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的预防及其治疗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其治疗措施

熊明

达州市通川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达州  635000

摘要:最近几年,随着生猪养殖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使得生猪养殖的数量不断增加,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疾病的情况也有所上升。而蓝耳病作为生猪养殖中易对各个阶段生猪造成健康威胁的疾病,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一旦在生猪养殖中出现蓝耳病,那么极易造成大范围的传染,不但会影响生猪的健康,还会对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者应当密切关注生猪的健康状况,并且有针对性的对猪蓝耳病进行预防和治疗,减少生猪病死率,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文将从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猪蓝耳病;预防;治疗

猪蓝耳病又被称作猪呼吸与繁殖系统综合征,是现阶段生猪养殖工作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通常表现出高热、腹泻等临床症状,不仅会对生猪的健康以及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甚至还会导致生猪患病死亡,对于养殖场的经济也会造成一定威胁。目前,猪蓝耳病在养殖场内呈现出高发的趋势,预防和治疗猪蓝耳病已经成为生猪养殖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想要避免猪蓝耳病的发生,就需要养殖者加强对猪蓝耳病的了解,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借此降低猪蓝耳病在养殖场的发生概率,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发展,使养殖者得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一、猪蓝耳病临床症状

(一)急性型

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猪来说,其在患上急性型猪蓝耳病时,呈现出的临床症状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对于妊娠母猪来说,其主要呈现出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呼吸不畅等症状,并且在妊娠后期也会出现早产、流产等情况;对于月龄仔猪来说,其患上急性型猪蓝耳病之后,通常会呈现出较为典型的呼吸道症状,还伴随着体温上升、呼吸急促、食欲不振、眼睑水肿等表现,部分仔猪还会出现皮肤发紫、口鼻发痒等;对于育肥猪和生长猪来说,其患上猪蓝耳病的几率相对较低,主要呈现出流感的症状,会出现呼吸困难、厌食、咳嗽等,身上还会出现深紫色的斑块;对于种公猪来说,其一般很少患上猪蓝耳病,就算患上猪蓝耳病,呈现出的临床症状也相对较为轻微,但是会导致公猪精液质量下降[1]

(二)慢性型

慢性型猪蓝耳病作为养殖场内最常见的猪蓝耳病类型,其通常会导致生猪发育速度缓慢,免疫力降低,极易被其他病毒性或细菌性的疾病所感染,进而导致其在患有慢性型猪蓝耳病的同时,还会伴有其他疾病,虽然不会直接造成病猪的死亡,但是会使其患上多种疾病,对其健康状况产生严重影响,常见其他疾病则为红细胞体病、传染性胸膜炎、链球菌病等。

(三)亚临诊型

亚临诊型猪蓝耳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发病,但是在对其进行血清检测时,其血清抗体会呈现出阳性,并且会对其他健康生猪进行传染,导致健康生猪患上猪蓝耳病。

二、猪蓝耳病预防措施

(一)疫苗接种

接种免疫疫苗作为预防猪蓝耳病的首要措施,养殖者应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对生猪定期进行免疫疫苗的接种。而在对免疫疫苗进行选择时,应当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并且根据生猪的种类和实际健康状况进行疫苗种类的选择和疫苗剂量的控制,以保证疫苗接种能够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养殖户在为生猪接种疫苗时,不能够对保育猪和哺乳猪进行疫苗的接种,并且应当保证疫苗接种时间的严谨性,在为生猪接种第一次疫苗的三周后,应当为其进行第二次疫苗的接种,并且在基础免疫接种结束五个月之后,还应当再次为其接种免疫疫苗。

(二)自繁自养

养殖者在进行生猪养殖的过程中,应当遵循“自繁自养”的原则,这样能够对猪蓝耳病进行有效预防,避免猪舍生猪受到外来病毒的影响,进而保证生猪的健康。如果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种猪的引进,那么养殖者应当在引进生猪之前对其源头进行调查,并且对其进行血清检测,保证引进种猪的健康状况,在其进入养殖场之后,应对其进行隔离饲养,完成好疫病的监测工作,确保其无病变现象的发生,再将其与其他生猪进行混合饲养。

