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初中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温暖

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居力很中学  :137400

摘要:基于如今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等政策影响,我国学校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个人核心素养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其高质量、高水平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对初中化学学科来说,由于具有较强抽象性和逻辑性,所以对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学习难度,再加上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授课方法影响,导致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低下等问题。对此,初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有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高效课堂。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初中核心素养导向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加以探索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小组合作

前言:核心素养要求下,需要通过化学学科学习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对初中化学教师来说,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方式非常重要。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与化学课堂紧密结合,能够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基础上开展高效教学。同时还能够革新教师传统教学思想,促进课堂可持续性发展,最终建立全新教学模式体系。但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不是随意构建,而是应该通过科学、具体设计,根据学生个人实际情况和需求,如此才能够将小组合作优势充分发挥。

一、初中化学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合作能力与探索能力

小组合作模式需要学生切身参与到各种相关教学活动中,从中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将化学知识加以紧密联系。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自身参与度将大大减少,学生被迫承担化学知识自我学习,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探索能力。除此之外,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在保持学习专注力同时相互交换思想、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分享学习成果。通过明确的言语将自身见解表达出来,进而有效加强团队合作能力,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与促进。

(二)有助于优化初中化学教学模式

教师受到传统“填鸭式”“灌输式”教学理念影响,再加上如今应试教育,严重限制学生个人能力的发挥与提高,对学习和发展成长都具有不利影响。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现代化新型教育方式,在强调化学知识重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总综合学习能力[1]。从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基础上增强其课堂参与感,实现思维碰撞,通过不断钻研和探索加深知识理解程度,甚至部分学生还能够根据教师所讲知识自行拓展,有助于提升整体教学效果,丰富教学模式和学生化学学习方式。

二、初中化学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效策略

(一)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

初中化学知识中包含大量抽象性较强的符号,对思维逻辑尚处于成长建立的学生来说难以提起学习兴趣,长期以往很可能出现厌烦、不耐心理情绪,对化学开展高效学习将起到限制影响。对此,教师应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将其兴趣点、关注点事物应用教学,在充分调动课堂积极性基础上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顺利开展。此过程中,教师应该能够给予合作方式与策略,将自身引领者身份充分发挥,最终全面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2]

例如,教师讲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课程时,首先为学生介绍空气主要化学成分和发现过程历史,并添加趣味性吸引其注意力和关注度。随后再组织开展教材自我阅读模式,以明确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和理解之后加以提问,如“为什么空气含量实验验证需要红磷燃烧?”“为什么红磷燃烧之后,水能够流入到集气瓶中?”等。当学生独立思考,产生有关想法之后再以小组合作模式加以交流探讨,相互补充观点、验证想法。教师在此过程中应适当给予指导,从而帮助顺利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充分认识和理解,有效促进化学思维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为初中化学课堂提供更多可行性与高效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高效开展

传统教学模式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高效性和可行性,在提升学生初中化学学习质量方面能够起到良好促进作用。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在小组范围内加以交流探讨,激发小组成员思维广度,互相借鉴彼此学习方式,从而强化学习效果。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进一步帮助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效果。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在课堂中,也能够实现小组交流,更重要的是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帮助查询搜集大量学习资料,从而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有力技术支持,有效解决课下小组模式开展时无法及时联系教师解决问题的困境,使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化学知识成为可能[3]

例如,教师讲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及其利用》课程后,为学生布置相关内容的课后研究作业,并鼓励以小组合作模式开展。传统课后小组模式一般是多名学生在同一场所中聚集交流,受到时间和场所空间等因素影响,往往不能将小组合作效果最大程度发挥。而利用信息技术,小组成员各自在家便能实时交流,针对教师课程相关问题展开讨论。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将课程课件、化学实验视频等学习资料上传,节省学生自行查找时间,为小组合作学习高效性开展提供良好促进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使学生借网络设备使用的机会沉浸其他活动,如打游戏、追剧等,从而失去网络技术应用本意,反而降低小组合作模式实际效果。

(三)以小组合作模式加强学生对实验教学理解

对刚刚接触化学课程的初中阶段学生来说,开展化学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实验活动能够有效将其兴趣和积极性激发调动。所以便需要教师重视化学课程开展中实验的有效作用,不仅为学生全方面真实呈现化学知识内容,还在拓展过程中强化其化学实验的自我设计和操作能力,对化学核心素养建立提升具有强大促进作用。但是开展实验教学时,要想使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化学实验显然是不现实的,此时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便成为最佳选择,在充分体验小组合作乐趣基础上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进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二氧化碳灭火”教学实验时,最终实验效果并不相同,此时便提出疑问“为什么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操作差异性呢?导致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随后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加以实验验证。当从烧杯上方直接倒入二氧化碳,则蜡烛没有熄灭;而若是沿着烧杯内壁缓缓倒入,蜡烛便将熄灭。通过小组成员实验结果反复对比和交流沟通得知二氧化碳自身性质,即其密度大于空气,从而造成实验结果的差异。

由此可见,通过小组合作开展化学实验,能够在针对实验结果不同情况下开展反复对比和交流探讨,最终得到结果差异验证,从而深度明确相关化学知识,有效提升自身学科核心素养。

结论: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充分高效应用,是如今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一种重要教学举措。首先深度挖掘教材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核心,随后引导学生以小组模式加以分析探讨,不仅能够加深其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培养合作意识、独立思考观念、思维逻辑能力等,有助于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实现核心素养高效建立,为将来学习和发展成长奠定基础与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沈赟.初中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措施[J].读写算,2023(12):119-121.

[2]独金龙.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课堂的实践路径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03):64-66.

[3]张贝贝,董玲.“双减”政策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理科考试研究,2022,29(24):54-57.