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分析

张宇1 张履伸2

天津市武清区水利技术服务中心301700

天津市武清区水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301700

摘要:水利工程与人们生活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已经成了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工程,对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提升水利工程质量,加强对于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的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施工单位一定要深入全面地分析水利工程中常见的裂缝类型,然后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然后对灌浆填充技术、混凝土置换技术等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进行详细分析,有效处理和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从而能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引言

混凝土施工是水利工程施工的重点,混凝土施工质量也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因此在施工的时候,需要严格把控好每一个环节,要加强材料质量、环境、技术管理要避免在施工的时候受外界因素影响发生混凝土裂缝问题。同时还要在施工的时候严格把控温度、混凝土配比设计并要做好后期的混凝土养护干工作,从而最大程度的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能达到相关标准。

1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类型

1.1温度裂缝

水利工程都有着施工周期长、时间跨度大的特点,所以很多工程混凝土施工部分会经历不同的季节,这也就造成了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变化较大,温差也比较大,从而使得混凝土结构部分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温度裂缝。在不同的温度下,混凝土也会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如果在混凝土配比的时候忽视了其受热或者受冷之后对性能产生的影响,而没有对配比进方式进行调整或者也没有对混凝土施工部分做好后期的保养维护,那也必然会导致裂缝问题的出现。

1.2塑收缩裂缝

在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体积发生收缩现象,通常情况下都是由于受到了碳化作用,或者水化作用所造成的收缩问题比较普遍。一旦在混凝土体积缩小的过程中,发生了压缩不均的状况就会造成更大规模的塑性压缩裂纹的产生。浇筑工作完毕以后通常都会出现塑性收缩,而在这个过程汇总中会由于水分的挥发速率过快产生塑性收缩开裂问题。而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在很多时候都是受到各种天气的影响,例如在浇筑过程中出现强风天气或是高温天气,使得混凝土中的水分迅速挥发而形成性塑收缩开裂;此外还有因为施工单位可没有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在完成施工后没有进行定时洒水也只有对施工区域进行遮盖,从而导致混凝土尝长时间暴露在外界环境下,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干扰最终形成了塑性收缩裂缝。

2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2.1温度应力对混凝土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也是混凝土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环境温度、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蒸发、混凝土内部化学反应产生的热等因素可能导致温度应力的产生。例如,高温环境下,混凝土的水分蒸发过快,可能导致表面过早硬化,而内部尚未完全硬化,从而在混凝土内部形成张拉应力,可能形成裂缝。反之,低温环境下,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凝固成冰,体积膨胀,也会对混凝土产生内部张力,从而引发裂缝。

2.2混凝土原材料选择不合理

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原材料至关重要。如果原材料的质量、种类和类型不符合规范要求,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下降,甚至引发裂缝。例如,砂石粒度过大或过小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导致混凝土产生空洞或裂缝;如果使用的水质不符合标准,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强度,从而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如使用不合格的外加剂也可能会降低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影响施工质量,进而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

2.3施工工艺不当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要重点考虑分层次施工,施工工序严格控制,加强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等。施工工艺未严格执行,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应力集中,从而引发裂缝。例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不足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空洞,进而引发裂缝;混凝土在下落过程中,如果骨料搅拌不均匀,可能会出现分层现象,影响结构的整体性能和质量;施工完成后没有进行全面的养护,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可能会过度蒸发,导致内部过度干燥,引发裂缝;另外,如果脱模时间过早或者脱模方法错误,可能会导致内部结构受力不均,从而引发裂缝。

3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分析

3.1灌浆填充技术

(1)压力注浆法。该方法主要是对相对比较小的裂缝进行处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先清理,确保裂缝的周围以及混凝土的表面没有杂物,在清理工作完成后连接封闭裂缝与注浆嘴,开展漏浆实验,配置符合水利工程标准的注浆液,注浆工作完成以后还要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清理。

(2)开槽填补法。该技术主要是针对较大的裂缝,要根据混凝土裂缝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开槽,开槽完毕后涂抹浆液处理,填补完毕后,还要采取合适的养护措施,避免再次出现开裂。例如,施工人员一定要按照标准的流程进行处理,先对裂缝的表面进行凿毛处理,沿着裂缝出现的表面凿除深入以及宽度都符合相应要求的凹槽。在凹槽凿出来后,一定要用钢丝刷以及高压水对凹槽进行清洗,确保其湿润整洁,然后要在凹槽上涂刷一层水泥砂浆,水泥砂浆的比例要严格控制比例,至少需要涂抹三层,做好混凝土填补后,技术人员还要对其进行压密和磨光处理,然后进行覆盖以及洒水养护处理,从而更好地发挥出水泥沙砂浆的防水能力,避免裂缝的不断扩大,实现对于裂缝的有效治理。

3.2混凝土置换技术

在水利工程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有裂缝问题,一定要采用符合工程标准的材料直接进行置换,避免裂缝问题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该技术可以很好地强化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抗剪性以及截面的强度,而且还不会影响整体工程结构净空。但是由于施工中期相对较长,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时间。该技术适用于受压的部位强度比较低,而且质量存在缺陷的混凝土梁柱承重结构中,其他部位的裂缝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对策,不得盲目施用同一补救技术,避免对整体施工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3.3加强浇筑现场管理

混凝土浇筑过程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也是影响混凝土裂缝产生的直接性因素。在施工过程中,浇筑技术和操作过程直接影响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概率,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关键一环。因此,必须要加强浇筑现场管理控制,严格监管混凝土浇筑技术的过程规范性,使其达到施工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有效避免由于混凝土浇筑不实或混凝土存在空隙等问题导致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影响混凝土整体质量,进而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影响水利工程的使用期限。浇筑施工中,浇筑的速度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避免其浇筑过快或过慢,增加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概率。在实际浇筑现场施工中,应严格约束管理施工人员操作行为,保证其施工技术和设备使用的规范性,确保浇筑速度符合施工标准要求。

结语

混凝土裂缝在水利工程中是常见问题,其成因各有不同,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利工程质量。因此,必须加强裂缝防治技术的应用,通过优化灌浆填充技术、混凝土置换技术等方式,减少裂缝产生,保证水利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孙达.浅谈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J].科技视界,2022(31):6-8.

[2]海卫华.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研究[J].工程与建设,2022,36(04):1124-1125.

[3]薛俊斌.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J].大众标准化,2022(07):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