要求落实:“三线一单”改革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项目审批过程中,要加强对环境要求的监管和管理[2]。环境影响评价是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和预测,提出环保措施和建议,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三线一单”与环评的功能定位如表1所示。

表1“三线一单”与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的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

“三线一单”

规划环评

项目环评

目的

确定和保护规划红线、控制用地红线

评估规划方案对环境的影响

评估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内容

确定规划红线和控制用地红线

规划方案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阶段位置

前期工作,为规划提供依据

规划编制过程中的环境评价

建设项目实施前的环境评价

范围

整个规划区域

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范围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范围

目标

确保建设项目符合规划要求

确保规划方案符合环境要求

确保建设项目符合环境要求

3“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有效衔接分析

3.1生态保护红线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衔接分析

环境现状的调研和评估,主要从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功能,环境敏感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资源利用情况,以及与该地区“三线一单”环境控制系统中的控制需求,来评估其控制效果。在对城市建设项目的环保状况进行调研和评估时,需要对“三线一单”结果和控制要求进行全面的整合和分析,并对其进行叠加,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叠图分析指的是通过图件对规划选址区域与生态保护红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大气环境功能区、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声环境功能区等环境敏感区域的位置关系进行了分析。在实践中,应对项目用地环境因素进行全面的调研与理解,明确项目用地与“三线一单”的环境控制体系及控制要求之间的协调一致,并对项目用地对项目用地的环境效应进行评估[3]

3.2环境质量底线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衔接分析

生态环境目标和生态系统评估指标应与规划和谐度分析结果相匹配,并与本地区上级层面或同级层面的“三线一单”执行结果相匹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三线一单”为基础,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三线”和以“三线一单”为基础的“三线制”,三者的相互配合是保证各项指标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在实施过程中,要有明确的环保目标,要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评估指标,要对进入条件进行细化,要有切实可行的规划目标。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地区环保为基础的环保目标,并以此为基础的环保指标体系。以环境空气指标为例,如果所划定的规划区的所有红线都属二类区,那么所划定的规划区的大气环境指标就是要保证所划定的规划区的空气品质能够达到二类区的要求,也就是所有的空气污染工程都能够达到相应的空气品质标准[4]

3.3资源利用上限与环境影响贫家的衔接分析

规划方案的全面论证和优化调整,重点在于根据环境保护目标、规划目标和发展方向,对规划执行地与上级层面或同级层面“三线一单”中规定的控制要求进行对比。本项目拟以城市总体总体规划为研究对象,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托,以区域为依托,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的原则,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城市总体设计与城市总体设计之间存在的矛盾,并根据城市总体设计要求对城市总体设计指标进行优化,对空间设计指标进行调整,对空间结构进行优化,并对空间设计要求进行细化,对城市整体设计与“三线一单”进行综合设计,并与城市整体设计部门进行充分交流,为城市总体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5]

3.4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衔接分析

规划协调分析,主要是从规划规模、布局和结构等方面,根据规划执行地区“三线一单”的管理制度,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管理要求,对规划执行情况的影响程度,确定规划执行情况。规划规模、布局与结构主要表现为有关行业的类型与规模、土地规划与布局等。按照“三线一单”的控制标准,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等的选址、路线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指导各种建设项目,在引入时,对其选址、建设内容、工艺设施进行了优化,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控制,以达到“三线一单”的控制标准[6]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论文主要研究“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之间的联系及其连接方式,通过“三线一单”+规划、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这一新的环境影响评价,既可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可操作性,又可以促进环境影响评价的现代化、精细化,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证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唐文慧.“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及衔接方法思考[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21(4):0319-0320

[2]胡晓婉.“三线一单”在国土空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11):59-6062

[3]吴锦泽,曾梓莹,王明旭,蔡思彤,张驰.“三线一单”动态更新实践与探讨——以广东省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3,48(7):5-920

[4]李森,贾海锋,王万宾,管堂珍,李增加.“三线一单”环境源头监管动态调整更新技术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3,48(2):38-43

[5]卢学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地实施情况及应用研究——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3,4(7):78-8083

[6]刘磊,李继文,蔡兆亮,杜昕洋,张敏.“三线一单”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中的应用路径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2022,14(2):49-55

作者简介;陈能海(1990.12)男;汉族;籍贯:甘肃高台;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