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使用监管及合理用药教育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4
/ 2

抗生素使用监管及合理用药教育措施研究

魏心莲

福建省永安市妇幼保健院     366000

摘要:抗生素使用监管及合理用药教育对于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和减少抗生素滥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抗生素滥用是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管和合理用药的教育,可以提高医生、患者和公众对于抗生素的正确使用认识,避免滥用和不必要的使用,从而减少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发展。抗生素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和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合理用药教育可以帮助患者了解抗生素的适应症、用药剂量、使用方法和可能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用药安全性,减少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关键词:抗生素使用监管;合理用药教育;措施研究

前言:抗生素使用监管及合理用药教育在减少抗生素滥用、保护肠道微生态、节约医疗资源和提高公众健康意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加强相关教育和宣传,可以改善抗生素使用的现状,促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从而更好地维护公众健康和防控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合理用药教育可以帮助患者了解抗生素的适应症范围,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这有助于节约医疗资源,减少医疗费用的支出,并使更多的抗生素资源可以用于真正需要的患者身上。合理用药教育可以促使患者主动参与医疗决策,了解抗生素使用的原因、效果和可能的风险。通过与医生充分沟通和共同决策,患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抗生素的使用指南,并在抗生素治疗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抗生素滥用不仅是医疗机构内的问题,也涉及到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习惯。合理用药教育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于抗生素使用的认识,引导他们正确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过度依赖[1]

  1. 抗生素应用监管基本原则

1.1不同类型的感染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抗生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应基于感染类型、患者病情和当地的临床指南。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临床判断,并选择最适合的抗生素。

1.2实施抗生素限制策略:为了减少抗生素滥用和耐药性的发展,医疗机构可以制定抗生素限制策略。这些策略可以包括限制特定抗生素的使用、限制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或剂量,以及制定抗生素使用的治疗指南。

1.3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个体化地选择抗生素。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肝肾功能、过敏史、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选择适合患者的抗生素药物和剂量。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和免疫功能受损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1.4使用足够的剂量和疗程:为了有效杀灭感染的细菌,需要使用足够的抗生素剂量,并按疗程完成治疗。过低的剂量或过短的疗程可能导致感染未完全清除,细菌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完成整个抗生素疗程,不应中途停药或减少剂量[2]

1.5避免滥用和多重耐药:抗生素滥用是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和过度使用。仅在确诊细菌感染且抗生素为有效治疗选择时才应使用抗生素。此外,避免频繁切换抗生素或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以减少多重耐药的风险。

1.6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如果患者症状没有改善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根据需要调整抗生素的选择或剂量。

  1. 抗生素合理用药教育方案

2.1个体化治疗方案:教育公众和医疗工作者了解抗生素的作用和适应症。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而对于病毒感染无效。正确理解抗生素的适应症可以避免在不需要的情况下使用抗生素。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原菌的类型和药敏试验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抗生素治疗方案。不同类型的感染可能需要选择不同的抗生素,而且患者的个体差异也需要考虑,例如年龄、性别、肝肾功能状态以及存在的其他疾病等。

2.2药物选择:向公众和医疗工作者介绍抗生素的副作用和风险。抗生素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胃肠道不适和药物相互作用等不良反应。此外,滥用和不当使用抗生素还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使抗生素治疗失效。根据感染的病原菌类型和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选择对该菌株敏感的抗生素。在选择抗生素时,应尽量遵循局部和国家的抗生素治疗指南,并参考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并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性的发展。

2.3剂量和疗程:确定合适的抗生素剂量和疗程是科学用药的重要方面。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肝肾功能以及感染的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调整。疗程的长度通常根据感染类型和治疗反应来确定,必须按照医生的指示完成整个疗程,以确保感染得到充分清除。

2.4教育材料和宣传品的开发:研究人员可以开发教育材料和宣传品,包括宣传海报、手册、小册子、视频等,用于向患者和医务人员传达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和方法。这些材料可以包括合理用药的基本知识、用药原则、正确用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2.5临床教育培训:研究人员可以开展临床教育培训,向医生、药师和其他医务人员传授合理用药的理念和技巧。这些培训可以包括合理用药的指南、病例分析、讲座和讨论等形式,以提高医务人员的用药决策和指导患者的能力。

2.6遵循感染控制措施:除了合理使用抗生素外,还应采取其他感染控制措施,如手卫生、消毒、隔离等,以减少感染的传播和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强调感染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公众和医疗工作者应重视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正确使用防护措施等,以减少感染的发生,从根本上减少对抗生素的需求[3]

  1. 结束语

医疗工作者应定期接受关于抗生素合理用药的持续教育,了解最新的抗生素治疗指南和研究成果。持续教育有助于医疗工作者更新知识,提高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水平。通过抗生素合理用药教育,可以提高公众和医疗工作者对抗生素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抗生素的科学应用,减少滥用和耐药性的问题。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医疗机构、医生和公众等各方的参与。

  1. 参考文献

[1] 曹俊生. GAPS管理模型在门诊药房抗生素合理用药中的应用实践[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3,30(14):73-76.

[2] 石岭云. 加强药学干预对促进抗生素合理用药效果观察[J]. 自我保健,2023,27(3):32-33.

[3] 韩蓉蓉,严乾威. 研究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类型和合理用药措施[J]. 保健文汇,2023,24(4):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