(三)猪舍管理

由于猪蓝耳病具有较为广泛的传播途径以及传播空间,想要有效预防猪蓝耳病的传播,养殖者还应当完成好猪舍管理工作,对猪舍进行定时的清理和定期的消毒,避免猪舍内粪便堆积产生有害病菌,造成猪蓝耳病的传播与感染。详细来说,养殖者应当保证猪舍内部空气的流通以及环境的清洁,并且对生猪养殖的密度进行合理的控制,避免因为养殖密度过大造成空气、环境的污染,为猪蓝耳病的传播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三、猪蓝耳病治疗方法

(一)紧急处理

一旦养殖者发现生猪患上猪蓝耳病并得到确诊,那么应当及时将患病生猪进行隔离,且对养殖场进行封锁,停止养殖场的所有调运工作,防止猪蓝耳病出现扩散。而对于其他健康生猪来说,养殖者应当及时为其注射猪蓝耳病活疫苗,使其产生猪蓝耳病抗体,尽可能减低其发病的概率。而对于患病生猪生存过的环境、食器进行消毒处理,将空气中存活的病菌消灭,进而避免健康生猪被传染。

(二)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作为治疗猪蓝耳病的重要治疗方法,其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治疗方法:其一,以每40千克1毫升的剂量为病猪肌肉注射猪干扰素,每天注射一次,连续注射三天;其二,将5克复方花青素、2克阿莫西林、1克阿司匹林混合至500毫升的水中,喂病猪饮用,早晚各一次,连续饮用三天至五天;其三,通过肌肉注射100毫升清开灵注射液以及10毫升头孢噻呋钠的方式为病猪进行治疗,每天注射一次,连续注射三天。而对于部分患上继发性疾病的病猪来说,应当针对其病症进行治疗药物的搭配,进而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在病猪患上激发链球菌病时,应当搭配氯霉素、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对病猪进行治疗,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

除此之外,如果患病生猪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的情况,可以为其肌肉注射维生素B1;如果患病生猪出现体温持续升高的情况,那么可以为其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和安乃近注射液,帮助其降低体温。为了避免病猪出现病毒性、细菌性感染,可以使用青霉素、链霉素等药物使其预防并发感染的情况,能够有效提升治愈率,而对于咳嗽情况较为严重的病猪来说,可以采用麻黄碱、氨茶碱等止咳平喘的药物帮助其缓解咳嗽症状。

(三)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作为治疗猪蓝耳病的另一重要方法,主要可以采用三个中药组方对其进行治疗:其一,将30克甘草、30克荆芥、30克防风、30克薄荷、30克赤芍、30克牡丹皮、30克生地黄、30克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蝉蜕、30克苦参进行混合,将其研磨成粉末状,在过筛之后搅拌至病猪饲料或是饮用水内,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连续服用三天至五天,即可起到败毒消肿、止咳祛痰的作用,对于猪蓝耳病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二,将30克大青叶、30克黄芪、30克大黄、30克蒲公英、30克千里光、20克青蒿、20克连翘、20克栀子进行混合,并用清水进行煎煮,等到放温之后灌服于成年病猪,仔猪的服用量应当减半,连续服用三天至五天,能够起到显著治疗效果;其三,将30克瓜蒌皮、20克丝瓜络、10克凤眼草、10克当归、10克麦冬、10克甘草、8克吴茱萸、5克淡竹叶、5克大黄、5克泽泻、5克木通、5克车前子、3克水牛角进行混合,并使用清水进行煎煮,等待放温后灌服于生猪,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连续服用三天至五天,能够对患上猪蓝耳病的生猪进行有效治疗[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猪蓝耳病对于生猪的健康生长具有较强的危害,所以,生猪养殖者应当重视对猪蓝耳病的预防和治疗,并通过疫苗接种、自繁自养、猪舍管理等方式对其进行预防,一旦出现生猪患上猪蓝耳病的情况,应当对其进行紧急处理,并采用西医和中药进行治疗,进而对猪蓝耳病进行有效的控制,在保证生猪健康的同时,还能够避免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魏泽军. 猪养殖中猪蓝耳病的预防与治疗对策[J]. 今日畜牧兽医,2023,39(3):98-100.

[2] 刘永磊. 生猪养殖中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对策探究[J]. 中国动物保健,2022,24(10):18-19.

[3] 董治安.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其治疗[J]. 兽医导刊,202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