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4
/ 2

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王瑛 王凤

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宁夏 石嘴山 753000

摘要:目的:评价社区护理对脑卒中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本院2022年1月~12月期间收治辖区范围内脑卒中患者共100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护理研究。依据随机数字配对法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组均为50例。予以对照组基础护理,予以研究组社区护理。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损伤、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评分差异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实施前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评分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6月后,研究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显著,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评分均有明显提升,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的实施可通过各项延续性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在治疗基础上积极促进自身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及生活自理能力,效果显著。

关键词: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社区护理干预;影响

脑卒中严重威胁到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近年来有资料显示,脑卒中呈现日益年轻化发展趋势。脑卒中患者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恢复速度慢;其二,病情复杂多变;其三,致残率高等。脑卒中患者将伴有语言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等,对生存质量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因此,采取积极有效治疗后,还应长期接受护理干预,改善神经功能,才能使生存质量得到提升。常规护理干预操作单一,对神经功能提升效果欠佳。近几年,相关研究发现,社区护理干预是医院护理服务的延伸,能给出院患者提供连续性、计划性和协调性的护理服务,对护理服务质量提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首先建立健康档案,详细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接下来开展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纠正对脑卒中错误认知,使其保持良好心态接受护理,提升配合度。接下来根据语言障碍、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度,开展训练,以不断改善临床症状表现,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本院2022年1月~12月期间收治辖区范围内脑卒中患者共100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护理研究。依据随机数字配对法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组均为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范围52~81岁,平均年龄(66.54±3.91)岁,脑卒中病程3~11个月,平均(7.09±1.54)个月;研究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范围50~81岁,平均年龄(65.52±3.87)岁,脑卒中病程3~12个月,平均(7.54±1.62)个月。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予以对照组基础护理,即予以患者康复护理、治疗引导等护理措施;予以研究组社区护理:(1)建立健康档案:出院后,医院应给患者社区服务中心提供临床基线资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再次向患者核对信息,做好档案记录,如:姓名、电话、家庭住址、服用药物等。(2)健康宣教:社区护理人员应加强健康宣教,告知患者不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将导致疾病复发。故不断纠正喝酒、吸烟等不良习惯,保持健康、合理饮食。同时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有针对性进行保健指导,满足个性化需求。(3)心理疏导:受疾病折磨,患者极易出现烦躁、悲观等负性情绪,严重者还将丧失治疗信心,放弃治疗。故护理人员应使用温和亲切语气与患者进行沟通,评估心理状况,有针对性进行引导,缓解负面情绪。同时还应鼓励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中,给予家庭温暖和鼓励,帮助患者逐渐建立治疗信心。(4)康复训练:根据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度,制定康复训练计划。首先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缓解关节疼痛、僵硬手法等。同时保持良好肢位,减少痉挛。接下来从躯干向远端进行训练,先由坐,逐渐过渡到站立和行走。最后指导患者学会自己刷牙、洗脸、吃饭,甚至翻身。(5)语言训练:根据语言障碍严重度,制定语言训练。首先让患者做张嘴、龇牙、伸舌及鼓腮动作,提升肌肉协调性;接下来正确示范发音和口型,让患者不断纠正发音和口型,如“a”“b”等。最后让患者学习简单字、短语和句子,使语言功能得到改善。

1.3护理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损伤、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评分差异及护理满意度。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指标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护理6月后,研究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显著,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评分均有明显提升,P<0.05。(x2=5.0051,P=0.0253)。

2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实施前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评分组间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6月后,研究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显著,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评分均有明显提升,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社区护理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通过对患者基础信息、脑卒中诊断报告及出院报告中疾病进展信息的有效录入,以确保护理实施针对性及有效性;其次,通过社区护理实际开展中,对患者进行责任护士划分,以确保其均可在此期间得到有效护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家庭随访形式为患者提供上门护理服务,使其可在正确健康引导、康复指导及治疗引导基础上,积极促进自身病情的有效康复。

此外,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尤其在精神心理上的支持。身体上的残疾使患者产生孤独、悲观、消极情绪,对患者的康复极为不利。因此,社区护理干预中,指导家庭成员认识到这个问题,在督促患者ADL训练的同时,需给患者以更多的关心、体贴和鼓励。教育其家属学会看患者的手势、面部表情和举止行为了解患者内心活动。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安排力所能及的娱乐活动和社交活动,如听音乐、下棋、看报、交谈等等,充实患者的生活情趣。

综上所述,社区护理的实施可通过各项延续性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在治疗基础上积极促进自身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及生活自理能力,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国燕.老年脑卒中患者采用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医药,2023(4):4.

[2]温影影.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2021.

[3]张霞,于红巧.老年脑卒中患者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J].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